《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及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汲取的经验教训。

   一直久闻这本书的大名,如今才得以观读,而这本书的确与其他的史学作品有所区别,带有很强烈的作者的个人风格,让我对其中的历史人物有了新的见解,而对于万历皇帝这个人,我觉得很可悲。从小便坐上高高的帝位,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帝王,高处不胜寒,没有人了解他,更没有人尝试去了解他,却让他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他身上的重担,压力怎么排解?最后也只有无为而治了。

   书中对于明代的官僚制度,特别是文官所坚持的那套儒家的行为思想模式,根深蒂固,力量强大。阴与阳,追求平衡,这些在官场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书中所说“对于迷信与非迷信,其间的分野也可能极为模糊。例如,当一个人强迫自己对一件事情、一种前途建立信念,则其与宗教式的皈依就相去极微。因为凡是一个人处于困境,他就不愿放弃任何足以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即使这种可能性极为渺茫,没有根据,他也要把它作为自己精神上的寄托。”我觉得感同身受。

   对于海瑞,虽然是个清官,但我觉得他太过古板。而戚继光,我却觉得他是个很成功的官员和武将。“在抗倭战争中功绩最为卓著的戚继光不是在理想上把事情做得至善至美的将领,而是最能适应环境以发挥他的天才的将领。他所以获得成功的要点,在于他清醒的现实感。他看清并适应了当时的政治,而把军事技术作为必要的辅助,这是在当时的环境里唯一可以被允许的方案。”

   作者以其“大历史”观而闻名于世,“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这本书,体现的淋漓尽致。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