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10篇《魏风 陟岵》
【原文阅读】
陟zhì彼岵hù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zhān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qǐ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译文参考】
我登上那草木繁茂的高山,向老父亲所在的故乡眺望。我仿佛听到父亲一声叹息:唉!苦命的儿服役在远方,昼夜操劳没有休息的空当;还是小心保重自己身体吧,盼你早回来不要留恋他乡!
我攀到那光秃秃的高山上,向老母亲所在的故乡眺望。我仿佛听到母亲一声叹息:唉!我的小儿服役在远方,昼夜操劳没有睡觉的空当;还是小心保重自己身体吧,盼你早回来不要抛尸他乡!
我登上那高低起伏的山冈,向我兄长所在的故乡眺望。我仿佛听到长兄一声叹息:唉!我的兄弟服役在远方,昼夜操劳他的同伴也一样;还是好好珍重自己身体吧,盼你早回来不要死在他乡!
【字词注释】
(1)陟(zhì ):登上。
(2)岵(hù):有草木的山。
(3)父曰:这是诗人想象他父亲说的话。下文“母曰”“兄曰”同。
(4)予子:歌者想象中,其父对他的称呼。
(5)夙(sù)夜:日夜。夙:早。
(6)上:通“尚”,希望。
(7)旃(zhān):之,作语助。
(8)犹来:还是归来。
(9)无:不要。
(10)止:停留。
(11)屺(qǐ):无草木的山。
(12)季:兄弟中排行第四或最小。
(13)无寐:没时间睡觉。
(14)冈:山脊。
(15)偕(xié):俱,在一起。
(16)无死:不要死在异乡。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征人思亲之作,抒写行役之少子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之情。《毛诗序》曰:“《陟岵》,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国迫而数侵削,役乎大国,父母兄弟离散,而作是诗也。”点明了诗旨,亦提供了背景。不过,不必“孝子行役”,才“思念父母”;行役之人,思亲思家,实人情之常。着一“孝”字,反见经生之迂执。全诗三章,皆为赋体。
《陟岵》一诗,曾被推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乔亿《剑溪说诗又编》)。这并非是说它最初表现了征人思亲的主题,而在于它开创了中国古代思乡诗一种独特的抒情模式。
全诗重章叠唱,每章开首两句直接抒发思亲之情。常言:远望可以当归,长歌可以当哭。人子行役,倘非思亲情急,不会登高望乡。此诗开篇,登高远望之旨便一意三复:登上山顶,远望父亲;登上山顶,远望母亲;登上山顶,远望兄长。言之不足而长言申意,思父思母又思念兄长。开首两句,便把远望当归之意、长歌当哭之情,抒发得痛切感人。
然而,诗的妙处和独创性,不在于开首的正面直写己之思亲之情,而在于接下来的从对面设想亲之念己之心。抒情主人公进入了这样的一个幻境:在他登高思亲之时,家乡的亲人此时此刻也正登高念己,并在他耳旁响起了亲人们一声声体贴艰辛、提醒慎重、祝愿平安的嘱咐和叮咛。
当然,这并非诗人主观的刻意造作,而是情至深处的自然表现。在这一声声亲人念己的设想语中,包含了多少嗟叹,多少叮咛,多少希冀,多少盼望,多少爱怜,多少慰藉。真所谓笔以曲而愈达,情以婉而愈深。千载下读之,仍足以令羁旅之人望白云而起思亲之念。
细心体味,这一从对面设想的幻境,在艺术创造上有两个特点。其一,幻境的创造,是想象与怀忆的融会。汉唐的郑笺孔疏把“父曰”、“母曰”和“兄曰”,解释为征人望乡之时追忆当年临别时亲人的叮咛。此说初看可通,深究则不然;诗人造境不只是追忆,而是想象和怀忆的融合。这种别具赏心的体会,也符合思乡人的心理规律,因而为历代思乡诗不断承袭。
其二,亲人的念己之语,体现出鲜明的个性。毛传在各章后曾依次评曰:“父尚义”、“母尚恩”、“兄尚亲”。这虽带有经生气息,却已见出了人物语言的个性特点。从诗篇看,父亲的“犹来无止”,嘱咐他不要永远滞留他乡,这语气纯从儿子出发而不失父亲的旷达;母亲的“犹来无弃”,叮咛这位小儿子不要抛弃亲娘,这更多地从母亲这边出发,表现出难以割舍的母子之情,以及“娘怜少子”的深情;兄长的“犹来无死”,直言祈愿他不要尸骨埋他乡,这脱口而出的“犹来无死”,强烈表现了手足深情,表现了对青春生命的爱惜和珍视。
在篇幅短小、语言简古的《诗经》中,写出人物的个性,极为不易,而能在从对面设想的幻境中,写出人物的特点,更为难能。这在后世同类抒情模式的思乡诗中,也并不多见。因此,从艺术创意看,把《陟岵》称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是极有见地的。
【 《陟岵》学习的 反思探讨】
厌战的士兵
本诗写一个在外服役的士兵,在他乡登山瞻望父母兄弟,想象他们一定也在思念自己,并叮嘱他一定要活着回家。此诗写法非常特别,正如清人汪梧凤所说:“不言己之念亲,而反言亲之念己;不言己之自慎,而反言亲之欲其慎。则所以念其亲者益切,而所以保其身者益至矣。”此盖金圣叹所谓“倩女离魂法”也。
法国汉学家埃尔韦·圣·德尼认为,在表现中国人对于战争的态度方面,此诗是一篇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也许在任何其他民族的诗文里找不到类似的作品”。他把此诗与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作了比较,作了一个非常有趣也很著名的评论:
《伊利亚特》是西方最古老的诗,是唯一能用来与《诗经》作比较,以便评价位于有人口居住的陆地两端,在极为不同的条件下平行发展着的两种文明。一边是战争频繁,无休止的围城攻坚,相互挑衅的斗士,是激励着诗人和他的英雄的胜利光荣感,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感到自己置身于疆场之上。而另一边则是对家庭生活的眷恋,是一位登山远眺父亲土屋的年轻士兵和他的怀乡之情,是一位斯巴达人定会要扔出墙外的母亲,和一位叮嘱离家人不要顾念光宗耀祖而首先要尽早返回故里的兄长。在这边,人们感到自己置身于另一个世界,置身于一种说不出的安逸的田园生活的氛围之中。(《中国的诗歌艺术》)
他认为,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从一开始起,便表现出了上述对于战争的不同态度,而形成不同态度的原因则很简单:“在荷马时代,希腊先后被征服过三四次。因此希腊人大概也变得同他们的入侵者一样好战。而中国人则是地球上最美好的那部分土地上的无可争议的主宰。因此他们像原始时期的垦荒者一样,爱好和平。”他的感觉细腻敏锐,评论到位。
中国文学中不缺少英雄主义,尤其是在遭遇外来侵略时。即使在《诗经》里,也有《秦风·无衣》之类作品,表现了士兵的同仇敌忾之情。但是面对“春秋无义战”,面对“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的各方混战,士兵们,还有他们的家属,都产生了深深的厌战。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示现辞格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说:“示现是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见如闻的辞格”。这些不曾见到、不曾听到的事物都是通过想象,创构出来的事物或境界。悬想的示现,就是把作者想象中的事物说得如在眼前,给人以启迪,促人前行。
示现是汉语中一种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修辞格。它产生得很早,一直被人们沿用,不断有所发展。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这样的要求,驰骋想象,泯灭时空界限,或作追述,或作预言,或作悬想,营造出一个个胜境,吸引读者,引人入胜,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在《陟岵》这首征人思家怨战的诗中,征人登高思亲,极目远望,本来只能看到山峦重重,听到风声阵阵,但诗人运用示现辞格,让征人眼前出现了父母兄长的身影,耳边响起了父母兄长的嘱咐。
示现辞格根据其内容,可分为过去的示现、未来示现的和悬想的示现三种类型。过去的和未来的示现,要凭借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再加上丰富的想象,才能创造得合情合理,生动逼真,增强艺术感染力。
过去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情,写得(或说得)好像还在眼前似的。例如:“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面对东去的大江的“遥想”。作者赞美周瑜,没有写他如何指挥千军万马与曹操厮杀,而写“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可见是欣赏他的年轻有为,英气不凡,新婚未久,春风得意。“羽扇纶巾”起三句写周瑜的战功。赤壁之战是以弱胜强,周瑜儒将风流,指挥若定,具有非凡的胆略与豪迈的气概。诗人赞颂周瑜,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未来的示现,是把未来的事物写得(或说得)像出现在眼前似的。预言的东西是谁也没有看见过的,但由于它是合于事理,合于客观发展规律的,所以不由得使人相信。例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这是孟子用示现辞格描绘的一幅“王天下”的图景。这不是当时的现实,而是理想中要实现的远景图,但是孟子用示现手法把它描绘得如在眼前,孟子对此颇为自得。
悬想的示现,是把想象的事情说得或写得活灵活现,仿佛就在眼前,同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例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写的一首诗。诗人身陷长安,惦念鄜州家中妻儿,两地遥遥,不得相见。但诗中通过月夜望月写的家人如同就在自己眼前一样。在这月夜之中,诗人不是写自己望月,而是着笔于想象中妻子月下在鄜州家中望月思念。
历代文人墨客运用示现辞格,创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如闻如见的直观形象,把本来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见如闻。示现辞格还通过“引譬连类”的联想塑造的场景与情境,把未来巧妙地投到眼前,预想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运用悬想示现,文人墨客们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驰骋想象抒发情感,达到“虽无似有”“不见如见”“不闻如闻”的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奋进的力量,达到准确描述物象的“灵魂”与作者情感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妙语连珠:汉语“成语+修辞”》,翟志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5月
《诗骚百句》,邵毅平,译林出版社,201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