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这几天遇到一件事,让我对自己有一个观察:
群组里有个小伙伴因为一些事比较纠结,发到群里求助。
我看到的时候,第一反应是通过教练的方式,帮他找到自己的“钥匙”。
这个反应,让我想到如果这件事是发生在生活中什么人身上,我可能不会这么下意识的去做。
相信很多人也遇到过这种尴尬:
身边的朋友家人说自己怎样怎样,
然后自己的伴侣往往会对此嗤之以鼻,似乎两方势力说的不是同一个人。
你自己可能却可能很委屈,我明明一直都是这个样子,难道你们真的看不出来么?
可事实上,你真的只是你所想的哪一种样子么?
这就不得不说到了本期的主题:人们的自我概念是稳定的,但同时又是可塑的。
什么意思?
人们对自己的认识是不会不时的变化的,但是在特定时刻,人们的某个自我概念会特别凸显出来。
今天要谈的就是有哪些因素,打开人的那些个潘多拉魔盒。
首先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们通常看待自己的方式。这就要提到上面举到的例子,可能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些对自己特别重要的判断或者说评价,所以当很多人说你是这样那样的人的时候,你心底可能会响起一个声音也可能闪过一个画面,那是你自己认为的自己的样子。你对自己判断很坚定。这一点,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样,我是这样的。
自尊也会影响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任何时候,高自尊的人更倾向于使用积极的词汇来形容自己。而对低自尊的人,心境的影响尤其敏感。
除了心境还有近期事件(本来是应该放在后面讲的)对低自尊者影响也是特别大。如果一个低自尊的人心情不好或者遭遇失败,对自己的评价会更加消极,甚至可能前一刻还充满信心,下一刻可能就觉得充满了绝望。而高自尊者面对失败,可能会想自己在其他方面很优秀,用补偿性的自我增强效应来弥补失败带来的消极影响。
前几天的一篇文章还专门提过做一个高自尊者会更容易开心些。今天这里又涉及了。不过,低自尊和高自尊是自己可以选的么?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自己通过调整可以改变么?
我也很好奇,过几天我就能看到了。
书归正题,人们还可以有意的激活一个恰当的“我”。比如如果你想追一个美女,是单刀直入表达还是了解一番,让她看到你优秀的一面,再表达?
这个选择不难,但关键的问题是你优秀的一面恰好是她喜欢的么?如果美女喜欢的是读书,而你会非要拉着她去打游戏么?当然不会,你可能就会先陪着她去图书馆看书。
还有物理因素,比如药物、荷尔蒙变化、失眠等等都会影响情绪。
以上提到的都是个人因素。情境因素也起到了重要多用。
比如社会角色。我喜欢这个。每次孩子要拖着我和他玩游戏时,我都很无奈,那么幼稚的游戏,怎么会觉得有意思的?果然还是忙我的工作更适合我。
看看这就关键所在,“我们是谁”取决于我们身在何处以及我们在和谁接触。
接下来是社会背景。会冷冰冰的揭开个人的面纱。
先来一个开胃小菜。如果一个孩子在他们班里身高特别高,或者特别矮,他很大可能会用这种特征来描述自己。
如果你离开家乡,去了外地,可能会在心里无意中提示自己是哪里人。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下次去外地或者出国的时候,多留意下?
温柔一刀来了。
假如一个人是兄弟两个,当哥哥自己创业干出一番事业的时候,弟弟心里会是怎样的,想一想?是为他高兴还是怎样?
可能的答案是,如果弟弟也做的很好,他会觉得很开心,会祝福哥哥。
如果自己却生活窘迫,饥一顿饱一顿,那大概率会心酸,尤其是被左邻右舍谈起的时候。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同化效应和对比效应。决定出现那种效应的是心理封闭。
我们会觉得奥运健儿取得金牌是为国争光,我们也祝福他,可是他的队友却不一定是同样的心情。
最后是重要的其他人会影响你的自我评价。我记得我有一次面试,面试官提了一个问题,我举了一个小时候的故事,故事说完了,我心情就一落千丈,我这么大的人了,居然还用了一个小时候的事,会不会面试官觉得我幼稚?完了,搞砸了。然后我眼神转向面试官的瞬间,没有察觉到我以为的那种表情,顿时释然,觉得还好,也许自己没有那么不堪。
需要说明的是,提到的这些因素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一起影响着一个人当前的自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