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不断浮出水面,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

最近小编看了一则新闻,看完之后真的是越想越气:



上述图片中的陈秋媛出身于生活贫困的农村家庭,但是她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这一道理,所以一直都十分刻苦地学习,为的就是有一天考上大学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然而在她高考那年,很不幸被通知落榜,于是就和千千万万个农村人一样只好通过劳力来继续生活下去。


和许许多多没能继续学业的女性一样,陈秋媛到了适婚年龄便组建了家庭,现在也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生活上也还算勉强过得去。


但是她的心里始终还是放不下当年没能考上大学的遗憾,于是她打算每天自学,然后选择报考成人高考。


然而就在她报考的过程中,查询学信网信息时,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大学毕业了,随即陈秋媛也意识到自己很可能是被人顶替上学了


你可以换位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寒窗苦读好几年,明明自己已经高中,却被他人顶替了。

关键是被蒙在鼓里16年,可以说是自己的整个青春了。


16年以来自己过着含辛茹苦的生活,顶替者却拿着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上了大学,毕业后考了公务员,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你肯定也会有万分的不甘心,想要为自己讨回个公道~


所以陈秋媛当然必须理所应当地为自己去维权:



然而这件事想要得到解决却遇上了万千阻碍。


当年陈秋媛其实是以超过专科线27分的成绩考上了山东理工大学,高考分数为546分


而冒名顶替者陈某某,高考成绩是303分,比当年文科最低分数线还低了243分。


顶替者也手写承认了自己是顶替入的学:相关入学材料是由亲戚找人办理,该亲戚已去世,会尊重并服从学校的处理决定。


顶替者也的的确确被单位停了职,学校方也注销了相关学历。 



而顶替者的亲戚找到了陈秋媛丈夫,不仅一句基本的道歉都没有,居然还说希望私了。


通过顶替者这方的做法可以看出,他们实在是没有法制观念可言,如果说人家好好的青春能够用一大笔钱就收买的话,那和贩卖人口等犯罪活动有什么区别!


当然顶替上学这本身就是在犯罪。


加上这背后隐藏着的多多少少的猫腻,看不到的大大小小的漏洞,不都说明了现如今教育管理方面的缺陷和问题吗?


想一想一个人入学牵扯了多少环节,又有多少部门和经办人,而顶替者说是自己亲戚找的中介搞定的,这得是有多大本事的中介?



更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据说顶替者的舅妈在给她办完入学后一个月就去世了,还真是太巧了。


现在要调查当时发生的具体事情那就等于说没办法进行呗?因为人死了不就死无对证了么。


但是就算再难,我相信到最后那些在背后真正作恶的人也逃不过法网恢恢,一定会还被顶替者一个公道。


不过陈秋媛这件事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最近就有发生一起冒名顶替的案件,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6月15日,有媒体报道:聊城又出现冒名顶替上中专,冒名者系街道党委委员。

这位被顶替者名叫王丽丽,1996年她报考聊城农业学校,未收到录取通知书。


就在2016年8月份,街道办事处党委委员王某因组织调查需要,以上门调查为由与王丽丽家套近乎。


王某到王丽丽家里后,就开始问了她的出生年月日,问了她爸爸做什么工作等信息,之后王某甚至还约见王丽丽的父母,说是想认作干亲。


王丽丽觉得很奇怪, “王某后来跟我说要给钱,但我就算穷死也不会要这种钱。我要求把这件事情查清楚。”


于是就到聊城农业学校查询资料,发现自己当年其实已被录取,而被王某顶替去上了学。


在事情弄清楚后,6月16日,官方通报给予冒名者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处分。

紧接着,网上又曝出一女子两次被顶替上学的事件:



6月22日,网友苟晶在社交平台上发贴称自己曾在1997年和1998年山东高考中连续两年被冒名顶替。


其中1997年顶替者为此前自己高三班主任的女儿,该班主任曾给苟晶写过忏悔书;而1998年则最终在未填报相应志愿下被录取至湖北黄冈一院校。


苟晶自己也写下了事情的部分经过以及她自己这次道出当年实情的内心想法:





然而拔出萝卜就会带出各种泥。


据南方都市报6月19日披露,在2018年至2019年的山东高等学历数据清查工作中,有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结果,排查出242人涉嫌冒名顶替他人身份入学。


这说明有200多人的人生遭到了改变。



对此,山东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表示正在查询总体清查数据。


小编认为绝不仅仅只有山东省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而教育厅也不仅仅是要抓冒名顶替这种行为,关乎到教育其他欺骗性行为都要彻查到底。


就好比之前的翟天临事件,翟天临2006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本科班,2010年升入本校硕士研究生班就读,并担任表演本科班助教老师。


2014年考取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9年1月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录用为工商管理学博士后。



然而在直播中回答网友提问,当被问及“你的博士论文是否在知网可查到”时,翟天临反问“知……网是什么?


写过论文的童鞋应该都知道知网,然而一个被录为博士后的人居然都不知道知网是什么,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之后,有网友将翟天临发表的论文《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一文进行了查重,查重结果显示,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40.4%,而这篇论文的篇幅不过2700余字


于是北京电影学院以及刚录用翟天临为工商管理学博士后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先后展开了调查。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最后也根据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调查结论按规定做出处理。


再比如前不久发生的一起“往届生改应届生”事件。


仝卓在直播时与粉丝聊起了考高往事,自曝当年自己心仪的一所大学不招“往届生”,于是他便通过一些方法,把自己变成了“应届生”。



最后经过调查,山西省教育厅给予了处理:仝卓参加山西省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的处理决定


中央戏剧学院也依法撤销了仝卓的毕业证


根据临汾市纪委通报,包括仝卓父亲在内的等15名有关责任公职人员被处理,总共有21位相关人员被处理。



说这些被处罚的艺人们惨吗,也挺惨的,这种事情一旦暴露,不仅以后的成名之路被封了不说,个人的声誉也算是掉了大半截;



但是如果不处罚和处理这些人和事,这对于其他千千万万的辛辛苦苦为了目标奋斗的学子们公平吗?


就好像最开始的农村出生靠读书改变命运的陈秋媛,人家明明有机会可以翻身,可以偏偏是这种权钱交易、内幕操作让别人人生轨迹活活被改变。



而且这种利益链如果不深挖到底,以后只会后患无穷。



小总结:


有人说知识改变命运,但如果中间有人作梗,命运就相当于掌握在了别人手里,自己只能变成最委屈的那个受害者,以后整个社会都会乱了套。


我们知道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如今发现了如此多的教育不公平事件,的确是值得教育部门、甚至是每一个人去反思的。


尤其是冒名顶替上学这种事在国家立法条款中似乎还没有明确的说法,所以也有不少人呼吁建立明确的惩罚惩处条款,不要让居心不良者有可乘之机,更不要让那些善良奋斗想要圆梦的人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人生。


本文部分图源:微博&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不断浮出水面,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