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研小结

我认真聆听了天津市“翻转 自主 互动”教研活动,疫情期间,能听到这样的线上教学经验分享,真是倍感荣幸,结合自身的线上授课情况,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一、认真授课不能保证学生认真听课

曹颖主任一上来就汇报了自己巡课时教师和学生的状态,令人感动的是一些老教师,虽然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却通过录屏、手写这样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确实令人动容。但是认真授课的老师不等于学习中的学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特别是一些家长们也疏于管教的学生,这些孩子的学习效果如何保证,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在我教学的班级里,有三个孩子对于上网课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和家长沟通无效,我所能做的努力就是让自己的每一堂课尽量有趣、有意思,通过媒体技术加强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尽力打造高效课堂。

二、真正落实翻转课堂的理念

翻转课堂的理念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如何将翻转的理念落实到位?在两位老师的课例上,我们看到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张海霞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化身为学生,让学生充当老师,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中,孩子们参与到课堂的积极性高涨;在赵玲老师的课堂上,我看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只是一位引导者,学生们畅所欲言,将课堂一次次推向高潮。翻转课堂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推进,两位老师真正落实翻转课堂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三、没有一蹴而就的成长

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日积月累的坚持和要求。为什么巡课时,一些学生的课堂生成就能让人眼前一亮?为什么课上不会出现由于技术问题耽误课堂时间?我想这都与日常的教师培养和点滴实践息息相关。在赵玲老师的课堂中,学生共享屏幕很顺畅,教师也能熟练操作,这就是平常上课练出来的效果,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表达能力都会逐步提升。

四、学习任务具体化,可实现

对于这点,我深有感触,在我刚上班时,我经常会布置一些模棱两可的作业,导致学生作业情况惨不忍睹,教师应该是学生作业的抓手,作业任务必须具体化,而且还要容易实现,这样学生完成时才不会无从下手。

5、 学习成果可视化、可分享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需要规定完成形态,是默写?小练笔?思维导图?还是录制背诵视频?学生完成作业需要一个可视化的成果,以此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6、 教师要指导有“法”

指导有法,才能让学生有法可“依”。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赵玲老师对选做作业的指导,不仅仅是推荐,还启发学生思考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阅读书籍,这样的指导不仅会让学生提高对选做作业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完成的质量。

根据上次巡课的经验总结和这次教研活动,我也对自己的线上教学有一些新的尝试:在每节直播课前,我会布置具体的、可完成的预习作业,需要学生在书上进行勾画的,拍照上传小管家,如果有微课资源,会提前布置学生观看,根据观看结果,整理自己的所学收获,拍照发到小管家,教师每天及时对这些自主学习任务反馈,确保落实到位。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班级群内,我每天会评选出优秀作业,并发至群内让大家观摩学习。六年级马上就结课了,在复习阶段,我将采取张晓彤老师的做法,先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或者鱼骨图的形式自主整理复习要点,课上我们再进行分享、评论、补充,以此培养和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践行翻转课堂理念。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希望光鲜亮丽的新技术能为线上教学保驾护航,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乃至终身学习能力是我们每个教师的使命,实现翻转,实现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翻转课堂教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