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纳博科夫到钱钟书

图片发自App

在一个领域里钻研得越深,越发现自己了解得越少。在写作的领域也是如此。关于用卡片写作的方法,最早是从李笑来的书中知道的,随后践行了一段时间的纸质卡片,感觉效果不错,后来有接触了笔记软件,在几个软件中又比较了一番,现在用的是为知笔记,也接触了一些卡片的软件,最后发现我们不能忘记最本源的东西,比如做卡片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放慢脚步把一个概念或理论理解透,同时便于以后的复习、调取、使用,因此不管我们怎么选都应该要达成这两个目的,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容易把第一个目的遗漏了。

图片发自App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在一个领域里坚持学习、不断钻研,一定会不断有新的收获。昨天在偶然间发现了使用卡片写作的牛人——纳博科夫,他是俄裔美籍作家,深入了解到他的背景时让我想到了柳比歇夫,纳博科夫经历比较坎坷,出生于俄罗斯,辗转欧洲,最后定居美国,不得不说美国还是十分能吸引并兼容不同族裔、不同文化的人,这也是美国崛起并取得领先的重要法宝之一。

图片发自App

从纳博科夫又找到了钱钟书在饱蠹楼中的经历,原来钱钟书也是卡片写作的高手。

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在任何领域的学习都是如此,确定方向后坚持前行,你会发现一路上美好的风景,只要坚持前行,终将到达目的地。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纳博科夫到钱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