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43——给人贴标签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精神错乱”、“疯子”、“脑子有病”、“精神病”“神经病”以及DSM所采用的所有官方诊断术语,便是公众、法院和心理健康专业人给心理障碍者贴的标签。理想的情况下,准确的标签当然有助于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为患者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案。但是有时,标签会造成困感,甚至更糟。贴标签会掩盖个体的个人特点以及造成他们问题的独特情境,用刻板印象替代了个体。不仅如此,标签还会引起偏见和社会排斥。

        理想情况下,准确的诊断会带来恰当的治疗,但诊断也可能成为一种去个性化的标签,使人们忽视问题的社会文化背景。

        诊断性标签、贴标签与去个性化

        给人贴上心理障碍的标签,会造成除了心理障碍本身以外的严重而长期的后果。对于大多数身体疾病来说,比如骨折或阑尾炎,当病治好后,诊断会成为过去的事情,但心理障碍却不是这样。“抑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这些标签会成为一种烙印,伴随人一辈子。

        诊断性标签还会使心理障碍患者受到忽视和不公的对待。很不幸,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在社会上会蒙受耻辱,或被贬低。更糟糕的是,精神病医院的治疗是去个性化的。也就是说,把人作为一个诊断类别来对待,比如“精神分裂症”或“双相障碍”,剥夺了患者的个性与身份,像对待物品一样对待心理障碍患者。贴标签很容易导致去个性化。

        精神病院环境会降低人的自尊,强化失调行为。社会对那些偏离规范的人实施了严厉的惩罚。精神病学家托马斯·萨兹对贴标签的反应可能最为极端。他声称心理疾病是一个“谎言”。萨兹认为,用来证明心理疾病的症状只是一些医学标签,它们给专业人士提供了借口,使其能够干预事实上属于违反社会规范的问题。萨兹说,一且被贴上标签,这些人就成了“与众不同的人”,会被特殊对待。因此我们必须记住,诊断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患者完美地符合某个诊断标准,或是识别出那些“与众不同的人”。相反,诊断应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理障碍患者,并设法帮助他们。诊断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心理障碍的文化背景

        生态主义视角是把个体的外部环境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与医学模型不同,这种观点将异常看成是个体与社会文化背景的相互作用。心理障碍是个人行为与情境需要不匹配的结果。例如,如果你是私人侦探,性格中有点多疑或偏执可能是合理的,但如果你是护士或老师,同样的性格便会被称为“不正常”

   

      前些天,看见公众号李松蔚老师的一篇文章:心理学怪谈,卡斯罗特爱上我,挺有意思,对于心理障碍给出了另样的解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43——给人贴标签会产生怎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