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必求全

4/10

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周岭《认知觉醒


看书时总想弄懂每个概念、每个观点、每句话的含义,并为此去查资料,可是新的资料里可能又有其他不能理解的内容……

经常因此耽误了读书的进度。


从来没反思过这个问题,甚至觉得这是求知的表现。

读了作者周岭关于知识和认知的描述后,我才意识到这种求全心态是有问题的。


这种心态应该是由两个原因形成:

一个是源于我们应试教育阶段的学习特点。感觉教材上每个地方都要弄懂,不然考试会丢分。

我们让老师划重点的时候,老师通常举起书晃一晃:“整本书都是重点。”

离开学生时代,我们不需要面对考试了,但是学习知识的求全心态似乎延续了下来。


另一个原因是潜意识里面想要复制书中所体现的思维模式。

书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完全自洽统一,帮助作者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所以潜意识里觉得只要弄清楚书中表述的思维模式,能复制下来,也能同样的帮助自己。


我们在学生时代,对于知识的需求是“知道和理解”,我们对于知识的运用就是去填写那张考卷,那张考卷是对于我们的“学术知识体系”的考察,答案基本是固定且唯一的。

步入社会,我们对于知识的需求变成了“解决现实问题”,我们需要面对我们不熟悉的状况,去做出判断和选择。这是对我们个人能力的考察。现实中的问题,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我们在事前都不能确定结果。或者受限于客观条件,我们无法实行理论上的最优解。但我们还是要解决它。

对于学术知识体系,是越完整越好;而对于个人知识体系,应该是越适合越好。

很多我们“知道和理解”的知识,没有成为我们的能力。

而复制他人思维模式的想法也并不现实,每个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都不相同。能帮助到他人的模式,未必能帮助到自己。


一本书里,也只有那些触动我们的,能让我们产生思考和联想,解决我们一直以来的困惑,让我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部分,才能与我们产生关联,被我们汲取,并用于实践。



我们应该从不同的思维体系中关联那些能触动我们的碎片,进而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那些我们理解不了,应用不到的知识,不能和自己产生关联,也没有办法帮助自己成长。所以放过也不可惜。正确的知识和方法浩如烟海,我们只能去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

有了这样的理解,让我可以安心面对一本书中存在自己不懂的部分,不会为此感到难受。也似乎看到了个人成长的正确方向,去学习能够触动自己的部分,逐渐扩充自己的认知圈,形成个人知识体系。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若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不必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