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kid,一个渴望从考虑、迷茫中实现自律、突破的人,这是我的52/365进化日课。2020.12.10
1.【日思】:今日最重要的一件事
喜欢做的事有哪些,什么画面是什么。
2.【日习】:你今天学习到了哪些知识?升级了哪些认知?提升了哪些能力?
项目1 :K叔周记x4(155 --158)
收获:
155几大社交媒体
社会学 分析事物的底层架构
结构---功能性
我们跟外部世界相处,如何保持一个平衡。
1.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 人有3种最基本的需求:
稳定:适合当前社会角色的需求;
关系:获得社会认同的需求;
成长:获得成长,提升自己,感受到自己对世界的干预和影响力的需求。
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呢?大体来讲两种方式
一种叫做内部资源,一种叫做外部资源。
什么叫内部资源?它指的是,你的能力,经验,阅历,烹赋,性格……诸如此类,这些属于你自己的,给予你支撑和力量的事物,也叫做「心理资本」。
而外部资源呢?也很明显,指的是你所拥有的物品、财产、地位、名声,别人给你贴上的标签,等等,一切能被别人看到的东西。内部资源是从你自己的视角看自己,而外部资源是从别人的视角看待你。
2.内在控制点和外在控制点
搭把手,不想干,不想借钱,又难以拒绝。经常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好],后面才后悔懊恼。很正常,我们的文化就是这样。在我们的认知中,拒绝别人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它有悖于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人情],会对正常的关系造成破裂。
长此以往两个结果两个结果:一方面,你会调高别人的期望。一旦别人形成习惯,他们不但不会感谢你,反而会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反过来挑你的毛病。
另一方面,你会陷入无休止的烦恼中。不想做,又不得不做,这会给你造成巨大的负担。这就是[外在控制点]。长此以往,你会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似乎不受自己的控制,它正向着自己无力决定的方向一路狂奔。你会感到失落,沮丧。
更理性的态度是?要时时刻刻保持一种信念:我的生活是我自己的,我必须对它负责,没有别的事物和人,能够从我手中抢走对生活的自主权。(不要调高别人的预期,尤其是行动方面的。看好自己的边界,不影响自己的情况下别人有需求再行动。)
不愿意做的时候,就明确讲清楚:
因为某些缘故(时间、精力、资源有限等),我没有办法帮你。但出于我们的关系,我可以给你一些支持。等我有空(有条件)了,
如果你还没有解决,我也可以再帮忙。无论这会导向什么样的结局——可能最坏的情况,是对方觉得你不近人情,会慢慢与你疏远——但你都保持住了自己的控制点,把对生活的自主权和决定权,牢牢地握在了手里。
情绪非常消极、悲观,经常找你倾诉对生活的无望和厌倦,久而久之,很容易被他的情绪所感染。又固于种种原因,难以切割联系。
最好的方式,其实不是被动地倾听,也不是完全不理不踩,而是想办法用自己的情绪、自己的积极面去影响他,感染他。这样,只会有两个结果。要么他被你感染,变得积极起来;要么他离开你,去影响别的人。
3 连续性与碎片化信息
一切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都是静态的,它们只会停留在当下——但事件本身是动态的,它会
不断向前发展,会变化,反转,会演绎出新的高峰和结果。
停留在被动接收信息的模式,全盘接受它们,那就只是在用一个个静态的[时刻]去理解世界,得到的结果,当然是支离破碎的了。
一个建议是:如果一条信息是你所关注的,你觉得它很重要,那么不妨化被动为主动,去跟踪它的发展轨迹,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
这就是[连续认知]。把碎片化的信息,重构、整理为连续的认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或者说习惯。只有这样,你才能窥见世界的真实面貌。
4.可控和不可控如果说大多数的恐惧,来源于对[未来会怎么样」的未知;那么大多数的焦虑,就来源于对「我可以做些什么」的不确定性。
完全可控是不会焦虑的,因为你知道一切都是确定的,只在于你做或者不做;完全不可控也是不会焦虑的,因为无论你做什么都没有用,索性不去操心是最好的。
但最坏的情况,就是: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也不知道做了有没有用,更不知道我应不应该去做。
你能够把握的,是去探索迷雾的「行动」。把所有一切我关注的事物,划分成两大类:可控的,和不可控的。然后,再逐一地去审问和思考:
1)我所担心的东西,是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
2)如果是可控的,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彻底消除它,或者降低它的威胁?
3)如果是不可控的,我需要获取什么信息,来增进对它的了解,和作出判断的信心?
4)基于3,它最坏的情况可能是什么?对我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5)基于4,我可以采取什么应急预案,来最大化减轻它对我造成的影响?
疫情不可控因素。
可控的是什么呢?我能做些什么来缩减成本,保持最小化的持存?能够如何周转资金,来支撑接下去两三个月的运营?发生什么样的信号时我需要考虑止损?如果止损了,
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最大的损失是多少?这部分损失对我意味着什么,我需要怎么样才能弥补上?
诸如此类。一旦你把问题转化成为行动,其实就没有什么好焦虑的了。因为如前文所说,焦虑来自于对行动的不确定——但如果一切都可以去行动,那无非就变成了「去做」和「有待去做」而已。
激荡三十年
苏世民对话沈南鹏(158)
3.【日省】:你今天有哪些缺憾、或者值得反思与改进的事情。
今天有人沟通发现自己是作为求助方向别人请教问题的。
今天发生的一件事让我认识到跟外界环境互动是有缺口的,需要依靠别人对规则的解读来做事,而不是仅仅接收指令。人要学会弹性的去看待问题。
那华为有什么?
两个字:常识。对常识的探索,对常识的敬畏,对常识的坚守。
华为没有秘密
价值创造 价值评价 价值分配
4.【日闲】:你今天有哪些不那么重要但却幸福感满满的事情?
参加斯坦福大学的人生设计课拆书(2h),明天复盘
5.【结尾】
聚焦你的目标并时不时的提醒自己,你的思想行为是否走在通往目标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