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之辈,也要笑着活下去

记得早年间上学那会儿,有位同学特爱说脏话,张口闭口都是“老子怎么怎么样,老子怎么怎么样!”很牛逼哄哄的样子。有一次我告诉他,说话越是张狂的人通常表明其内心越虚弱自卑,所以才要显得像炸毛公鸡一样让人不敢惹。他听了不吭声,以后好像很少再说脏话了。



就像最近国产大热影片《无名之辈》里那位满口脏话的劫匪“眼镜”一样,表面看来似乎张狂到没边。小时候徒手打死眼镜蛇,因此被人誉为“眼镜”,及长更是不得了,竟敢骑摩托抢劫手机店,打算卖了抢来的手机再买枪买装备,“一步一个脚印、做大做强”。只是很遗憾他的智商不在线,最终发现抢来了一大堆无用的手机模型。他和同伙“李大头”抢劫的视频还被传到网上,被广大网友制作成“鬼畜”视频狠狠嘲笑,差点没被气死!



原本以为片中两个劫匪只是很二、很憨皮,没想到他们也很有人性很有爱嘛。在天台那场大雨中,劫匪“眼镜”被同伙“李大头”骂醒,戳破了他长久以来自我膨胀虚荣的那个假我,释放出内心温柔有爱的真我。短短几天时间相处,阴差阳错,他似乎爱上了那位因瘫痪一心求死的女人质,愿意一辈子陪伴她,那段场景简直让人潸然泪下。



伟大的心理学家阿德勒在《理解人性》一书中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变得重要,但如果不明白人的重要性取决于其对他人和社会所做的贡献时,他就有可能误入歧途。”众所周知,人最重要的属性是他的社会性,每个人都是社会动物,在社会群体中生存发展,几乎都有权力欲望、成就欲望以及爱与归属的欲望等等,诸多欲望中最最重要的还是爱与归属的欲望。换句话说任何时候人都渴望与人联结、通过婚姻、家庭、团体、组织等获得社会身份认同(比如父亲、丈夫、儿女、职场身份等),以体验爱、归属感、安全感、责任感、成就感等等人与生俱来渴望的种种正面人生感受。





作为社会人,我们每个人都想获得他人、团体和社会的认可、接纳与赞同。社会和他人对我们的认可越多、越大,相应就意味着我们会获得越高的社会地位、更多的社会财富、具备更大的社会影响力等等。但如果社会和他人都不认可我们,都排斥我们,被他人和社会抛弃的后果是残酷的,往往就意味着我们的无法生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才深刻指出,“被他人认可、被他人赞同,是我们所有行为的一切动力源泉。”我们每个社会人,都会穷尽一生努力来获得社会和他人的认可、接纳与欢迎,从而赢得我们在社会群体中生存、发展的宝贵机会。





那么如何获得社会和他人的认可呢?有且只有一条正途,那就是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正如阿德勒所言,“对他人有贡献是让自己幸福的唯一方法。”你为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越大、谋的福祉越普遍,就越受社会和他人欢迎。这就是阿德勒所说的“人类共同体感觉(也就是个体融入和归属组织和社群的一体感),是由对他人有贡献形成的”。当然这一切都是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是源于内心爱与归属的需要,否则可能就成了欺世盗名之徒吧。


从这个角度来说,影片《无名之辈》中,无论是那两个憨皮、很二的劫匪,还是剧中渴望破大案立功当辅警的保安大哥,随着剧情发展我发现他们都很有人性很有爱。


劫匪“眼镜”通过短短几天似乎很无奈地照顾瘫痪女人质,却无意间唤醒了他内心温柔善良的人性之爱,他也就能充分理解并支持同伙“李大头”对“夜巴黎”女友的爱。保安大哥一根筋地寻找遗失枪支,想要破案立大功升任辅警,其内心深处可能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他对逝去妻子的深深愧疚,和对没能照顾好妹妹和女儿的深深愧疚吧。所有人的表面行为虽然千差万别,但其根本都是为了获得爱与归属。



总之,影片《无名之辈》真是一部难得的国产佳作,导演太坏了,一会儿让人哈哈大笑一会儿又让人哭成狗。


以《蓝》《白》《红》三部曲闻名于世的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懂自己的生活,那我想你也不会明白故事中那些人物的生活,不会明白别人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多年来我一直在力求弄懂和理解我自己的生活,尽管至今生活对我来说还是一团乱麻、一头雾水,但我至少毫不在意自己是无名之辈,有名无名根本无关宏旨。我想发自内心地与人联结,过有爱、有归属感、有责任感的人生,估计就会很幸福吧!只要内心温暖有爱,有名无名都能活得幸福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名之辈,也要笑着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