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第八章:青春期的孩子,怎么和他们相处呢?


读到这一章,想起了埃里克森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种演变成为心理社会发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这些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


在埃里克森理论里,青春期时间跨度是12~18岁,处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这个阶段的孩子由于第二性征的发育,男孩和女孩在青春会有明显的变化。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具有阶段性,他们认为自己必须证明自己不再是个孩子。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都渴望变得独立、与成年人平等、有男子气概或女人气质等。



处于独立性和矛盾性的统一阶段,渴望得到关心,被关注,他们表现方式是激进或者退缩,同时青春期的他们也会面临自己要面临的问题,开始要去考虑,比如对职业、社交、爱情和婚姻等问题的思考。


如果没有过渡好,就会感到恐慌,会变得不知所措。


“每一种神经症症状,都是在不降低个人优越感的情况下用来回避解决生活问题的借口。”


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思维是如果别人没有按照我的想法去做,没有得到同情以及理解,会回避问题或者变得非常激进,与这个阶段的孩子聊聊天,走进他们的内心,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孩子非常重要。


这个阶段的孩子一旦被期望太高,会畏手畏脚不敢前进,独立并不意味着面临困难和失败,而是更为广泛地实现理想和得到为他人做贡献的机会。


所以父母要有预见性,当青春期孩子的朋友,他们需要你的时候随时出现,逐渐让孩子慢慢去接触这类话题,然后加以正确的引导。


下面来谈谈关于自爱的问题。

“在文化中,相比之下,女孩会出现的问题是缺乏自信,她们把别人的欣赏视为证明自己价值的唯一途径。”

确实男孩子可能更多想展现英雄气概,男子气概,而女孩子可能把精力放在他人的对自己的欣赏与肯定上,当然,这并不绝对。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要加以引导,被欣赏被重视,找到存在感。

在性教育问题上,引导孩子如何看待异性以及自己特别重要。

“性教育的最佳时机是等孩子自己感到好奇,真正想知道一些事情的时候。”其实,也不必过于紧张,只要秉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就好,根据具体情况而具体分析,毕竟其实很多时候教育契机很重要。

《房思琪的游乐园》出现之后,对于性教育的推动在教育里有了很多的改变。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有阶段性,也有关键期,父母和老师都应该多在孩子的关键期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现在小学也会加入相应的课程,对于身体结构以及性别的诠释,认识自己的身体,接受自己的身体,明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无论如何,引导孩子去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体,学会以自尊自爱自立活出自己,自己给自己定义,非常重要。

成为她们人生的朋友、教练,懂得以及倾听就显得特别珍贵了。

在父权文化中,女孩子很容易容貌焦虑、身材焦虑,也容易在被评价中迷失自我,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说的是恋爱脑,但如何在审美中保持平衡心更成为了时代给女性的必修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卑与超越》第八章:青春期的孩子,怎么和他们相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