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别遇上特别

《特别的女生撒哈拉》文本解读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在这三大支柱中,学校教育又被当做是主要的教育途径。虽然萨哈拉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但是她的母亲仍然竭尽全力给她带来了最好的家庭教育。而在波迪小姐到来之前,学校这粗鲁的熔炉却企图将萨哈拉塑造成一个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而在粗暴的锤炼中,她选择了无声作为抵抗。一个不发出声音作家又有谁能相信她的优秀呢?从第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学校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学校教育是不真实的。“史丁先生拿出了一大堆的文件,全是关于我在学校表现的记录,但我其实并不在记录里。”学校里只看表面,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却妄下评论,没有真正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更没有下决心蹲下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交流。他们只将自己看到的学生在学校的一面作为全部评判的标准。

学校教育是否定式的教育。所有的规则都是“不能……”,没有一条是“一定……”学校是让“我”充满罪恶感的地方。学校会向家长“告状”。“我捡回了一些,但大部分都跑到史丁校长那里去了。最糟的是,我一进史丁校长的办公室,就看见妈妈在读那些信,妈妈的脸色难看极了,就好像信上写的都是坏透了的消息。”“为什么上三年级时我不能把作业写得工整点?为什么我不能完成四年级的作业?我眼看着史丁先生又把我的信塞回到那个大柜子里面。柜门关上的时候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它一定很高兴,因为它的肚子里装满了证据!只要史丁先生想要,它就随时吐出这些证据,证明我是个大笨蛋!

学校教育是快速的、不等待“我”成长的。“我为什么要做作业?做给谁看?不管我是做还是不做,做得好还是不好,他们只是拿我的作业去喂那个大柜子!”我在这里完全没有为自己成长而努力学习的愿望,我为什么要做作业?不管我是做还是不做,做得好还是不好,他们从不考虑我的努力和进步,尽管我的进步很缓慢。没有人等待我,等待我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或是帮助我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只是一味的把我直接划入——特别需要,接受特别教育的圈子里。这将更导致“我”这类学生的叛逆,因此我会说“决不!”

学校教育不能平等对待每个人。“差生”要接受“特别教育”。坐在学校人人都能看到的大厅里接受所谓的“特别教育”,无疑是将“我”这类学生的外衣剥掉,让我赤裸裸的站立了大家的面前,接受大家的讥讽和嘲弄,让我更加无法抬起头来,让我更加的自暴自弃。

学校教育是单调的,漠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进行“特殊教育”的碧丝老师就是典型的代表,“她就淡淡一笑,又恢复了那张永远都一个表情的脸。”学校教育就像是这张永远都一个表情的脸,冷漠得让人无法接近。

而波迪小姐就是学校教育的对立面,她承载了孩子对老师的所有期待,拥有一切美好的教育力量。在这本书,这个学校里,她也是一个“特别”的老师。

她有着个性、特别的装扮,她的头发是古铜色的,又像是绿色的。“用一只蜻蜓发夹把头发拢在后面”、“涂着茄子紫口红的女人”“涂了眼影,而且画了很重的眼线,看起来就像一只猫。”“穿着一条黄色的裙子,不过好像是用餐巾纸做的一样,样式也老土得像我姥姥那个年代的。”总之,她的打扮不像是一个老师反而像个问题少女。具有反差感的,甚至让人感觉“怪异”。一登场就无所畏惧的展示了自己的特别,打破甚至颠覆了了所有人(书中的人物,还有书外的你我)对老师的刻板印象。

她的教育方式也是特别的。

她将美丽和光明带到了教室,她带来了一大捧鲜花和美丽的台灯,还告诉学生“制造光明是件很重要的事,如果光明都没有了,我们就只剩下伤心了!”她从教室起就没有看过孩子们,但是学生的目光却被她深深的吸引。

她制定了特别的班级规则,这个规则是民主的也是肯定式的。“有没有不以‘不许’开头的规矩啊?你们就从来没听过以‘一定要’开头的规矩吗?”同时顺势教育孩子要推己及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非常符合道德人格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我能体谅别人。还有最特殊的一点——出示教师的义务,明确告知高年级的学生,作为教师,我应该做什么,该尽什么义务。这一下子让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近了起来,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可以相互监督的。

她对待学生是特别的。她不会看档案袋里关于你之前的记录,也不认可学校所谓的“特殊教育”的设置。她不认为哪个学生是笨学生,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她关爱着每一个人,甚至是魔鬼一般的,已经自暴自弃了的德里。

她的教学方式也是特别的。

用写日记的方式改变着班里的孩子,特别是萨哈拉。在萨哈拉写下“我是作家。”,她会说:“我相信!”当萨哈拉四天没有在日记本上写一个字后,她只用红笔写了:“作家需要写作!”。而不是像其他老师那样,在本子上写:“做作业!”就好像她说的是:“你不写作了?那你就成不了作家了!”同时,她的相信也不只是嘴上一说,她还用行动表示她真的相信萨哈拉会成为一个作家。即使对着“几乎什么都没写”的日记本,她依然对萨哈拉的母亲说“她将是一名作家”!波迪小姐引导萨哈拉调整心态,激发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愿望,教育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就要自己努力!她还真正教授学生如何写作,如何成为一个作家。要积累词句——就像她有时写给我的:如果你听到别人说了一个你觉得很美、很漂亮的词,那就把它记下来,然后这个词就成了你的了!要注重结尾——别匆忙地给一个故事一个无聊的结尾,“我醒来后发现这只是个梦”,这是个非常非常糟糕的把戏!要赋予人物永远的生命——别轻易地把你写的人物杀死,让他们一直一直活下去,就像在真实世界中一样!学会分辨主要人物——知道怎么分辨哪些是主要人物吗?不是你非常喜欢的那个,而是总在变化的那个。

用故事“劝告”孩子。讲伊索寓言、乔治的故事还有讲她自己的故事,用故事传授道理,用自己的经历与孩子产生共鸣,努力感化孩子。例如,萨哈拉在乔治的故事中与波迪老师的心灵产生碰撞,一向不自信的萨哈拉在那一刻并没有多少犹豫,也没有过多的彷徨,就从心中流淌出了想要说的话——“所以,如果这不是一个关于诚实的真实故事,那也是一个关于人们渴望诚实的故事!” 这就成功实现了教育的无痕!

还有一些特别的,到现在仍然具有创造性的方法。比如,烦恼收集器、贴纸奖励……

就像美国雷夫老师所说的,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师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是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波迪小姐决定了她的那间教室的容量,也让我们看到了为人师的高度。仰望高度,才不会迷失方向。

《特别的女生萨哈拉》塑造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也运用了多种不同的人物塑造手法,比如塑造萨哈拉时运用的心理描写,塑造波迪小姐时用的白描手法等等。其中波迪小姐初次登场时的外貌描写是一个典例。可以给出一个具体人物,让学什么进行仿写,学习这种写作手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特别遇上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