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读哈维·艾克写的《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实际上我发现,自己连作者都没有详细介绍一下。
那么哈维·艾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他写的书风靡全球呢?凭什么他能站出来讲理财呢?
哈维·艾克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但由于从小家境贫寒,他十三岁起就不得不为维持生计不停打工。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读了一年大学后,突然萌生了致富创业的梦想。
和很多创业的人一样,哈维也经历了失败和挫折,但终于在创办体育用品公司这件事上,他尝到了甜头。两年的时间里,哈维·艾克迅速成长,在开了十家分店后,他将这个项目卖给了一家五百强企业,换了一大笔钱。
就在所有人以为,他从此以后将会顺风顺水,扶摇直上时,他重新回到了原点。
在大肆挥霍的这两年中,他也做过几次投资,并没有跟想象中那样,从此收获金手指,点石成金,而是不停犯错,终是再次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
这时候,如果是普通人,大概会偃旗息鼓吧,或者不甘心地再尝试几次,彻底放弃“投资”这个项目,甘心做一个平凡的人?
可是哈维没有这样做。
他痛定思痛,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金钱观,分析别人的金钱思维,从而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张“金钱蓝图”,假如不修改这张蓝图,那么就算赚了大钱,这笔钱也不会留在身边太久。
于是,他带着这样的观念,重回“战场”,最终成为了一名超级大富翁。而这本书,也是他在成功后,撰写的,并且一经上市,立刻荣登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排行榜。
我搜索了一下,发现各大电商都把这本书归为“投资理财类”,但实际上,这本书并没有单纯给出投资的技巧。而是在教会读者观察自己的金钱思维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帮助读者打破固有观念,从根本上解决“贫穷”的问题。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财富蓝图相关的内容,第二部分则详细阐述了十七条普通人与有钱人不同的思维模式。
之前的读书笔记中,我也跟大家分享了一些,今天我们再继续分享剩下的内容。
有钱人选择根据结果拿酬劳。穷人选择根据时间拿酬劳。
作者在这一小节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稳定的薪水”这概念往往就会阻碍你赚更多钱。
当然了,“稳定的薪水”本身并没有错。
毕竟我们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我们要为家人负责,所以大多数人习惯了“按月发工资”这种工作模式。因为这样,我们将会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恰恰就是这种安全感,让我们付出了“收获大笔财富”的代价。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不顾一切追求安全感,实际上是对自己不够自信。不相信自己的拥有足够的价值,值得更高的报酬。
比如我之前在一家培训学校工作,从普通文员一直干到了“所谓”的校长。
为什么是“所谓”的呢?
因为我本心是不认可自己的。
当别人喊我“李校长”的时候,我的回答永远都是,“啥呀,就是个干杂活儿的。”
正是这一句话,让我与高薪擦肩而过。
实际上,我做的工作真的不少,但我拿到的报酬却与普通员工相差无几。用那句非常流行的话说,就是“操着卖‘卖baifen’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
付出了收入不成正比。
由于对自己的不自信,我也从来没有提过薪资方面的要求。甚至在去年下半年,前同事介绍我去另外的培训学校做校长,我都一口回绝了。
我是真的没有足够的能力吗?
也许一开始确实是有些手忙脚乱,但后来,工作慢慢上了轨道,我觉得我还可以更好。正因为不自信,阻挡了自己前进的脚步。
越是没有做出什么成绩,越是不敢追求高报酬,越是拿不到高报酬,越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这样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就这样,我在培训学校干了一年多,最终回归了家庭。现在想来,如果当时能够勇敢一点,不是单纯想着用时间换取金钱,而是用实力去赚取财富,大概现在的我在职场也能混得风生水起吧。
“大部分人会害怕以工作成果来支付薪水,通常是出于一种害怕打破现状的心理。”
那么是不是我们一定要去跟老板谈,按照工作成果支付薪水呢?如果老板不同意,就直接炒掉老板,自己创业?
答案是否定的。特别是这两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每个行业都很难。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我们还是要先对家人负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非常重要。
既然生存让我们不得不先选择安稳,是不是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发展副业,让工作之外的时间按照价值收获财富呢?
比如你喜欢写作,是不是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写文章变现?
比如你热爱演讲,是不是可以把自己的经验传授出去?
比如你对育儿有心得,是不是可以给新手妈妈们支招?
只要肯挖掘自己的潜力,一定能够让自己变成一个“根据表现结果”来获得酬劳的人。
可是即便是我们通过努力收获了大量的金钱,也不代表自己能够像哈维·艾克那样成为一名超级大富翁。就像他当初创业成功,又再次破产一样,能不能赚到钱是一回事,能不能守住这些钱,又是另外一回事。
有钱人很会管理他们的钱。穷人很会搞丢他们的钱。
有句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有钱人并不比普通人聪明,但他们管理金钱的习惯和普通人不一样。
比如很多人可能觉得,只有当自己拥有了一大笔钱的时候,才需要管理金钱。毕竟除去房贷车贷,剩下的刚够家庭的日常开支,根本不需要管理,不是吗?
当然不是。
“你必须培养出管理小额金钱的习惯和能力,才有机会得到大钱。记住,我们是习惯的动物,所以,你管理金钱的习惯,比你拥有的钱财数目更重要。”
在书中,作者建议我们开通几个账户,用来分别存放我们的收入以及投资。
但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你可能会质疑,我根本就是个月光族,哪有什么钱可以存呢?
那么我想问你:每天10元钱,你有吗?
如果没有,那5元钱呢?或者1元钱呢?
只要你开始把自己的收入分开存入不同的账户,你的财富管理也就开始了。
作者建议我们最先开通的账户叫做“财务自由账户”。这个账户的用途是投资和创造被动收入。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可以花这里面的钱呢?永远不要动里面的本金,等到你退休了,才可以拿出赚到的钱。这样,就能够保证,自己永远不会落到身无分文的地步了。
另外,我们还需要设立一个“财务自由罐”,每天往里面投入很小的一笔钱,比如5块钱。这个罐子是用来帮助我们养成存钱习惯的,我们要不断强化自己的“注意力”在财务自由这个目标上。
而且这个罐子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就是——挥霍。
我们要每隔一段时间,把存在里面的钱挥霍干净。因为只有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奖励,才能激励我们去追求更大的目标。
除了以上两种账户外,作者还建议我们再开四个账户:
长期储蓄账户:存入收入的10%,用于消费
教育账户:存入收入的10%
需求账户:存入收入的50%
付出账户:存入收入的10%
基于我现在的财务状况和负债情况,我只开通了前两个账户,也就是财务自由账户和财务自由罐。
其中财务自由账户设置为余额bao。这个设置并不是特别合适。毕竟余额bao是连着某宝的,我们存进去的钱,很可能在某次消费时就花掉了。但这个账户设置的意义,又是不允许花费的。
我想的是,这个账户是用来生蛋的。自己暂时没有特别好的渠道获取被动收入,那么就暂时放在有些许收入的余额bao中,让它先自己滚着利息。
我的财务自由罐则选取了一张很久不用的银行卡。
这两个账户,每天我都会向里面分别存入10元和5元。
钱不多,但我知道自己已经走在了通往财务自由的路上。
毕竟我已经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财务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生活中的每一个层面都将会向前跃进!
最后:
关于这本书的第一阶段阅读,暂时告一段落。我也完成了之前自己在会员群立下的,17日前1万字读书笔记的flag。
通过这一遍的阅读,我找出了自己的不足,每读一个段落,都会有一种“这不就是我的真实写照吗”的感觉,扎心又扎肺。
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建议我们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每个月都把这本书从头到尾再读一遍,而我也打算这么做。
毕竟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没有和大家分享的东西,而且我也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我下一次分享的东西,一定会比这一次更好。
如果你也阅读过这本书,有不同的见解,欢迎你随时找我讨论,谁让咱们都有一颗“有钱人的脑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