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读记:跟着梁思成去旅行之妙应寺白塔

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这样描述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塔在北平阜成门内。元之圣寿万安寺也。世祖于至元八年(公元1271 年)毁辽旧塔改建今塔。塔亦瓶形,立于崇峻之双层须弥座上。须弥座平面为折角四方形,殆即清式所谓四出轩者。宝瓶肥短,其下为庞大之覆莲瓣。其上塔脖子平面亦为四出轩。十三天收分紧骤,成为下大上尖之圆锥体。其上施金属宝盖及宝珠。

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至元十六年(1279年)建成。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勘察选址,国师亦怜真与尼波罗国(今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分别负责装藏和建造事宜,并迎释迦佛舍利藏于塔中。

妙应寺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是元大都遗存的重要标志,被认为是北京最古老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后世研究元代佛教及其建筑艺术的重要史迹,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

1961年3月4日,妙应寺白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8年,文物部门维修白塔寺时发现存留在高塔顶部鎏金小境内的大藏经、木雕观世音像、补花袈裟、五佛冠、乾隆帝手书《波罗蜜多心经》、藏文《尊胜咒》、铜三世佛像、赤金舍利长寿佛等佛教文物,其中的赤金舍利长寿佛、五佛冠等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奉敕主持修建者阿尼哥(1244—1306)是尼泊尔人,是尼泊尔的民族英雄。白塔是他最精美的杰作之一,被视为中尼文化交流的代表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建筑史》读记:跟着梁思成去旅行之妙应寺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