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志武的金融通史课》7

福特在1908年推出了T型车,成为了最流行的汽车,而且价格也已经压到了最低850美元,比之前的汽车便宜了一半。这让福特的销量大增,但是850美元,现在看起来不多,但在当时还是要高于一般家庭的年收入,所以老百姓其实还是在靠现金买车。一个财务顾问找到福特,建议自办一家汽车金融公司,帮助大家贷款买车。这样能够极大的扩大销路。年轻人是汽车的主力消费群体,而他们又是最穷的时候,所以做金融的跨期交易,借自己日后的钱,先享受汽车消费,这必然会扩大购买群体。但是固执的亨利福特,却答复,我们的车非现金不卖。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而天主教是非常反对借钱消费的。

与此同时通用汽车的领导也拿到了这个建议,当时他们正在被福特搞得焦头烂额,自己的车比福特贵一倍,不用别的手段一定会被打败,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成立了汽车按揭金融公司,结果是,1921年福特是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占有56%的市场份额,但是5年后,他的龙头地位就让给了通用,而且这其中福特也已经知道错了,在1923年就开始推出了汽车贷款,但就是这晚启动的几年,就再也追不上了。自那以后,福特一直就是美国市场的老二。

有了福特的教训,美国各行各业都学聪明了,大量的家用电器,耐用品消费全都通过信贷销售。这让美国迅速成长为一个消费驱动的国家。美国的消费潜力这么多,金融的全方位深入功不可没。所以中国要刺激消费,我们必须也得大力发展消费金融,但是可惜的是,我们的贷款和居民杠杆全都捆在了房子上面。让其他的消费已经没有余地了。

作者说,创业的时候要尽量的珍惜资本,不要把钱投入到重资产领域,比如很多公司都是买房子买地,这就浪费了太多的钱。作者举例,如家酒店扩张的时候,速度之所以能够很快,就是因为他把钱都用来租房,而不是去买,那会几年时间如家扩充到了500家店面,每个店有200间房,要是都买,那么一个店面就得一个亿,扩充500家店需要500个亿的资本,那是天文数字,而租房就要便宜的多,一个店需要1000万就够了,所以他只用1%的成本,就完成了自己的快速扩张之路。而他只要一开业,酒店就会产生现金流,足以应付以后的房租。这个商业模式就能转起来了。有人说,买房还能升值啊,不但能产生经营收益,资产也在增值,作者说资产有可能涨也有可能跌。即便资产上涨,对于如家的业务扩张也没太大好处。会大大拖慢他发展的步伐。

特别是在创业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轻资产才是上策,能租的都不要买,这样会帮你规避很多风险。反过来说,资本方也不喜欢资产太重的公司,比如会有风投投入到airbnb,投到滴滴上面,但是却不会有资本投入传统酒店,和出租汽车公司。重资产本身就不具备快速扩张的能力。所以发展速度必然受限。现在在美国,即使有自己的商场酒店,这些企业也会把资产打包成REITs基金,对外融资,把自己的建造成本收回来,然后再每年付租金给这个基金。相当于,你自己明明有房,但是也要委托给机构,然后你再从这个机构手里租回来。租自己的房子,从而实现轻资产,提高资产回报率。吸引投资者关注。投资者愿不愿意买,主要是看你的获利能力,而不是你有多少资产。

商业零售的规则就是规模致胜,当年沃尔顿靠着做平价超市沃尔玛,席卷了整个零售行业,沃尔玛所到之处,让传统零售商店寸草不生,而现在亚马逊,天猫,京东,也都在复制当年沃尔玛的规模效应,在线上快速扩张,对于沃尔玛这种商超进行高维打击,你物理店面终归还是有边际成本的,而线上零售真的可以实现长尾效应,所以在电商的冲击下,现在国内大型商超也是越来越艰难。不过Costco,这种会员模式也许还能一战,从上海首家店面的火爆程度来看,这就告诉我们,一旦把物理商店的价格压缩到比电商还低,其实线下还是有机会的。但这可是相当不容易,沃尔玛也号称评价,他的毛利率还有40%,而Costco毛利率却压到了10%以下,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算会员费,他将是肯定亏本的买卖。

所以对于金融投资来讲,重要的是商业模式和逻辑,如果这个跑通了,有正常的资本回报产生,那么钱就会蜂拥而至。市场上最缺的和最不缺的其实都是钱。资本是嗜血的,你让他嗅到血腥的味道,不请自来。

现代公司中,对于员工的福利已经越来越好了,不但提供免费的茶歇,有的还提供免费的一日三餐,甚至健身房,洗衣房,娱乐室,运动场,有的连按摩也免费提供,尤其以那些高科技互联网公司为甚,根据一份调查显示,最受员工喜欢的公司里,最多的是科技公司,其次是金融公司,而没有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的股价表现,也明显更好,可见大家越喜欢的公司,干劲也就越高。这也是一种企业文化。

这一章节最后,作者也说了一下,股价到底跟什么有关?1是增长率,增长越快的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估值溢价也就越高,比如亚马逊常年享受上千倍市盈率就是这个道理。第2个指标是风险,低风险的股票,估值一般也高。大家预期他们会长期存在,比如同仁堂,云南白药这些,增长率不行,但也能常年享受30倍以上的估值。大家认为这些企业都存在了上百年,大概率也就还会再存在这么久。

本书的重点,投资理财中的金融问题,我们平常接触的股票债券,商品,甚至是理财保险,这些东西品种繁多不好比较,但其实要记住两个维度就够了,一个叫风险,一个叫收益。先说收益,收益也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名义收益,一种叫做真实收益,比如一张100元的钞票,他的名义收益是0,第二年他也还是100,但是由于通胀的存在,未来几年的购买力会逐年下降,你要把他存到银行里,名义收益是1.5%,但是实际收益还是负的,因为每年的通胀肯定会大于这个数字。

储蓄的风险是最小的,银行都有保险制度,50万以内的基本都会还本付息。然后是国债,这些都没什么风险,国家可以发行货币,也可以随时发行新国债,所以根本犯不上欠钱不还。金融债也基本问题不大,比如国开债,农发债,这些债券收益率更高,但也基本只有利率市场风险,我们把这些跟利率有关的,都叫做利率债,然后就是跟企业信用有关的,比如企业的公司债,中期票据,这些都叫做信用债。他的利率就跟企业的信誉有关,收益越高,企业不还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风险更高的是股票,股票每天都在波动,但是如果把时间拉长到100年,股票的年化收益却是最高的,据统计,短期国债的年化收益只有3.5%,跟通胀持平。长期国债能到5.7%,大盘股的年化回报是10%,小盘股能到12.2%,但小盘股的波动率也同时高达32%,也就是说你可能会一年赚40%多,也可能一年赔这么多。只是很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高收益的特征。100年的高收益,不代表年年都是高收益,甚至连续10几年都赔钱也是很可能的。

现在中国人家庭资产分配有非常大的问题,基本上全都压在了房产上。比例达到70%以上。而美国人是什么样呢?他们只有平均36%的财产在房子上,22%在工商等有形资产上,42%在金融资产上。英国,德国,日本也都差不多,只有中国人房子的资产比例奇高。那么也就是说,未来一旦楼市发生问题,绝大多数中国人将损失掉大部分财富。

作者也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泡沫总会破的,资产过度集中在房子上,就已经说明了房地产市场已经过于饱和。大家应该格外小心了。相反我们在养老金,保险,和股票资产投资上的比例远远低于世界水平,证明这些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而根据世界普遍的认知是,投资组合中的股性越强,长期的财富回报越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陈志武的金融通史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