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向研读教材的更深更广处漫游――《教师阅读地图》阅读收获

图片发自App

      作为教师,天天游走于课堂,一节课效果好坏,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小小的情绪波动,或窃喜,或失落。决定我们课堂质量高低的,有多种因素,但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老师对文本解读的深浅。

      魏智渊的《教师阅读地图》中讲到“教育专业知识结构”之一本体性知识,即所教学科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知识。对语文教育而言,包括汉语知识、文本解读、学科实践及理论、文学作品等。还提到: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往往与知识结构的缺陷有关。

      作者虚拟《游园不值》一课的教学,强调三方面的知识最为重要:1.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或者说语文素养,即对文本的理解、解读能力。2.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即对学科的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特殊性的理解。3.基本的教育学及规律的理解。解读这首诗涉及的相关知识,至少包括汉语汉字知识、诗歌史知识以及诗歌积累,并结合具体内容讲述了解读过程。

      这里强调没有全方位的研读,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更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知识储备和研读教材能力何等重要。

      余映潮老师十分重视教材研读。他在《语文教师的重要理念与技能》的报告中指出“教材研读”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试金石”“研读课文提取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之前,一定要多角度研读教材。没有一定质量的研读,就很难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

图片发自App

      想想自己的课堂出现问题,反思时,考虑到研读教材不到位这一关键问题了吗?更多时候,把责任归咎于学生。其实,是一种不敢面对的“恐惧”,是在逃避。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读书,积累知识,丰富学识,提升素养。如果能对教学资源进行梳理,提取,结合学情设计教学,可能就会顺利达到目的地。正如书中所说“一个文本解读很成功,同时教学内容很合宜的教师,也可能在课堂上遭遇意想不到的问题。课堂永远是一种冒险,因为你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带着不同的知识背景,甚至不同的情绪来到你的课堂上,你并不完全明白将会发生什么,这需要你临场的应变,而你如何应变,有涉及你对学生的理解,对教育的理解,对师生关系的理解等等。”

      课堂是一个包含着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甚至生物学的复杂的场,可以说是一个布满暗礁的海洋,教师必须是有经验的“船长”,才能去绕开暗礁,顺利地到达目的地。而这,就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只有长期孜孜不倦地阅读,备课才能逐渐缩短,教学才能够更加游刃有余,不至于总是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始终为备课问题所困扰”。

      备课,向研读教材的更深更广处漫游!

你可能感兴趣的:(备课,向研读教材的更深更广处漫游――《教师阅读地图》阅读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