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卡片盒:兴趣领域深耕的原则和关键

你有没有深爱过某个领域?开个玩笑,譬如某个女(男)孩?我知道你可能对情爱特别上心。但是有可能其他人,喜欢商务、创作,或者研究。不论你的兴趣在哪,你坚持10年和20年达到的程度是有区别的。

决定这个结果的,是你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经营。如果你采用的方式,正是你承诺保持热爱的苦难来源,那么结果必然是停滞不前毫无进展。而如果在方式上稍加留意,不仅可以避免很严重的后果,还能够走向成功。

这么说是基于一个假设。这个假设是指,即使是在爱情上遭遇挫折,你也会通过阅读(思考及观察)对问题加深了解,藉由改变观念来改变现状。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对自己是有要求的。谈到阅读,它几乎可以解决身边的大多数问题,但是怎么读关系到效率的高低。

举例来说,如果你是做财务的,有了一些基础知识后,先实践后总结。工作中遇到问题回过头来通过阅读提升业务能力;随着工作越来越熟练,经由阅读了解公司的整个流程,对于业务会有很大帮助。10年20年后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财务总监,你的经验和阅历让你能应对各种情况和环境,早已阅读培训方面内容做的准备,使你精准地指导下属的工作。

这是比较理想的样子,是好的学习方法所致。相反,如果方法不当,无法取得长足的进步,便只能停留在普通职员阶段,地位和经验都得不到提升。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谈《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以下简称《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原因。善于读书者有一种非常高效的笔记方法,利用写下来这个输出过程,让你在任何方面的思考都更具体、清晰,从而积累真知灼见。

这种笔记就是卡片盒笔记,因为将特定格式的笔记写在标有序号的卡片上,且各笔记不断双向关联整理后放入卡片盒而得名。

写在卡片上的笔记分为两类,一类是归入文献管理系统的文献素材类的笔记,正面写上简要的值得记录的用自己的话表达的文献说明,反面写此文献的出处;另一类是放入卡片盒的永久笔记,上面详细记载着反复经过关联思考的值得永久留存的想法。

基于卡片盒笔记,《卡片笔记写作法》发明了一套全流程写作方法。将卡片盒笔记嵌入写作流程,利用其想法的集群作用不断生成想法,进而自然生发出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以此主题进行写作,这就是全书介绍的写作法。不得不说,这样的写作法对于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有极大的帮助。

全书从三个层次逐步细致地阐明有效写作的底层逻辑,绪论部分对比传统写作,说明关于有效写作你要知道的、要做的、应具备的能力和注意的问题;第二部分讲四项基本原则决定了写作有效;第三部分介绍成功写作的全流程和背后的逻辑。

作者认为,遵循几个基本原则,并了解写作背后的逻辑,任何人都可能在任何领域走向成功。因此围绕本书介绍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展开以下论述:

1、最好的方式
不可否认,有的人天生就掌握了某种方法,因此他们能写下鸿篇巨制或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20世纪德国重要的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一没背景二没文凭,在跻身学术界之前是一名公务员,当时连做社会学教授助手的资格都不具备。但仅仅在卡片盒的帮助下,不到一年便完成了博士论文和定职论文,此后不久终身担任社会学教授职位。
30年间,他出版的58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其中许多都成为各领域的经典,作者说道。如此高频率、高质量的写作实在令人叹服。你难以想象,甚至在他死后整理出来的遗著都有六七本,涉及宗教、教育和政治等范畴。
卡片笔记盒便是这位教授的思想利器。此方法既可以满足高端的学术写作需求,也可以应用于日常写作和记录,是一种亟待普及的一般写作法。
写作最好的方法模拟学习中知识自然积累、反复证实的过程,是一种从下往上发展主题的方法。
传统的写作方法通常是确定一个主题,根据主题找来相关文献和资料,开始阅读做笔记,然后安排论点论据进行写作。
这种方法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事先预设的立场会导致确认偏差。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已经定下一个论点(主题),我们有时候会枉顾实际相反的论据,选择倾向于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来论述。
作者认为,化繁为简的最好方法是保持简单,并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要让写作变得简单,就要让笔记变得像初稿那样思路清晰、前后逻辑连贯,有充足的参考资料和文献记载资料支持相关论点。即笔记本质上要成为一个不断跟进和容纳新增加信息的系统,而且要将想法(论点)笔记和文献(论据)笔记分开。
开放式写作通过换一种方法可根本改变写作难的问题,可以结合作者所说的两个经过验证的方法加以实现。一种是卢曼卡片盒技术,另一种是依赖标准化的总体工作(写作)流程。

2、基本的原则
作者提到的几个原则是把握建立在笔记卡片盒基础上以洞见为导向写作的关键。
•写作是唯一重要的事。从开始记卡片盒笔记开始,就要树立输出的概念,一切以写作为结果。包括写长篇论文以及写卡片盒笔记,想要写下来,必然要将得到的信息或文献资料与过往的知识联系起来,而且仔细思考。这不仅将改变你阅读的方式,让你的注意力集中于写作相关的方面,也让你更容易记住要点。
•简化想法往往有强大的效果。作者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把卡片盒比喻为集装箱。集装箱是国际货运中常用的用来整装装船的工具。简单来说就是把要运输的货物装满一个一个的集装箱,方便港口装卸,由船舶运输到要去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卡片盒是意义和关系的集合体,也是想法的生成器。
•非从零写作。知识迭代升级应该从已有的观念出发,在进一步的探究中转化,而不是凭空出现;写作是一个循环过程,而非线性过程。这两点意在强调,笔记和素材是累积起来的,并不是每次都从头开始。
•推动写作的不是毅志力,而是兴趣本身。试想一下,你在感兴趣的领域,以自己能理解的方式,构建了一个知识体系,基于过去的研究成果,你想对这个体系的某些部分做新的研究,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当大脑知道该部分的前因后果(或前提和结果),也就是具有一种整体观的时候,工作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3、关键性逻辑
处理写作问题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是写作流程。在作者介绍的写作流程里,每一步都可标准化执行,这样在写作时,大脑只要专心于想法的洞见,而不会因为同时进行多项任务而降低效率。
每一次转移注意力都要消耗转移的能力,同时因为不同的任务需要的关注点不同也会导致不必要的消耗。在创作初期,就不要太在意句子的措辞;初稿写成后修改时就要进行客观评判和审视,不能流于主观感受。
我们感受一下作者表述的写作流程,可以知道它是符合文档系统背后的逻辑的。
首先明确区分独立且相关的任务。只有对流程的各部分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明确哪个阶段以什么工作为主,以避免给大脑带来额外的负担。
其次进入阅读理解阶段。在这一阶段,要保持开放心态,要培养一种关键能力就是抓住要点的能力。
第三记卡片盒笔记。及时收集记录有价值的想法和文献资料,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准备。
第四发展想法,尽快整理笔记,发展那些可以永久影响人们的观点和想法,将它放入卡片盒中,不断推演、关联、链接,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将补充的思考也写入卡片放入盒内,并作相关索引,在需要的时候方便引用。
接下来第五步,在兴趣的引导下完成写作并修订。
最后让这一切的结束作为新的起点,养成如此写作的习惯。

综上所述,《卡片笔记写作法》是一套完整的方法论,不论是用于学术研究,还是用于日常生活,它都能帮助我们记住应该记住的,并积累起大量的思想宝库,生成各种有见地的想法,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更自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卡片盒:兴趣领域深耕的原则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