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课程中,北师大实小二年级的同学们在一个个问题情境下去创造性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问题的本质,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同伴之间的互帮互助把猜测、想法变成现实。通过实践验证,不断迭代,用乐高®️WeDo 2.0设计了一个“智能”电风扇!——课程记录并非教案,若想了解乐高®️ WeDo 2.0编程课内容,欢迎期待筹划中的TULLL暑期营*!”
“天气越来越热了,我们来做个小风扇吧?”
这可难不倒北师大实小二年级的同学们,一分钟时间,一个可爱的小风扇模型就搭好了。
匀速吹风的电扇
“好,我们现在来设计程序,让风扇转起来吧!”
通过程序,同学们的风扇都匀速转起来。
“老师,那怎么让它停下来呢?”
“我知道了!我来告诉你!”热心的同学开始相互帮忙。
“谁能告诉我,绿色的模块是做什么的呢?”
“老师,好像跟马达相关。”在尝试运行了几次之后,有的同学得出了结论。
“对,控制马达/电机,还有灯,代表输出。”
“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个风扇最快的速度是多少?”
“9?9999?10?“孩子们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一边动手尝试起来。
“噢,原来速度值超过10的时候就都一样了啊!好凉快!”
“嗯,很不错啊,那你们知道最慢的速度值是多少吗?”
“1?”孩子们又赶紧试起来。“不对老师,不是1,是0!”——自己发现答案的过程真的很令人兴奋啊。
吹自然风的电扇
“真好啊,我学会做电风扇了,回去可以在家里搭一个,让它天天对着我吹风~”
“我妈妈说总吹电扇,对小孩子身体不好!”
“为什么总吹电扇不好呢?”
“我妈妈说吹多了会感冒!”
“老师,我妈妈说是因为风扇的风不像自然的风,会一直吹!”
“那我们一起把电风扇改善一下吧,怎么样能让它变得像自然风,风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呢?”
同学们都进入了大脑飞速运转的状态。
“老师,可以用上节课学的骰子(模块)!”哈哈,同学们脑袋里小灯泡亮啦!
“对,随机!快动手试试吧!”
“这样就是一个模拟自然风的电扇了,那我们能不能让它用别的方式停止呢?比如咱们喊停它就停呢?”
“不可能!”同学们纷纷摇头,觉得张老师在开玩笑。
“是不是开玩笑,我们一会儿试试就知道啦。”张老师给同学们引入了又一个新模块——黄色的沙漏。
孩子们开始对着风扇喊转!停!
“老师:我有个问题,当你喊错了,让它停的时候喊成转,风扇会停吗?”
“呃...”小朋友们脑袋里的想法可真多啊!“你们想知道答案,就要自己亲自试试啊。”张老师继续鼓励大家。
教室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转!”和“停!”的口令。好像不管怎样,风扇听到声音就会转啊?
张老师开始公布答案:“它只是在等待一个足够大的声音,就会转。所以说,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当xxx这个条件被满足,那么就执行后面的事情。我来解释一下...”
小朋友们又有新的知识可以学习啦!
手势控制风扇
“看起来我们做了一个声控的电扇,虽然它听不懂。那我们可不可以做一个更牛的,挥挥手就可以控制它?”
“需要我们用到什么?”
“感应器?传感器”
“什么传感器?”张老师进一步引导。
“运动传感器!”
安上传感器之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冲着风扇挥手,但是风扇没有反应,为什么呢?
“孩子们你们太着急啦,咱们还没有编程序呢!”
我们要用橙色的这个模块,你用手点一下,看是不是变了?
“谁能告诉我,这个模块应该放到哪?”
“放到重复执行下面?”同学的声音透露着不确定,自己举手回答之后赶紧试起来。
“老师!如果等待的是挥一挥手就让电机转起来,那么传感器这个模块应该放在等待模块下面。”
“嗯,想一想,试一试看可不可以?让风扇感应成功的同学举手示意一下?很好!”
不一会儿时间,同学们都举起手啦!
总结
“同学们收获很丰富啊!我们的电扇马上就可以派上用场了。今天,我们先做了个匀速转动的风扇,然后用到上节课学到的随机和循环,做了个自然风的风扇,再做了个声控的风扇,跟张老师办公室的声控音响似的……”
“老师老师,我们家也有声控音响...”♂️
哎呀孩子们,咱们可不能再聊了,下课啦!
关于
清华大学终身学习实验室×北师大实小计算思维课程
基于国家素质教育要求和北师大实验小学(实小)素质教育实践要求,清华大学终身学习实验室为孩子们提供一套适合中国学生特点、富有创新精神、具备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将计算思维课程,为提升素质教育、创造力培养、科学实践等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清华大学终身学习实验室是清华大学与乐高基金会联合共建的校级研究机构,通过科研和教育实践探索帮助青少年儿童建立持久的学习热情(玩中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P³BL)、学习跨学科的内容(STEAM),培养富有创造力的终身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