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黄晓明,我输了一张电影票

昨天我怀着无比坚定的想法去和同事打赌,但我输了。里面有好多东西值得回味。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昨天给同事们安利【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简单的描述了一些精彩之处。同事叫我不要再说了。但是,我意犹未尽,还在滔滔不绝的讲。同事说以后你要看什么电影,我提前都给你据透了。我笑着说,我想看邓超的【影】,史泰龙和黄晓明的【金蝉脱壳2】。

同事说我现在给你据透。我说你剧透啊,这两部电影都还没有上映。同事说,我有【金蝉脱壳2】的资源。我不信。他说赌什么?我说随便。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呢?因为我看到信息【金蝉脱壳2 】要6月29日才上映。如果电影院上映之后的电影,但并没有在网上放出来,你有资源我信,但是电影院都还没有上映的电影,你有资源,我不信。对于这个想法,我很坚定。

最后,我们赌了一张电影票钱,40块人民币。结果,我输了。

现在想想我为什么输?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既不知道同事,也不知道自己。我以为知道自己,盲目的坚信自己的想法,要命的是这个想法并不是事实。如果我在打赌之前,去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在微博上搜一下,就能知道现在资源就已经流出来了。

要分清想法和事实,另外,不能太盲目。

其实,从另外一些地方,我也能察觉一些“端倪”的。同事平时特别节约,谈到关于钱的事情都会特别谨慎。比如,我推荐一个好的课程给他,也就几十块。他自己也很喜欢,但是他不会去买,他自己去网上找免费的资源;几乎没有什么电影是他没看过的,但他几乎没去电影院看过电影,都是电影在电影院上映之后去网上找的资源;他现在住的地方,月租金450块。你能想象吗?在上海竟然能租到这么便宜的房子。他租的是农家,里面只有一张床。我说上海的夏天这么热,没有空调能受得了吗?他说没事。

这样一个人愿意花40块人民币和我赌,这已经很反常了,我应该有所察觉的,但是我没有。太盲目自信了,重点是,我的想法并不是事实,而只是自己的想法。以后做事一定要区分清楚自己的想法和事实,去寻找事实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经济学上说做任何一件事都有成本,都有代价。做错了事,代价会特别大。但是这次,看起来我输给同事一张电影票,其实我赢了。我只用了一张电影票就发现了我这个毛病,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一直无意识的带着这个毛病去做决定,那损失肯定比一张电影票大得多。

发现了毛病并不代表就改掉了,但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以后就会小心很多。就好像发现了前面有一颗“地雷”,能不能挖掉“地雷”是另一回事,起码我会绕道而走。

你可能感兴趣的:(因为黄晓明,我输了一张电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