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吾幼”书信陪跑接力计划——我们共同的育儿行动

樵夫,本计划发起人

嗨,朋友,展信快乐!

我是樵夫,山东济南人,两个孩子的父亲,教育工作者。

接下来,给你讲一个令我热血沸腾,或许,也能令你热血沸腾的育儿计划——“幼吾幼”书信陪跑接力计划。

一句话介绍这个计划:每个月,我给你家孩子写两封信;同时,你也给我家孩子写两封信。(那种贴着邮票的纸质书信)

用这种方式,让我们的孩子看到家外的世界,让我们的孩子遇见有趣的灵魂,也让我们发现并弥补自己在家庭教育上的盲区。

实不相瞒,这个计划从构想到落地,仅有五天时间,促成该计划落地的,也仅有三个人:两位爸爸(不包括我),还有一名在校大学生。

以下,是五天内发生的事。

2021年12月25号早上,我打开信箱,收取笔友们的来信,其中有一封,竟然是寄给我女儿的。

意外之信

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明信片,读完上面的文字后,我才恍然大悟。

这是一位跟我素未谋面的朋友从广州寄来的,他是一名网约车司机,每到一个地方,就在当地给女儿寄一张明信片,用这种特有的方式,带女儿观世界。

在网络上,这位爸爸看到了我给女儿写的信,问我可不可以给他的女儿也写一封?

当然可以!我的荣幸!

结果,我的信还未寄出,人家寄给我女儿的明信片就先到了——他可从未透露过要给我女儿寄明信片!

雷厉风行的退伍军人

除了惊喜,还是惊喜!

惊喜的,不只是我,还有我女儿。

“爸爸,那位叔叔为什么要给我寄信?”“他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他长什么样?”“你认识他吗?”“什么是明信片?”“我可以给他回信吗?”……

女儿把自己的疑惑,问了个遍。

我很清楚,女儿疑惑的背后,其实是抑制不住的另外一种形式的惊喜。

换做是你,突然收到一封陌生人的来信,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我给女儿写了160多封信,都没见她这么兴奋过,陌生叔叔的一封来信,就让她足足兴奋了一整天。

距离产生美,何况,这种美,来的又是那么地突然。

“爸爸,李叔叔还会给我寄信吗?”女儿用期待的语气问我。

“我也不知道。要不,你写封信,自己问问李叔叔吧。”

两个爸爸和两个孩子之间互相寄信的故事,由此拉开了序幕。

父女俩共同书写的明信片

借图言志,是孩子的天性

巧了,三天后,我致电另一个孩子的爸爸(同样未曾谋面),本打算要一篇孩子的作文,没想到,对方竟是某学校的家委会主任,此时的他,正在思考如何将书信跟家校共育相结合。

43分钟的通话,各种观点的碰撞,让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两位爸爸的初次交流

有些事情,注定要你来做,老天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你派天使。

当天晚上,我打开信箱,又发现一封陌生人的来信,对方是一名大学生。

爱写信的大学生

信中,有这么几句话:“因为书信,我认真了下来,对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认真开始完成,也是因为认识了许多仍旧热爱书信的伙伴,我才认识到一直玩电子产品是多么无聊的一件事情……现在,每一周最令我开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周一和周五去收发室‘开盲盒’,开出一份温暖和意想不到的惊喜。”

收信=开盲盒,这比喻真赞!

读完信,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一个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愿用传统的书信跟人交流?

两个答案:第一,她有向人倾诉的需求,但这个人,并非她身边所认识的人;第二,书信带来的那种盼望、等待、惊喜和回味,令她身心愉悦。

比起小学生和中学生,大学生可谓“幸福至极”:没有了父母的日日管教和耳提面命,本该自由无比,可自由的,却只是身体,不少大学生的心灵,匮乏地很。就像这个大学生在信中说的那样,沉迷于电子产品的大学生,又何止她一个?

难道,这种心灵上的匮乏,是在读大学之后才产生的吗?

我没调查和研究过,无法作答。

但我可以肯定地说,一个打小就心灵富足的孩子,当他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后,会把这种心灵富足传递给更多的人,同时,也会吸引来更多的心灵富足。

什么是心灵富足?

一个字:爱。

人活着,就是持续向外界散发爱的过程,为了让自己散发的爱源源不断,也要持续从外界吸收爱。

爱跟货币一样,可以存储,但它最大的价值,在于流通。

让父母的爱在孩子们之间流通,就是我那个大胆的想法,同时,也是“幼吾幼”书信陪跑接力计划的核心。

“幼吾幼”,出自《孟子》中的那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希望,父母对孩子的爱,能够穿透自家那扇防盗门,惠及更多孩子。

书信陪跑,是指我们用写信的方式来传递这种爱,以此,陪伴孩子成长。

接力的意思是,给你家孩子的第一封信,我来写;第二封,张叔叔来写;第三封,李阿姨来写……

信的内容,写什么?

不做要求。你可以写生活见闻,也可以讲日常故事;你可以聊热点事件,也可以谈历史变迁;你可以带孩子上九天揽月,也可以领孩子下五洋捉鳖……但有一点,必须遵守——不能误导孩子,不许给孩子传递负能量!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梳理了一下自己通讯录里已为人父母的朋友,这才热血沸腾。

因为,我发现,自己的这些朋友,分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每一位朋友,都是一本书;每一位朋友,都有许多故事;每一位朋友,也都是孩子的爸爸或妈妈。

把写有自己故事的这本“书”,“借阅”给更多的孩子,还有比这更美妙的事情吗?

几点说明:

1.我们只招募有爱心、自律性强的父母。你可以没有文采,也可以没有特长,但你绝对不能没有大爱之心。我们希望,你对别人家孩子的爱,不低于对自己家孩子的爱。同时,你得保证每个月拿出写两封信的时间来,对,就是每个月两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者,勿扰。

2.只要你家有孩子,无论年龄大小,均可加入。因为,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需要爱,都需要看到更宽广的世界。不认字,父母念给孩子听;不会写,孩子口述,父母代笔。

3.这项计划,我们只在熟人间展开。“熟人”的意思是,未必认识,未必见过面,但知道彼此是我们要找的人。我们要对所有的孩子负责,我们希望,给孩子写信的每一位父母,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像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中说的:“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

4.为有针对性地给每个孩子回信,也为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每个月相对固定的时间收到信,特给每个孩子建立个人档案,并设立书信调度中心,由我来负责。详细方案,群内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标志着,孩子的教育将正式回归家庭,孩子的父母,也将正式回归养育。

你知道孩子们对学校以外的“老师”持什么态度吗?

如果你体验过学校开展的“家长课堂”,就能从孩子们那一双双发光的眼睛中得出答案。

“幼吾幼”书信陪跑接力计划,就是家庭中的“家长课堂”,它让更多的家长,走进你的家庭;它让更多的故事,撞击你孩子的心灵。

一个孩子,如果只接触自己的父母,他获取的,也只能是自己父母身上的能量。

好比读书,如果你只读一个作家的作品,三观很容易出现偏颇。读一些不同风格的作者的书或不同领域的书,就可以同时形成多种不同的观点,如此,便能保持思想的平衡。

让不同的家长给你家孩子写信,就是在让孩子看到不同的世界,就是在让孩子领略不同的思想。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愿意给别人家的孩子写信;作为一名父亲,我也渴望有人能给我家孩子写信。

河南财大那位学生在信中的一句话,给“幼吾幼”书信陪跑接力计划又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她说:“每周最令我开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去收发室‘开盲盒’,开出一份温暖和意想不到的惊喜。”

“幼吾幼”书信陪跑接力计划,不正是我们携手送给孩子们的“书信盲盒”吗?在孩子们拆信前,他们怎知是谁寄来的?又怎知信中写的什么?这不就是“拆盲盒”吗?

如果你想加入,可又不确定孩子们是否喜欢你写的信,那我告诉你,三年前,我也没给孩子写过信,不也一样走过来了吗?

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对这句话,我坚信不疑,你也应该坚信不疑!

况且,有我这个先行几步之人给你探路,帮你清障,你的那些“不确定”,该统统扔掉了。

最后,再重复一下这个令我热血沸腾的“幼吾幼”书信陪跑接力计划:一年内,连同我在内的24位不同的家长分别给你家孩子写一封信,你也需要给24个不同的孩子分别写一封信。

如果你收到了孩子们的回信,我希望,你能再次提笔,送孩子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目前,加入该计划的,有老师、记者、医生、护士、作家、校长、律师、退役军人、图书馆馆长、职业运动员、阅读推广人、正面管教讲师、日本友人。

还有英语老师!今后,可以跟孩子们用英文通信。对孩子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练习英文的好机会~

集众人之智,育众人之子。

如果你看懂了我们这群人在做的这件事,如果你和孩子愿意参与,我们随时欢迎!

让我们一起携手,给孩子们制造一个个爱意浓浓的“书信盲盒”!

想了解或想加入的朋友,私信“656”,我邀你进群。

你若对我尚不了解,点击这里查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幼吾幼”书信陪跑接力计划——我们共同的育儿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