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这个信息高度发达,人们通过手机随手搜索便有铺天盖地的信息资源的情况下,考验着人们对信息的处理与筛选能力,这其中就包括必须具备批判性的思维。
曾经我就因为朋友圈或者某公众号的一些文章,读完随手转发,结果随后就收到微信后台的警告,说我参与了传播谣言。而这些文章都是看似很专业的科普文章,如“食盐加某某化钾”吃了对身体有危害等等。而如果你具有批判性思维,很多谣言其实是一眼能看出来的。
试想一下,某一天你在路上看到所有人都慌慌张张地跑向一个方向,你会出于本能地跟着他们一起行动,还是首先了解客观的事实情况,搜集信息,作出评估,再做出自己的明智选择,是否要跟着大众走?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会跟着人群慌慌张张地跑,但最后发现前面也许是悬崖!
那么,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
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爱德华.格拉泽在1941年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它具有三个功能特性:
1、具有深思的方法对成人的经验范围内发生的难题和问题进行思考的态度。
2、逻辑调查和推理的能力。
3、运用这些方法的某种技能。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质疑,推测,验证,反思,评价。它要求个体能持续不断的去检验相关的知识,证据和信息,并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它是每个人一辈子都需要提高和训练的主要能力之一。而我们从小包括现在所接受的教育都是让孩子像海绵一样去吸收,却鲜少有注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它更注重培养的是聚敛性思维用在考试技巧上,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填补这个缺失,我们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极有可能被僵化。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呢?
首先,父母要多问启发式的问题。这个也是需要父母刻意练习并不断学习的能力。因为它不是随便问问题,而是要有目的,有思考的提问孩子。比如:
1、为什么搭积木要把这个放上面呢?为什么不是把小的放下面?
2、为什么你觉得电梯会升降呢?
3、你是怎么找到它的?
大一些的孩子也可以经常讨论诸如:
1、你是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
2、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
3、你觉得要怎样来解决目前这个困难?
4、那些不支持你的人有什么样的观点?
5、你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等等问题。
父母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清楚地避免偏见,保持开放的心态,帮助孩子理清思绪,看问题更透彻。同时,父母要引导和训练孩子少问非黑即白的问题,渐渐问出有质量和有深度的问题。父母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没有问题是愚蠢到不能问的。当孩子不断的涌现“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父母不能直接不耐烦地回答孩子:“就是这样,没有为什么!”而是首先要肯定孩子:“嗯,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如此,才能让孩子养成勤于发问的好习惯,孩子也才会越来越自信,在未来的生活才能问出更多好问题。
除外,在孩子较小的时候,多跟孩子玩比较两个图片,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的游戏,或阅读这方面的绘本。
我经常会跟儿子玩的一个游戏是——猜猜我在想什么:我们轮流来描述家里的一个物品,然后说出物品的形状,位置,颜色等特征,然后猜出来。这个游戏在车上在排队或无聊的时候,都可以玩起来。
而上学后的孩子,可以玩一些能刺激批判性思维提高的游戏,比如打牌或下棋、数独、迷宫或者是做数学难题、猜谜语等,都能锻炼到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再大一点到三四年级以上的孩子,要教会孩子使用一些管理的工具,如列清单、用表格、画图形和图表等,其实这些技能学校的数学课上就有训练。关键是我们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把他们用到具体的生活当中。将一些复杂的事情分化成小单元可消化的任务块,寻找和建立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另外,也可与孩子一起讨论报纸和网络上的文章,问问孩子的意见以及他行成这种看法的原因。问问孩子别人持何种意见,为什么会得出那样的结论。
作为父母,我们在了解到孩子在学校能学到什么,不能学到什么,再有针对性地去帮孩子补缺拾漏,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弥补,才能让孩子具备更全面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