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后才发现,职场中最大的敌人,竟是这三个……

在微博上,有这么一个“负能量”段子:

就算你这些年一事无成,你也肯定已经是:拖延大师、妥协天才、咸鱼精英、对付专家、“无所谓”终身成就奖、“再说吧”专属代言人、减肥失败大中华区形象大使、“常年缺钱”非遗传统技艺指定继承人。

虽然是段子,但是却让人不无担忧。如果你因为各种原因,坐实了这些“荣誉称号”,该是多么可悲的事。

对照一下,作为职场人士的你,是否有这种状况?

1、没有自信心,不敢承担重担?

2、缺乏毅力,容易放弃?

3、不停地犯拖延症,工作低效?

这些状况的出现,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反而被情绪掌控了人生。长此以往,将使我们无法拥有优秀的表现,甚至失去工作,被时代抛弃。

那么,怎么拥有“自信”?怎么拥有毅力?怎么克服拖延症?

由台海出版社出版的《情绪自由》一书给出了答案。


这本书是由国内知名读心师、催眠师、潜意识沟通师卢文建,以及直升机目视机长、民航局授权飞行教员,《一站到底》站神彭振恒所著,主体内容为职场心理,却非单纯的心理学研究。它包括了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语言分析、行为指导、关系指引等丰富的内容。

与一般的心理学书籍相比,这本书聚焦于职场心理,虽然融入了许多理论,但淡化了心理学,强化了实用性,风格轻松幽默,让人能愉悦地看完全书。

读完这本书,人们将掌握“向上生长”的职场心理秘笈,减少负面情绪的干扰,成为一个个更好的“我”。

而学习完关于情绪管理的内容,我们将可以用具体的方法去建立自信、培养毅力、摆脱拖延。

01 缺乏自信怎么办?

几乎所有成功人士都会告诉你,自信心很重要。

如果没有自信心,就难以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并且坚持下来,成就良好的局面。

特别是对于职场新人而言,技能、人脉都并不强大,那么自信就是一个“稀有元素”了。

什么是自信呢?

简单来说:自信心,就是你觉得——接下来的事儿,我不会弄错。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信心其实是一种“自我评估良好”的心理状态,说得学术一点,就是一种自我效能认可,是一个人对自身成功处理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情绪自由》P49

这个解释,是不是很明了?

当你认为在某件事上自己是对的,或者认为自己能做某件事,就可以称为自信了。

对照一下,你在“自信心”上,以前的表现如何?你在什么事情上没有信心?是真的没不自信,还是为了偷懒而给自己贴上不自信的标签?

我记得进入职场后,领导让我统筹一个跨部门的项目,我从来没做过,一点自信也没有,后来也做砸了。

根据作者的说法,自信心的产生,基于几大因素。

一是情况相似的既有成功经验。

我有一个设计陶瓷公仔的朋友,以前是做平面设计的,这两者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因为两者都是设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她进入这个新公司时是有底气的,具备了自信。

二是丰富的信息。

未知会导致恐惧,对眼前的事没有掌握充分的信息时,就会本能地畏惧和逃脱。

当有了丰富的信息,自信心就会随之增加。

比如我要去某个地方旅行,如果对这个地方一无所知,我就没有独自独行的信心。但是当我搜集到足够多的资料,就变得信心满满了。

三是充足的针对性准备。

简单地说,也就是训练有素,长期的、有目的的系统化训练,不只是提升技能和熟练度,也在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比如说演讲,经过了训练,上台就会更有信心。

四是强烈的动机。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做买卖”,如果诱惑足够大,我们就会更加自信。

这个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五是良好的时机和外部条件。

生物钟和外部环境,都在给自信心做加减法。

那么,怎么拥有自信心呢?

1、运用相似性

如果我们对眼前的任务没有信心,可以先做一些类似的小事进行铺垫,渐进过度,构建相似性。比如说我们对跟客户讲方案有点害怕,可以先跟同事讲方案。

2、多搜集信息

信息掌握得越多,恐惧就越少,自信就越强。

3、找到好处

为了提升动机,提升自信,我们需要去多找一些好处。比如说你害怕蹦极,你可以想想完成后朋友对你的钦佩。

4、团结“队友”

你的“队友”越多,自信就会越强,他们不仅能提升你的信心,还能为你解决困难创造更好的客观条件。而结仇则是我们要避免的,它会让人的状态变差,打击自信。

想想,你打算在什么事情上树立自信心?怎么根据这四个方法去做呢?

02 坚持还是放弃?

说完了自信,我们来说说毅力,其实这两者,也是有关联的。

很多人努力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放弃,难以做到持续的努力。这样,就会离“精英”越来越远。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做了大半个月的项目,因为被客户说了几句,你就不想再推进了,不得不草草收场?

立下要做小组第一的志向,结果才为之“奋斗”了几天,就觉得太累,放弃了这个目标?

又或者想要打造一个更瘦的自己,但是只有愿望而没有行动,最终变成了一个笑话?

这些,都是缺乏毅力的体现。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缺乏毅力,是损害职场竞争力的首要内部要素,很显然,毅力这件事,还是属于心理学范畴。《情绪自由》P71

什么是毅力呢?

根据百度百科,毅力也叫意志力,是人们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的一种意志品质;毅力,是人的一种“心理忍耐力”,是一个人完成学习、工作、事业的“持久力”。当它与人的期望、目标结合起来后,它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毅力是一个人敢不敢自信、会不会专注、是不是果断、能不能自制和可不可忍受挫折的结晶。

这么看来,毅力不仅是“坚决到底”那么简单,它还包括了坚持不懈、勇敢、(抗打击)恢复力、雄心壮志、成就感需求、责任心等方面,都是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问题。

那怎么培养毅力呢?

1、拥有明确的目的

你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否则你就是一边迷茫,一边痛苦,不知道坚持是为了什么。

2、要有强烈的动机

为什么很多人瘦身失败?动机不够强。

我曾听说过一个人,为了见自己心爱的男神,半年内减重四十斤,这就是拥有强烈的动机。

在职场中,你完成这件事情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3、足够的自信

如果你相信自己能行,那么你的潜意识也会不断地来说服你。

关于自信,在前文有提到过。

4、设定明确计划

计划就是把一个很大的挑战,切割成一个个在你能力范围内的小块。制定出一个清晰、可行的计划。

5、找一个良好的环境

可以布置一新的办公室,也可以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斗兽场”。

甚至,你也可以自己创建一个更有利于坚持的环境,比如在电脑前贴上一些鼓励的话。

学习了如何培养毅力,建议你针对当前的一个想突破却无法坚持下去的点,去一步步培养自己的毅力。

03 拖延症要立刻治!

除了缺乏信心、没有毅力,拖延也是我们的一个职场大敌。

想想这样的场景:

你要写一个报告,结果你先去喝了一杯茶,“启动”一下自己的活力,然后慢慢打开电脑,搜索这个报告的相关资料,又去找了与报告关系并不大的论文资料,你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怕自己做得不好,迟迟无法动手写报告。

这样的故事,是否经常发生?是不是越想越焦虑?

很多焦虑,是由拖延症导致的。拖延症导致焦虑,焦虑又导致拖延,似乎成了一个“死循环”。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是什么导致了拖延症呢?

第一,要做的事太多。

第二,时间节点不明确、选择太多。

第三,轻重缓急管理失能。

第四,社交的入侵。

——节选自《情绪自由》 P74-75

那怎么防止拖延症呢?

1、减少不必要的“仪式”,直接进行核心工作

你有没有试过在正式工作前,给自己加个仪式?例如,报告前打算先玩一局游戏放松下,背单词前打算先上网上买个单词本……其实这些与任务的关系都不大。

本质上,你对于这些任务是抗拒的,所以才会拖延开始的时间。你需要运用理智,摆脱所谓的“仪式”,直接着手去做事情。

2、化整为零,切割为可执行的任务

面对一个“大任务”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丧失信心,因为“对手”过于强大了,以至于短期内难以完成。

于是就只能放在那,但是越放,难度就越大,最终就变成无限期拖延,直到放弃。

所以,你要把事情切割,直到看起来不觉得难,这样才会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困难。

怎么样吃下一大块牛扒?先把它切块吧!

3、离“床”远一点

当我们躺在床上时,肢体位置的改变会直接调整我们的激素水平,体内的斗志会懈怠,能力也会被限制住。因此,不要在床上干活,也不要在床上睡太久。否则拖延就会成为定局。

建立自信、培养毅力、摆脱拖延,这是我们在职场心理上需要做的三个重点功课,也是让我们的职场走得更顺、更有成就的方法。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钻研职场心理的基本原因,不是为了工于心计,而是为了向上生长。

但愿,通过职场心理的锻造,对情绪的正确管理,我们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创造更值得期待的明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30岁后才发现,职场中最大的敌人,竟是这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