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1

当孩子的行为出现问题时,我们是用奖惩的方式对其行为进行指引和纠正呢,

还是去探索行为背后的动机,对动机进行同情、安慰,引领其用正确的方法,展现并实现他的动机。

在心理学上,前者是行为主义心理流派的治疗方法,后者是人本主义流派的治疗方法。

前者有点“头疼医头,腿疼医腿”的意思,效果有时候是立竿见影的,但当环境发生改变、时间开始延展,孩子有可能还会出现其他行为上的问题。

后者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一旦找到孩子行为的根源,并对其进行正向疏导和管教,孩子会由内自外开始转变,最终不仅行为会改善,思想也会发生改变,从而身心一致,豁然通达。

这样一比较,我们就会很快做出选择。

就比如说孩子爱拖延,行为疗法会采用物质的奖励和剥夺、体罚、语言暴力、其他诱惑等方式,让孩子因为避免受罚或则想要得到好处,而加快速度。

这样做,好的情况是,除了得到了奖励和避免了惩罚,他还发现了快速度给他带来其他好处,于是他可以彻底改掉拖延的习惯。

否则,你诱惑他改变的物质奖励必须要不断升级,以满足他不断升级的欲望;

也有可能你的惩罚让他不堪重负,最终造成了他对你的仇恨心理,或者对自己产生自我厌弃等向内攻击的心理。

那如果是人本主义流派的治疗方法呢?

聆听、共情、找动机、商议方法。

就比如说拖延,你要观察和聆听在孩子身上发生过什么,他用拖延的方式是想达到自己什么目的:

是想引起你的愤怒(注意),还是他曾遇到过挫折在自我逃避,还是他真的遇到了困难停滞不前了……

每个看似错误的行为背后,也许都有一个美好的动机。

我想引起你的注意,但是无论我怎么努力你都看不到,于是我就用破坏自己来激怒你,你生气了,也就注意到我了。

当我们充分理解了他的行为和他行为后的动机,他就被我们看见,也被我们接纳了,

然后你就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一起努力,彼此帮助。

带着权威感的父母做到这些很难,但父母爱孩子的天性也会帮我们一次比一次做得要好,

以合作的姿态,彼此滋养,这也是养育孩子的最美姿态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