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读书 |读经典:谨防“前见”遮蔽了“全息”

读经典:谨防“前见”遮蔽了“全息”

文 | 康磊

今晚参加了冯美娣老师主讲的新网师《给教师的建议》第二次线上课程。


《给教师的建议》

今天主讲苏霍姆林斯基的“两套大纲”的问题。

本以为“两套大纲”的理念并不难理解。
尤其是对于这两套大纲关系的解读。
我在之前作业中写道:

“两套大纲是焦点与背景的关系,是枝干与根系的关系,是主角与环境的关系,是核心与支撑的关系。”

但当冯老师提出来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以“枝干与根系”的关系来应答。
但冯老师用了更准确、更形象的比喻说道:

是树木和森林的关系、是水滴与大海的关系、冰山一角与冰山的关系。

这使我瞬间明白,我之前的理解有偏差。

我的比喻注意到了源和流的关系,并没有注意两套大纲围绕共同的知识点的同属关系。

一时间,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的理解都是建立在自己之前原有的认识之上,并没有将苏氏的理论消化透,深入细致去思考。

想起干国祥老师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代序)中,开宗明义就提出我们要警惕阅读教育经典中可能会出现的,只读出自己,没深入吸收的问题。

我们总是在那些大教育家的著作中,发现我们思想中原来就有一种倾向,并通过这种阅读强化了我们自己这种思想的倾向性。简言之,我们总是能够,甚至往往只能够读到我们能够读到的。这就是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没有对话,仁者将难以见到智,智者将难以见到仁。人的“前有”和“前见”,既帮助我们发现一些东西,也在无形中过滤了另外一些东西。有时候,可能过滤掉的那些东西,恰恰是对原作者来说,是更为根本的。(虽然我们获得的那些确实曾启发了我们,让我们受益无穷。)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代序)干国祥)

这不禁让我汗颜,自以为知,其实,并不真知呀!
在说到“课程”时,冯老师发了一段话——

我写过一段文字:改变课堂的卓越教师,他们将课程理解为“学习的轨迹”,“创造课程”就是要“创造学习的经验”。他们力图建立一门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课程。卓越的教师则将课程教学视为一种严肃的智力行动,甚或是一门学问。他们在课程开始就开始多方面了解学生,从学生的不同“气息”开始,“老师熟悉学生的过程持续不断地贯穿整个学期,他们特别强调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果,学生如何发生变化或原地踏步,以及学生对课程的反应。”他们的课程“像一次旅行、一个寓言、一场游戏、一个博物馆、一部罗曼史、一首协奏曲、一场亚里士多德式的悲剧、一条障碍赛跑道”,是“一场精神探险”。在这样的动态课程中,人际关系息息相通,教师能够感觉到学生的气息,能够发展与学生的交往,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这把我之前的理解再次重塑。

我所理解的“课程”无非是教学的延伸,是专为学生丰富知识、提升技能的课外活动之类的教学实践。

但在冯老师的这段话中,对“课程”的认识,非常深刻。

她把课程当作一种“严肃的智力行动,甚或是一门学问。”强调了师生在课程中的反应,更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反思近几日的啃读,原以为自己的理解还算到位,但现在看来,还是只读出了已知,没有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几乎在原地打转。

再次告诫自己:清空自己,消除固有“前见”,尽力用全新的认知来充实自己的教育理念。

因为我知道——

任何一个伟大的心灵,他的思想总是带有全息性质的。即他的视野会几乎触及到人类灵魂的所有角落,他几乎思考过所有人类智力领域的重大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代序)干国祥)

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样的教育经典,得谨防“前见”遮蔽了“全息”,不然,啃读不过是“舔舐”,无法吸收到真正的营养!
自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康老师读书 |读经典:谨防“前见”遮蔽了“全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