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记忆中的的老宅,是黛色的瓦屋面,有些棱角已经磨平了。虽然上海有诸多古老的建筑,许多已经随着岁月而消逝,但我记忆中的老宅越发清晰。
我出生的时候,住在上海长乐路57号,沿着上海淮海中路526弄一直往东走,就可以看到一栋老式的洋房。
洋房共三层,一共住着三户人家。我的祖父住在一楼,大姑住在二楼,我们一家就住在三楼。听父亲说起,洋房是70年代初,我的祖父用金条换来的。
三户人家虽然住在一起,但是饮食起居都得分开的,从我记事开始,只知道祖父经常深更半夜才回家,引起了大姑的不满,于是祖父和大姑经常吵架。
那年,祖父觉得和女儿住在一起,很不自由,决定回苏州汤家巷的老宅居住。大姑拍手叫好。
汤家巷的老宅,是典型的四合院。当年祖父经营着轮船公司,就买下了这个四合院。四合院里住的几户人家都是祖父的员工,他们每年交房费给祖父。
而其中有两户是常年空着的,方便祖父回苏州时居住。
父亲从华东化工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西工作,常年不在上海。1973年初,父亲和母亲结婚后,就在上海长乐路的洋房住了一段时间。
父亲又再次回到江西工作,母亲一人上海苏州来回居住。
1977年6月,我出生后,母亲、我、父亲就一家三口居住在老洋房的三楼。因为母亲常年在苏州,那时父亲已经开始打报告调动工作,父亲希望能调回上海。
祖父特别看重所谓的“传宗接代”问题,私下里祖父给父亲提过希望抱孙子,来继承上海的房子。
而我出生后,祖父很不满意,祖父希望母亲生二胎。那时已经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了,但是母亲不接受生二胎。
父亲的工作调动不是特别顺利,而我的出生没给祖父带来希望,祖父也不喜欢我,所以每次父亲从江西回来,我一直会听到祖父和我父亲提及,要分家。
父亲5岁时,祖母就去世了。祖父一直想续弦,大姑坚决不同意。因为祖父在上海除了目前住的这套洋房,在浦东还有两套住宅。
祖父身高183,又长得帅,又经营着轮船公司,追求者举不胜举。
祖父当时提出,把老洋房卖了,三个孩子平分,那时小姑还在新疆工作。虽然父亲是独子,但是父亲性格温和,不随祖父。
由于家庭矛盾引出来一系列问题,父亲当时决定放弃上海的房产,随即父亲的工作也调回了苏州。
1982年,我们一家三口就由上海来到苏州。那时住在母亲单位分配的四合院里。虽然条件不如上海的老洋房,但是安逸、舒服,也远离了纷争和吵闹。
祖父和大姑的矛盾激化,祖父也回到了苏州,搬回来了汤家巷的老宅。
大姑一家四口人在上海,大姑有两个男孩子,姑父是无锡人,家境贫寒,因此大姑为了长远考虑,做了手脚,在祖父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这套老式洋房卖了,为了这事祖父与大姑断绝来往。
祖父在苏州生活了一段时间,60岁结婚。父亲十分理解祖父,觉得祖父老来应该有个伴。
祖父结婚后,汤家巷的老宅里多了祖母,那时祖父的身体大不如从前,需要祖母照顾陪伴他。父亲也经常带我去看望祖父。而我每次看到祖父,都躲得远远地,因为祖父不喜欢我。
在上海老洋房居住的这段历史,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齐帆齐年度写作营第176篇,字数1189,累计275495
本人发布的都是原创,请尊重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