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猫效应-你是踢猫的还是被踢的

好久没跟大家说晚安了,小伙伴们有没有想念晚安和旖心呢?

这两天小编们在策划一个新的专栏,计划推送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各种心理学效应。

通过一个个简单明了的小故事,来更好的觉察自我,更客观、独立地做出各种判断。

今天第一个小知识就是与情绪有关的“踢猫”效应。

故事一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领导的批评,下班回到家看到孩子没有写作业,而是在沙发上蹦蹦跳跳,就把孩子臭骂一顿。

孩子觉得委屈,想躲进房间却被小猫挡住去路,于是狠狠踹了一脚小猫。

小猫受到惊吓,蹿到大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故事二

一位客人指着面前的杯子,对服务员说:“牛奶是坏的,把我的红茶都糟蹋了!”

服务员给这位客人换了一杯牛奶,并建议客人如果下次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

客人喝完茶红着脸走出咖啡厅。

这时,旁边的顾客笑着问:“明明是他的错,为什么不直接说呢?”

服务员也笑着说:“正因为他此时心情不好,如果再跟他理论肯定会引起争吵,这样做不仅双方不高兴,也会影响店里其他顾客的情绪。而当我婉转的告诉他,就避免了一场争吵,所有人的心情便不会受到影响了。”

这便是心理学中著名的“踢猫“效应中两个截然相反的例子。

人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影响,尤其是被批评、被攻击后。

每个人都是“踢猫“链条中的一环,

如果大家都想把怨气转移到下一个人,那么火球会越滚越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前因后果,也许就能避免将某种坏情绪传播下去。

当父母能理解孩子的哭闹是为了让爸妈能多陪陪自己,是不是就不会总觉得孩子在无理取闹;

当丈夫能够理解妻子偶尔的作是为了获取更多关注,是不是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引起的吵吵闹闹;

当一个人能换位思考别人的情绪,仔细想想一件事的前因后果,也许就能避免很多事情的发生。

坏情绪会传染,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如果我们将不满发泄在周围人的身上,那么坏情绪最终会被“小猫“承受,最无辜的也是我们自己;

好情绪也会传染,用婉转的方法对待粗鲁的人,所以用不着大声。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压人;理直的人,用和气来交朋友!”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仅能有效减少自己的负面情绪,也能避免伤及无辜。

所以,千万不能无意中加入“踢猫”的队伍中,不要被别人“踢”,也不要取“踢”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踢猫效应-你是踢猫的还是被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