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66】儿时的玩伴(八)骆驼窝子

海淀的故事【66】儿时的玩伴(八)骆驼窝子

小留流第139篇

    四个小娃站在“清华园车站”前,望着一堆堆乌黑乌黑的煤炭山,也只是看看,不敢上去玩的,不然就不是四个土豆了,而是四个煤球了。这儿早已不是客运站了,到处是成堆的木材和大堆大堆的煤炭,彻底变成了一个货运站。京张铁路建成前,北京城和海淀镇所用的煤炭都是用骆驼运进来的但不是大同的煤而是门头沟的煤【如图】。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曾大规模维修北京城楼,阜成门是明、清两代自京西门头沟运煤的重要通道,故有“煤门”之称。据说阜成门瓮城的门洞内刻有一束梅花,就是因为“梅”、“煤”同音。老北京还有“阜成梅花报暖春”的俗话儿。现如今在阜成门桥东北角处,有一尊石刻,记述了阜成门的历史,还有一组骆驼拉煤的铜雕【如图】,讲述着阜成门的往事。

      海淀不仅有皇家和王公大臣的园子,还有许多配套设施、服务机构,买卖铺子等,比如“军机处”,“老虎洞”买卖街、还有后来的“西大街”买卖街。卖瓜果梨桃的“果子市儿”,交易牲畜的“驴市口儿”。前文我们说到东西走向的“辛庄大胡同”【如图,红圈处】,地处海淀镇东北,西部紧邻“下洼子胡同”和“老虎洞”,南部为“前辛庄胡同”和“善缘桥胡同”,东部就是我们刚走过的“冰窖”。

       海淀镇有三处叫“辛庄胡同”的地方,它们都在海淀镇的东部,最北的是“辛庄大胡同”,南面一点是“前辛庄胡同”,再南是挨着海淀南大街的“永辛庄胡同”。从辛庄、前辛庄、永辛庄胡同看,均地处海淀镇极东端,地势较低,每年雨季,从镇西流来的雨水,大部分灌入“辛庄大胡同”,流至“辛庄小庙”【电子一条街】还有从善缘桥来的水,然后转向北,流向“北京大学”东墙外大沟中。再北流入成府村西大沟中。

      “辛庄大胡同”这条胡同最有名的是大部分住户都是经营煤炭生意的,铺面房居多。每家都栓养骆驼几把,故镇上都称这条胡同叫“骆驼窝子”,后来前辛庄胡同和善缘桥胡同也相继开办煤铺,生意有大有小,都是自产自销。运煤的工具就是骆驼,根据自己家的资金大小,栓的骆驼也有多有少,这儿又分穷三家和富三家。骆驼一栓就是一把,大把的是七头或更多,小把的两头或三头。骆驼祥子,那年洋车丢了,扭脸顺来了一小把,三头骆驼。以骆驼祥子卖骆驼的价格要九头骆驼才能买一辆洋车。

        海淀镇的煤炭也来自京西门头沟,各家煤铺的伙计,拉着骆驼去门头沟驼煤,没把子力气和脚程还真干不了这活,每两天打个来回儿。从海淀镇到门头沟窑口,大约要走八十多里,一个月下来在路上要走半个月,算来要走一千多里地。从海淀出发,都是下午三点迎着西斜的太阳,离开海淀前往门头沟,一般都是夜里三点左右到窑口。把煤装好,当时走不了,一定要等到天亮,窑上拉鼻儿开工了,才能过磅、收银子开票,然后拉着骆驼往回走。到海淀时天已过午,回到柜上,卸煤称重,交账后才能吃饭休息,第二天继续拉着骆驼进山驼煤,所以辛庄大胡同以骆驼窝子最出名。


你可能感兴趣的:(海淀的故事【66】儿时的玩伴(八)骆驼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