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P理性决策-L9学习总结

我们每天都会面临很多选择,今天穿什么?手机看什么?中午吃什么?大部分事情我们都非常快速且准确的决定,因为每天都在重复,信息非常透明,结果可以预测,自己的标准也很明确,所以用潜意识或感性去选择就能完全胜任。

但是,总会有一些事情是我们很少遇到,但随便一个选择,都对结果有重大影响的:先工作还是读研?该不该跳槽?要不要和他在一起?等等……有人会陷入纠结错过机会,有人会因冲动选择而后悔,也有人做了完美计划却赶不上变化,种种问题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世界本来就是复杂多变的,人的价值观也在变化,理想与现实,永远存在差距。就像《阿甘正传》里说的,“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竟然是这样,那我们就只能放弃吗?大可不必。想要理性的做好每一次决策,我们依然有办法尽力的去提高准确性、可靠性,减少自己之后的后悔程度或损失。

因此我们要先了解,影响我们决策准确性,主要有什么因素:

1、 情绪。在重大问题前,一个人在生气、悲伤等强烈情绪的状态下,做出的决策往往是不准确的,事后通常会非常后悔。人的情感面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面就像一个骑象人,只有在互相不冲突时,才能轻松指挥大象。

2、潜意识。很多时候我们的思考是无意识的,感觉已经是在大脑里过了一遍了,但其实是无目的,无规则,无记录,是受到本能的驱使,通常还伴有自我防卫的机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把潜意识的东西意识化,将思考的过程明确下来。

3、信息盲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真假难辨的信息太多,有效的信息太少,其中还要克服我们自己对信息的偏见:证实偏向——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自己假设的信息,厌恶那些否定自己假设的信息。

要解决以上三个问题,有一个比较通用的模型:理性决策模型,适合进退两难的时候使用。主要步骤如下:

1、界定问题所在:通过自我提问,记录信念、现状,分析冲突的背后原因。

2、确定决策标准:从背后原因中,继续分析、提问,提炼出主观的关键因素指标,并对这些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3、开发备选方案:制定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对应关键因素指标的重要程度,设定打分规则

4、评估备选方案:对不同的方案,依照关键因素指标的重要指数、评估分数进行打分

5、选择最佳方案:选择出分数最高的方案

选择最佳方案

不过,根据理性决策模型做出了准确的决策,我们就能正确行动了吗,努力必定有收获?不能,世界的未知性远比我们想的复杂,但面对未知的概率,我们依然有办法——贝叶斯定理。贝叶斯定理,计算随机事件A和B的条件概率,即计算事件B发生的情况下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

公式简化后,就是后验概率=先验概率X调整因子。

先验概率就是在信息不完全情况下的主观估计;调整因子就是调查过程中,收集的有效信息;后验概率就是比较接近真实的概率,是决策的主要依据。

贝叶斯思维

思维所强调的,是先行动起来,不断低成本试错,摸着石头过河。

在行动中,我们需要处理和收集各种信息,但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分辨?解决办法是:可信度加权。

要清楚每个人在思维和观点方面的优势与劣势,识别那些能多次成功解决相关问题的人,以及能有逻辑地解析结论背后因果关系的人,给与这些少数人更大的权重。但是最重要是还是:自己一个人做决策。

为自己的决策负责

以上,就是面对复杂情景下的三个理性决策办法,尽管不能保证做出来的选择就是必定正确,但至少也能让自己不会在事后,后悔当初没有好好思考和选择。

毕竟,人生没有对错,生活也没有模板,我们想通过理性决策解决的问题,或许不是如何成为别人眼中【应该】的,而是如何做到自己心中【想要】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IDP理性决策-L9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