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沟通有问题?《态度》给你答案,看看大神吴军如何与孩子沟通

本篇导航

1:本书由来

2:用信件和孩子沟通的好处是什么?

3:和孩子沟通有困难?给你三个锦囊。

4:为你挑选三封信件:

(1)孩子老打游戏怎么办?

(2)如何培养孩子科学思维?什么是伪科学?

(3)如何培养孩子专业的做事习惯?



01 本书由来

本书的作者吴军,著有《数学之美》、《浪潮之巅》、《文明之光》、《大学之路》,本本好评如潮。

在直播的时候,吴军说:“《态度》是我出过最轻松的一本书。”

吴军平日里用信件的形式与两个女儿沟通,沟通信件如果打印出来,估计能堆满一整个房间,所有信件全是父亲对两位女儿生活难题的具体建议。

得到CEO脱不花听说后,建议吴军把这些信件整理成书,以此来帮助大家更顺利的和儿女沟通。

于是,吴军的老婆负责第一轮筛选,主要把一些涉及家庭隐私的内容去掉,得到编辑团队负责第二轮筛选,主要把具备共性的信件选出来,然后装订成册。

出书过程很简单,但这份简单源自过去的复杂。我们大家平日里和孩子沟通,随意一句唠叨也就过去了,吴军却要坐在电脑桌前,认真的给孩子写信。想起一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02 用信件和孩子沟通的好处是什么?

可是,为什么吴军要搞这么复杂?直接和孩子说不就完了?为什么还要写个信呢?

吴军说,用邮件和孩子沟通主要有3个好处:

第1:效率高,由于是信件,就免去了双方逞一时口舌之快而钻牛角尖的时间。其实,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沟通里大部分都是无效的情绪争论。

第2:信件是经深思熟虑的,不会一时不爽说气话。就算你再生气,写着写着也就慢慢消气了,最后删的比写的还多,所以写信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消气的过程。

第3:(我觉得也是最重要的)孩子感觉很自由,没人强迫他必须看,喜欢看就看,不喜欢看就不看。



03 和孩子沟通有困难?给你三个锦囊

别以为换成信件沟通,你和孩子的沟通就会向好,你还需要摆正自己的态度。

对于摆正态度,吴军给了3个锦囊:

第1:态度上应该把孩子当成是上天的礼物

孩子不是来给你传宗接代的,他也不是你的延续,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也有自己的脾气、兴趣和喜好,你要把他当作上天赐给你的礼物。

第2:不要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强加给孩子

“我的梦想是当个医生,所以我就让孩子去学医,我是为了孩子好。”以上想法千万不要有,孩子有自己的理想。

《园丁与木匠》里有一个好观点,不要做木匠,木匠的目的是打造出完美的产品,木匠会把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当成产品去设计;你要做的是一个园丁,园丁目的是为孩子提供一个肥沃的土壤、一个优质的生长环境,仅此而已。

第3:给孩子建议前先做到足够了解孩子

不要给孩子大而远的道理,道理是没办法帮孩子行动的。给孩子建议之前,一定要想想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这个建议,他是否能带着这个建议轻易行动起来,我们的目的是帮孩子解决问题,不是在孩子面前显摆自己。



04 三封信件

现在,我们家长的沟通方式有了,态度也摆正了,就到了阅读吴军和他家孩子的具体沟通信件了。

全书一共收录了40封信件,全部是吴军给孩子解决难题的具体建议。

在信件中,我看不到任何抱怨、指责;相反全都是站在孩子的视角,帮助孩子耐心解决正面临的难题。

我觉得这是和人沟通最重要的法宝,千万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省去说教,去给具体建议,去协助他们解决难题。

辩论高手黄执中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你的问题,是别人的解决方案”。

什么意思呢?

比如你看到孩子在打游戏,这就是你眼中的问题,而打游戏恰好是孩子的解决方案,解决自己空虚寂寞厌世的解决方案。

这时候单纯的禁止孩子玩游戏就是一个简单而无效的办法,没准还会起反作用。

你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多陪孩子去解决他空虚寂寞的问题,比如一起进行户外活动,多做一些家庭互动等。

时间有限,所以我只挑3封来和你说道说道。



第1封:小女儿问爸爸为什么限制她的电游娱乐时间,而不限制她的户外娱乐时间。

你看,小孩子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说明很在位置,很有思考能力呢?

解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看看人的脑神经原理,当我们大脑分泌多巴胺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幸福快乐,大脑分泌多巴胺越频繁,我们感受到的快乐也就越多。

大脑如何分泌多巴胺呢?这和头脑中的奖励预期有关,当我们得到的奖励大于预期的时候,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

比如,当你预期自己会考40分的时候,实际考了60分,你的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你就会快乐;相反,当你预期自己考90分的时候,实际考了80分,虽然你比上一种情况高了20分,但是你的大脑就不会分泌多巴胺,你就无法感受到快乐。

电子游戏就利用了大脑的多巴胺原理,把奖励设定的非常频繁,孩子可以用很少的付出,就得到远远超出自己预期的奖励。在电子游戏里,孩子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就频繁体验到多巴胺带来的快感。

而现实世界是什么样的?生活是缓慢的,遵循的道理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这就导致孩子很难体验到游戏世界里频繁分泌多巴胺的乐趣。

一边是很难体验到多巴胺的现实世界,一边是几分钟内体验几次多巴胺的游戏世界,孩子会选哪边?

游戏成瘾的孩子很难在社会上脚踏实地,因为他们习惯了游戏世界,他们再也不能承受现实世界的规则:付出很多努力,却换来一点多巴胺。

每当他们在现实面临挫折的时候,本该迎难而上,他们却快速逃离现实,回到唯我独尊的游戏世界。

游戏世界不断从现实世界争抢他们的时间,慢慢的,他们会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游戏世界里,他们陷入了无法自拔的上瘾模式。

上瘾可以到什么程度?我们来看一个经典实验:

科学家在小白鼠脑子特定区域放了一个电子传导片,然后把传导片开关放在了小白鼠旁边,只要小白鼠一踩到开关,传导片就会刺激小白鼠的大脑去分泌多巴胺。

你猜怎么着?

小白鼠最初踩到开关,吓了一跳,不过没一会奇迹就发生了,小白鼠开始频繁踩开关,不断重复,不吃不喝,乐此不疲,一直到累死,才停下来。

人打游戏上瘾,实际上和小白鼠踩开关没有区别,总有一天,人会把自己永久性的困在游戏世界里。

而户外互动娱乐就不一样了,户外活动根治于现实世界,遵循现实世界的规则,孩子总是缓慢的去做事,付出很多,才能换来一点多巴胺。

渐渐的,孩子就养成了脚踏实地的习惯,开始享受一点点进步的乐趣,孩子开始缓慢成长。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正在游戏上瘾,最好的方式就是多抽空陪陪孩子(不是拿着手机坐在一起的那种),要和孩子共同做一些他认为有趣的户外活动,帮孩子真切的解决掉寂寞空虚的问题。

千万别像看着小白鼠一样,看着孩子渐渐的死在笼中。


第2封:什么是科学思维,什么是可证伪性?

这封信讲科学思维,让我受益匪浅,我已经把它工工整整的放在了我的思维工具箱里,准备随用随去,等运用熟练了直接传授给我的小安宁。

科学思维不重视结果,科学思维重视过程。

因为时代在发展,没有亘古不变的结果,结果会不断被推翻,推翻的越快代表我们发展的也就越快。

如何才能快速迭代快速推翻前人的结果呢?就是掌握一套科学的思维方法,有了这套方法,我们的孩子就可以不断推陈出新,让各种创新涌现了。

笛卡尔早期把科学思维总结成了4个步骤,人们按照他总结的科学思维做事情,科学成果便开始大量涌现。

笛卡尔科学思维4步骤如下:

第1:提出质疑。永远不要接受那些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哪怕他是权威。

第2:小心求证。得出结论之前要充分做好研究、分析,避免草率得出结论。

第3:把复杂问题拆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小问题,然后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逐个击破。

第4:做结论时一定能把个体性上升到普遍性,意思就是大家都能接受。

想一想,是不是权威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呢?在传达的时候,你还会理直气壮的说,是谁谁谁说的,绝对可信。

如果你在孩子口中也听到了这句话,那你更要注意了,你首要给自己安装上科学思维,然后再去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权威,我们绝不盲从。

著名基金公司的老大达里奥,出过一本畅销书《原则》,他在书中提到,有一次去医院看病被告知得了癌症,还是晚期,需要马上手术,否则小命不保。

这要是换成一般人,不缺钱的话也就马上做了。而达里奥这位大神怎么做的呢?跟没事人一样出了医院,不慌不忙的又换了两家医院检查。

结果3家医院检查下来,竟然得出了3个结论:

一家要马上手术;

一家要活检检查;

一家说再观察观察,也许几天自己就好了。

这该如何是好?该听谁的?

达里奥谁也没听,他建了个群,把这三家医院的主治医生都拉了进来,然后把三个结论发在群里,三个医生见状,谁也不想示弱,开始了唇枪舌战。

然而,医生总归是医生,受过高等教育的,没多久,他们就达成了共识,先观察两周。

两周过后,达里奥乐呵呵的坐在了他的办公室里。

任何概念,哪怕是所有人都遵从的真理,它就真的对吗?真的适合我们的孩子吗?多思考思考,验证以后再拿来给孩子,不是更好?

别一不小心让孩子活成了更好的别人,要想办法让孩子活出自己。

知道了科学思维,那什么是证伪呢?

科学思维除了能证实以外,还能证伪,也就是说,你要能有方法证明他是错的。

证明它是错的?

你可能有些迷糊,不急,要想具体知道什么是可证伪的,我们可以先看看什么东西不能证伪,把不能证伪的东西扔掉,剩下的就可以证伪了,可以证伪的,才是科学的东西。

以下3类东西不可证伪:

第1: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是否存在的东西不可证伪,比如上帝;

第2:包含所有可能性的无法证伪,比如明天有可能下雨,也有可能不下雨;

第3:定义无法证伪,比如1+1=2。

去掉以上3类,其他都是可以证伪的,如果一个东西可以证实又可以证伪,我们就说他具备科学思维。

写到这里我不免有些羞愧,想到自己过去经常和别人保证自己的一些观点绝对正确,还义正言辞的说这些观点就像公式一样,不可动摇。

其实呢?多可笑,绝对正确的真理,不是科学思维。还好我家小安宁长大之前我看了这本书,否则他也会和我一样。



第3封:用专业的习惯去做事情

篇幅有点长了,能读到这里的都是好孩子,那就再多看一封吧(其实还想分享更多封),吴军想通过这封信告诉他的孩子,要用专业的习惯去做事情。

信件里说好医生和坏医生在技术上差别不大,唯一的差别就是好医生更加稳定。

稳定如何来呢?

好医生为什么稳定?因为他们有规则,他们做一切事情都按照规章制度,他们不会因为病人生的小病就大意疏忽。

我一个朋友,前段时间去美国的医院看病,他只是颈椎不舒服,结果发现就这么个小问题,医生还要拿着电子屏幕对照执行,以确保自己按照顺序完成了每项流程。

美国医生难道这么笨?颈椎病都记不住流程吗?不是的,他们是怕疏忽大意,数据显示,越小的病症越容易出现失误。

这个电子屏幕上的流程就是一套规则,无论是谁拿着这个规则都可以轻易执行,执行出了问题还可以轻易退回到这套规则的每一个条目,然后清楚地找到错误原因,达到快速迭代的目的。

反思下,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有没有美国医生的这个电子屏幕呢?

我没有,还记得刚才用科学思维救了自己的那位大神,达里奥吗?

他有,他把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所有原则都总结出来,写进了电脑编程里,把自己的原则放在亿万个模拟场景中测试,无效的淘汰,然后把有效的原则放进真实世界去检测。难怪,达里奥掌管的桥水基金会有如此稳定的业绩表现。

再想想巴菲特,每一年比他收益率高的人多了去了,去年你邻居就可能超过了他,但巴菲特能保持一辈子投资年均收益18%,这种稳定性全世界无人能及,巴菲特肯定也有一套自己专业的做事习惯吧。

花点时间琢磨琢磨自己的原则,时刻用原则做事,总结迭代原则,你就具备了专业做事的习惯。

等你做什么事情都有板有眼的时候,你的孩子也会不由自主的被你影响。所以,先别急着教育孩子,先调整自己,把自己做好。

永远记住一句:你的孩子不会听你说了什么,他只会看你做了什么。

好了,今天我们一起读了《态度》,从中我们学习了用信件的方式和孩子沟通,沟通时要遵守孩子是礼物,我们是园丁,充分了解孩子的3个规则。

我还从40封信件中挑选了3封为你解读,希望通过这3封信件,我们能分别了解孩子为什么打游戏;如何给孩子建立科学思维;如何帮孩子培养专业的做事习惯。

如果你对其他信件感兴趣,期待你去读读吴军的《态度》。如果你喜欢哪些书,欢迎随时推荐给我。


《人生果实》:当我们老了,如何过更幸福?

《血疫》:经历了冠状病毒,看看90%致死率的丝状病毒


微信公众号搜索:周子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孩子沟通有问题?《态度》给你答案,看看大神吴军如何与孩子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