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云笔记产品体验报告

上一篇新拟态设计讲述了这个风格的特点以及优劣势,本期分享一款国内当前应用了新拟态风格的移动端应用——有道云笔记,作为国内用户量最大的云笔记产品,其此次的大胆尝试为国内新拟态风格制造了一个开端。

原文:有道云笔记产品体验报告

1.体验环境

体验设备iPhone 6S 暗色模式

系统版本iOS 14.4.2

体验产品有道云笔记APP

产品版本7.2.0

体验时间2021.08.12

体验者微信公众号:产品秘阁

2.产品概况

2.1产品简介

产品名称:有道云笔记

LOGO:

Slogan:记录,成为更好的自己

简介:有道云笔记是网易旗下专注提高效率的笔记软件,支持多端同步,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对线上资料进行编辑、分享以及协同。

2.2产品动态

以上动态仅选取了有道云笔记有代表性功能的其中几个,今年1月上线新功能至今,一直都在不断优化各项功能细节以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从也对新手更加友好(登录流程的优化、新人引导、账号解锁引导等等),可以看出该产品逐日增加的用户量。

3.产品背景

3.1 市场环境

随着云计算的普及,我们日常的工作场景也逐渐与“云”紧密结合起来。组织社交关系在移动时代中带来新的机遇,其中包括面向社交关系的分享和协作功能。

工具类App有个显著的特点是“用完即走”,看似依耐性不高,实际上当用户有需求时,会更主动的去使用工具类App。相比游戏的成瘾机制,工具类App用户有更强的动机以及更明确的目标。

有道云笔记做为可协作的效率应用,支持协同编辑、支持多平台、增量式同步(即仅同步每次修改的内容,实现即时同步)等功能。有道云笔记 将用户的高频需求功能与用户激励的签到方式相结合,则是“通过每日签到以及激励任务,鼓励用户获取更多存储空间”作为变现方式之一。

3.2 用户画像

有道云笔记 用户中的男女比例相近,20-40岁的用户占70%,为核心用户群,即有道云笔记较全面地覆盖了用户需求;

有道云笔记主要用户为一线城市的80、90后用户群体,这类群体有着知识管理、信息记录的习惯,并且追求学习/工作的效率。

| 图片源自易观千帆 有道云笔记2019年6月数据

从下面的 App下载量对比趋势图 可以看出笔记类App有明显的季度性,例如 毕业季中的学生对论文、事项记录等需求;职场人员工作记录等。

| 图片源自七麦数据

用户画像1——80后职场人员

习惯使用云笔记梳理工作内容、记录待办事项,一般会通过有道云笔记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

用户画像2——80后新媒体工作者

平日由于工作需要会阅读大量文章/书籍,内容记录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使用效率工具软件能即时记录想法、收藏文章素材,并需要移动端与PC端一同进行内容输出;

用户画像3——90后职场新人

初入职场,需要频繁地记录培训内容、任务待办等等,同时还需要录音记录开会内容以防遗忘;

用户画像4——90后考研er

需要一款软件提前写好每日任务清单,文档扫描各项复习资料统一保存与分类管理,提高学习效率。

3.3 需求分析

产品定位:有道云笔记是网易旗下专注办公提效的笔记软件,支持多端同步,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对内容进行编辑、分享以及协同。

用户需求:此处使用上一篇文章提到的「KANO模型」作为例子进行分析。

需求类型使用场景需求描述

具体功能

基本型

日常活动环境下

随时随地记录新建笔记

笔记归类

笔记逐渐增多时能够将笔记自由地进行归纳分类

移动功能/层级管理、标签功能

快速检索到目标笔记

无须翻找笔记,能快速定位到目标笔记位置

搜索功能(细化:不同层级的搜索范围不同)

内容同步

同一账号下不同登录端的内容可以同步

自动同步功能

分享笔记

能够将笔记分享给他人

生成分享链接

期望型

分享笔记

分享者设置笔记权限

分享权限设置

跨平台收藏文章

快捷地收藏其他平台文章

支持微信、微博、链接、网页剪报收藏,自动转换格式

文件导入

支持导入本地文件

支持上传文件、导入微信

重要会议/临时通知快速的录音记录语音速记

兴奋型

支持内容扫描

能将文档、手写等内容扫描保存到笔记中

OCR扫描,扫描文件支持保存为PDF/提取文字

没有良好笔记习惯/小白用户无法输出美观的笔记内容

能够指导规范化笔记/文档

笔记模板

部分程序员输入代码

代码输入时格式正确

支持书写代码以及代码高亮

内容修改历史查看查看每一次变更的版本以及变更内容历史版本比较

使用Markdown记录

使用纯文本格式进行文档编写

支持Markdown记录方式

4.功能结构

笔者最喜欢的是有道云笔记真正做到了简单快速地记录,点击页面右下角新建按钮即可记录信息,同时提供多种记录方式(信息输入、语音速记、文档扫描);另外还有无需下载直接查看编辑 Office/PDF 文件功能,非常适合不喜欢繁琐操作的用户。

总结产品几项功能特点:文档扫描、翻译;语音速记与识别;分享权限;文档支持文字、图片、代码等内容,手机书写代码也能有高亮显示;云端自动即时同步;

4.1产品功能架构图

整体结构上可以将有道云笔记的产品结构总结为:新建笔记、笔记管理、查找笔记、笔记修改。

4.2 使用路径流程图

5.产品分析

有道云笔记定位初级用户,因此用户路径较简单,旨在为用户提供简洁的体验。有道云笔记提供记录、笔记管理、同步、搜索、分享等功能,同时还推出云协作,为办公人员提供团队协作平台。

从结构上,有道云笔记层级较浅,整体架构扁平化,尽量减少了复杂操作,降低用户使用成本;从功能上,有道云笔记很好地满足了用户需求;从视觉上,产品界面简单纯粹,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视觉和交互体验。

5.1 功能分析

丨首页

可以看到首页将重要/使用频繁的功能放在页面置顶位置,例如 使用语音速记功能的用户场景是迅速打开录音功能进行录音,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首页按笔记时间排序,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示笔记内容,方便用户快速浏览;通过标记(“置顶、加星、我分享的”),文档属性更加直观。

用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编辑笔记:①点击笔记列表中的某一篇,进入笔记详情页面,点击详情页面即可编辑笔记;②点击右下角的“+”选择笔记类型,新建笔记编辑内容。

笔记浏览页 和 笔记编辑页 右上角功能有所不同:浏览状态下提供文档内容翻译、分享;编辑状态下弹入编辑工具栏,右上角功能变为内容撤销。除此之外,不同状态下的笔记页面内容不同:浏览状态下显示可以对笔记进行点赞、评论,还可以查看笔记阅读数据;编辑状态下则是工具栏,让用户专注于内容输入。

丨文档详情页

点击详情页面即可进入文档编辑页面,工具栏中的编辑工具按使用频率从左至右排序,符合用户输入内容、使用工具的习惯。

此处有个细节:无论是浏览状态还是编辑状态,右上角都会有一个更多功能icon“...”,用户对文档编辑过程中会使用到的相关操作全部收纳至此,保证了用户在输出内容时不被干扰、沉浸式编写文档。

按操作进行区分,例如 针对文档属性进行的操作:加密、加星、置顶、标签添加;针对文档进行的操作:移动、重命名、修改历史查看、删除等等,并以卡片形式划分区域。这些操作的提供,在覆盖了基本型需求的同时还提供了期望型需求的解决方案,另外其团队能感受到是有对用户编辑过程中工具使用频率进行调研,选出高频工具以供用户输出内容。

但实际上编辑状态页面 更多功能 没有其它含义,而是点击后会自动进入浏览状态页面;同时,编辑状态下,点击工具栏的“键盘收起”也会自动进入浏览状态页面。这种简单交互使手机端用户能够在“编辑”和“浏览”两种状态下自由地切换,完全cover这两种用户场景会遇到的问题,用户体验更加流畅。

但 针对文档属性进行的操作 这个模块有个小问题:从上图可以看到每一项的右边都有一个> 的icon,其通常用于表示点击该项进入下一个页面/步骤,“加密、标签”操作在点击后均跳转进入对应的详情页面,但“加星、置顶”这两个操作在点击之后是以 icon样式变换并及时弹出对应的“弱提醒”(及时的交互反馈,同时控制提示内容中的字体样式、背景以及提示多长时间后自动消失,不会让用户觉得突兀或影响接下来的操作)的方式,告知用户操作成功。即当前页面即可完成这两项操作,但 > 的存在会让用户误以为同样需要进入下一页面方可完成操作。

丨 搜索功能

有道云笔记 的搜索功能在不同层级中,搜索范围也有所不同

“最新” 页的搜索

首页(最新)页的搜索功能是对全部文件进行关键词搜索;也可以按“新建笔记”中的部分常用类型 搜索指定笔记类型,点击后进入各个分类详情,展示该类型下的所有笔记。输入方式的搜索会直接展示搜索结果列表,可以通过提供的结果筛选功能进行筛选。

“文件夹” 页的搜索

一级导航 文件夹页的搜索功能 提供常用的文件类型搜索(全部文件和加星文件) 以及全部文件类型筛选,另外还提供搜索历史记录和对应的历史清除功能。

文件内部的搜索则会比“文件夹” 多提供一个搜索范围(当前文件夹)且默认优先搜索当前文件夹中的笔记。

以上两种搜索可以感受到功能开发时对用户场景的充分调研、细节处的精准把握,以及有道云笔记在层级关系上的严格态度。

5.2 视觉设计

虽然新拟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有道云笔记却能将新拟态和扁平化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平衡地表现在界面上,既做到了在细节上给用户惊喜,还保证了软件的易用性以及视觉层级的区分。这种设计思路避开了新拟态的弱清晰度和不够明了的层级关系,对新拟态的运用也始终保持克制,最终让两种风格兼容。

混合风格的方式也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如何保证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兼容?

(1)有道云笔记APP中运用了“新拟态风格”的界面:

①顶部操作栏

②语音记录

③新建按钮和功能

可以发现在主要的操作按钮上均采用了“新拟态”风格的Button;在大面积的展示区域或者非功能性按钮(例如 个人中心)依然沿用了简洁的扁平化设计。而有道云笔记在新风格引用上的克制 既保证了主体的可阅读性和页面简洁,还添加了“新拟物”的质感。

(2)进行文字输入的“搜索”功能,区别于按钮的凸起设计,而是采用内凹型的效果,暗示用户这里可以放置文字而不是其它含义的button。

体验过程中发现的小bug:

微信订阅号某篇文章收藏到有道云笔记

浅色模式下收藏的文章同步到有道云笔记,显示正常;

左 订阅号文章页面;右 有道云同步的文章页面

深色模式下收藏的文章同步到有道云,格式错误;

左 订阅号文章页面;右 有道云同步的文章页面

6. 总结

有道云笔记 在用户场景上的不断深挖皆可通过各种交互等细节感受到团队在用户体验上的极致用心,同时 其简洁的核心功能和可扩展的逻辑框架,都为用户带来不少方便与惊喜。

从有道云笔记对“分享”这一功能体验上的不断优化以及第三方平台的接入 来看,其团队确实是有拓展运营上的想法,也许是想先推出简单到用户低频点击的“精选”模块,试探现有用户对引流的态度/让用户做好新增模块的心理准备,接着做好引流基础(例如 “分享”功能的良好体验、社群模块的结构样式以及盈利点的规划),之后再逐渐拓展“精选”模块的运营内容。

市面上的多数工具类知识管理软件逐渐被用于信息管理,而不是真正的知识管理。真正的知识管理应该是知识的共同化和联结化,但是“知识管理”是需要大量的市场教育,可以从细节处逐渐培养用户知识管理的习惯、鼓励用户持续沉淀内容。目前有道云笔记 通过(订阅号)发文这种方法来引导用户进行知识管理。

个人使用:

笔者在使用 有道云笔记-网页版 时会习惯将分支中的部分Block通过添加其它笔记的分享链接,建立笔记间的联系。

写在最后

撰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 记录笔者自2020年初发现新拟态设计风潮后,第一次看到国内使用该设计风格的产品;接着就是想通过这点作为一个引子,从而提高撰写报告的能力。

在写本篇文章的过程,笔者也学到了一些可以运用到其它产品的理念,例如 跟风但对产品适用性要有更多思考的视觉设计、尽量简单的操作流程、根据获取到的用户点击频率数据对产品细节进行设计、符合用户传统操作习惯的按钮位置、合理的及时反馈(弱提醒)等。

新拟态风格现如今依旧不具有普适性,应用范围较窄,故最终其热度逐渐消褪。但我们依然需要了解新风潮,至少能做到了解其原理、特点和优劣势,始终保持思考,聚焦认知的提升。

原文:有道云笔记产品体验报告

获取Axure工具汉化安装以及教程:Axure汉化安装及教程获取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道云笔记产品体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