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不能、不应该,一直拖着划不来

#超级个体#观点#简单「40/42」

「见」


今天继续学习得到《超级个体》中的一节课:也许,世界上就没有“简单”这回事。

图片转自得到

里面针对一直拖延的目标的研究方法,指出其原因有三:

不想、不能、不应该。

不想:心里没有真正重视。

不能:是你重视了,但能力和资源不够。

不应该:问题不在你,环境不允许做。

如何破呢?

破“不想”

1、想想不做这个事情会有什么坏处?能不能承受?

2、告诉自己不需要那么完美,先开始。

3、这事不重要的,果断删除。真的重要的就找合适机会早点解决。

破“不能”

1、细分目标,降低难度。

2、找到一个启动点。

3、使用番茄钟

破“不应该”

1、空间不允许,就换个环境。

2、时间不允许,就反查具体原因。

3、人不允许,就直接和他沟通。

一句话:不想、不能、不应该,一直拖着划不来。

我经常也有拖延的事情,今天计划这,明天推后天,后天推大后天。如果没有很好的一次解决的劲头,只能明日复明日。

就像这个见感思行的卡片,有时候是不能,有时候是不应该。基本没有不想的时候。

总之,就是遇事解决事情,找出本质的问题点,处理掉,才能实现快速的进步。

「感」


这个观点相当系统化,把很大众的现象,用很通俗易懂的话给描述出来,很好接受。

这个属于针对拖延,其实针对其他基本也是这个样子的。

如果没有发现本质的问题,停留在表面,那就无法根除问题。

系统化的归纳能力,在哪里都适用,这个是可以无限制迁移的能力。

「思」


我们如果没有很系统的归纳能力,那么我们的能力迁移不会太强。

如果不对相关的事情进行系统的思维练习,我们的学习效率不会太快。

毕竟一直进行简单的重复,只能像一个环卫工人一样,只能做简单重复的工作。

只看到眼前的落叶,不关心身处当下的四季。

「行」


思考不能浅尝辄止,不拖延一个小事;

学习不能简单重复,时刻做好进步准备。

我加入了一个写作系统特训营,有兴趣且准备好的可扫码一起践行。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想、不能、不应该,一直拖着划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