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经走过的坑如何让我成为亡羊补牢的妈妈——坑一:安全感

前几天发了一篇微头条,有人评论问:“我不明白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女孩怎么会因为想吃面包就用又哭又闹的方式去表达?

是啊,能够在女儿的哭闹不讲理面前依然保持耐心沟通的我,怎么会养育出一个如此爱哭闹的女儿呢?一块面包就能引发她的情绪?

有些矛盾呀。

女人经常把减肥挂在嘴边,经常有很多减肥成功的人招来羡慕的眼神,被人夸赞有毅力、有恒心有行动力,可我好奇的是,当初她那一身肉是怎么长上去的?

同理,如今我写了很多文章,记录我与女儿耐心沟通的场景,比如,一块面包的问题,要渗透给孩子凡事有适用边界,常常为了某个问题,聊一两个小时。

那这些需要我如此费力解决问题的场景是谁造成的呢?换句话说,女儿是怎么变成如今这样,喜欢用哭闹要挟来解决问题的孩子的呢?

在你炫耀减肥成功时,想想当初自己吃出来的肉,当我分享育儿心得时,想想曾经走过的那些坑,正是这些坑,让我成了如今这个亡羊补牢的妈妈。

一、我亲手埋下的种子

在女儿刚出生时,我特别坚信孩子不能总抱着。

那时候,女儿经常放下就醒,抱着就能睡很久,有次婆婆就一直抱着,结果引来了我的埋怨:“以后惯坏你负责,你天天抱着呗。”

既然不能抱,女儿还总醒,谁都睡不好,怎么办?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总要爆发,最终,矛头指向了我母乳不足。

我没什么办法自证清白,也没想到求助书籍,寻找原因,而是花了好几百大洋找了催乳师,吃了油腻腻的中药炖猪蹄,效果也是模棱两可,女儿还是会醒。

后来,出了月子,看手机的机会多了,发现在宝宝树app上,人们频繁提到一本书,一本对我的育儿观帮助很大的书:《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书的作者是威廉西尔斯,一名育有八个孩子的儿科医生,在这本书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亲密育儿法,提倡从孩子出生时就开始建立亲密关系,爸爸妈妈可以通过母乳喂养、与宝宝同睡、使用背巾等方式来实现。

因为这本书,我也终于从母乳喂养的误区、宝宝哭了能不能抱的这些坑里走了出来。而这当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背巾”。

背巾就好比妈妈在体外的“移动子宫”,借助背巾,宝宝可以蜷缩在妈妈胸前,听着妈妈熟悉的心跳声,吃着独一无二的母乳,陌生而又熟悉地认识这个世界。

因为熟悉而有了安全感,因为安全而能够用心观察、体会和审视这个看似陌生的世界,慢慢地,熟悉了就不再害怕、不再担心生存,甚至能够主动探索周围的一切。

现在回头来看女儿,一切就解释得通了,怀胎十月,她已经熟悉了妈妈那个漆黑但温暖的子宫,突然的分娩,让她瞬间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她会害怕、担心,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所以她需要妈妈的怀抱和妈妈的乳汁来过渡,而我虽然给了她这些,却坚持认为不能持续太久,会惯坏孩子。于是一次次地在女儿享受安全感时,残忍地打破这一切,为她如今敏感、易怒的性格埋下种子。

二、我看到的心理学解释

后来在《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中,我读到了接触安慰,想到自己在她小时候的做法,内心更加心疼和愧疚。

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和玛格丽特.哈洛通过一项实验,证实了接触安慰的存在。

他们把刚出生的幼猴和母亲分开,放在两个笼子里,两个笼子里分别有两只人造的母猴,一个是用电线组装起来的,但能够喂奶,另一只母猴是用绒布衣服包裹起来的,柔软的绒布让宝宝靠上去好像妈妈的皮毛一样,很舒服。

结果如何呢?

尽管电线母猴可以喂奶,但幼猴们很少跟他待在一起,相反,他们更喜欢依偎在绒布妈妈身边,当幼猴感到害怕时,也会偎在绒布妈妈身旁获得安慰。

由此,哈洛夫妇得出结论:绒布母亲可以为幼猴提供接触安慰,即通过身体接触而得到的刺激和安心感,因此,幼猴会对绒布母亲形成依恋。

婴儿对于母亲也是一样的,我记得儿子一岁多的时候,每次吃奶,他都喜欢把自己的衣服揭开,露出小肚肚,然后趴在我身上,紧贴着我的皮肤吃奶,现在想来,也是对于接触安慰的需求导致的。

而女儿当初大概也是如此,即使我没有乳汁,只要我能多抱抱她,与她肌肤相亲,也能最大程度的给予她安全感和满足感。

三、我得到的启示

所以,孩子哭了可以抱。

在《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中这样说:“哭闹和没有条理的行为都是缺乏妈妈关爱及其带来的调理作用的结果。婴儿不应该像某些育儿专家建议的那样进行自我训练。这种育儿法与常识相悖,也没有经验和研究的支持。行为研究已经反复证实,婴儿一旦离开母亲,就会表现出焦虑和缺乏条理,缺乏生机。

的确,一项研究显示,当母亲把自己2-4个月的孩子留在房间,自己独自离开时,婴儿的体温会降低,说明他们产生了抑郁情绪。而如果让一个陌生人代替离开的母亲陪伴婴儿,他们的体温会下降的更低。相反,如果母亲在房间里,即使陌生人也在,婴儿的体温也能保持恒定。

所以,很小的婴儿就知道依恋他们的熟悉的照料者来获得安全感。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认为,在个体出生后的前18个月,婴儿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对世界的信任感。

当婴儿形成了良好的信任感、安全感之后,她才能够大胆地探索世界,比如,他们会频繁地把勺子扔到地上,重复多次后,好像顿悟似的发现,原来勺子松手会掉到地上。

这一点在儿子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因着在女儿身上走过的坑,儿子基本是住在背巾里,挂在我胸前长大的,快三岁的他语言、动作、行为都发展的又快又好,尤其特别有安全感,很少哭闹。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提到,没有对世界建立信任感的儿童则会感觉到自己以后面临的发展挑战很困难,因为信任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它会成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阻碍。

女儿两三岁的时候,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下楼到小广场,总是黏着家里人,这让我很沮丧,却也无可奈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想要打破这些,需要付出更多耐心和努力,给她时间,让她愿意融入陌生的社会群体。

所以,我成为了那个在亡羊补牢之路上,越挫越勇的妈妈。

因为,我明白,虽然我曾自以为是,耽误了女儿婴儿期安全感的形成,但我并没有丢掉所有的羊,所以,还有机会补“牢”。

这些“羊”源于孩子对父母无条件的爱:无论父母如何对待孩子,他们都会始终如一的爱父母。比如,前几天,儿子太淘气,老公揍了几下他的屁股,儿子哇哇大哭,可是没过几个小时,他就又乐呵呵地跟爸爸玩,好像之前的事情没有发生过。可如果老公敢揍我一顿,我估计没个十天半个月,我都不可能理他。

而且,因着孩子对父母这份无条件的爱,无论何时,他们总会留给父母一些“羊”,所以,无论父母何时开始补“牢”,都不晚。

我的醒悟大约是在女儿两岁多,中间也有过其他的弯路,这当然又是其他的坑了。毕竟人只要在成长了,坑就总会存在,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埋坑,可我也是乐此不疲,因为我知道我是一个在亡羊补牢之路上,任重道远的妈妈。


猫小杜,喜欢写作的医生、喜欢补牢的妈妈,喜欢用文字带给你感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曾经走过的坑如何让我成为亡羊补牢的妈妈——坑一: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