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工作前五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

        豆瓣理财人气博主三公子的《工作前5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理财的计划,所以就是粗略的看了一遍,就没有然后了,到近期意识到工作四年了,还是月光族,这实在是太可怕了,有了危机感,想起了存钱。于是又拾起了这本书,可能是内心有强烈的理财欲望,所以再一次重读这本书,是越看越有趣,看得是津津有味。因为这里面记录了作者理财的点点滴滴,她用通熟易懂、幽默风趣的文风吸引着读着,令人有强烈的代入感,感受到她的成功、挫折与成长。

      其中,有几句话写的相当的透彻:

      经济不独立又何来生活的独立,财务不自由又怎么会有生活的自由!

      所谓“父母的溺爱”是需要付出“服从听话”的代价!

      1.理财的前提是有财可理。那么怎么才能做到有财可理呢?

      在没财可理的前提下,你得想办法存钱,积累财富,这本书篇幅最长的就是存钱阶段。

        要存下钱来首先就得控制欲望,控制支出,另外一定要有强烈的存钱愿望。我之前也有错过一些钱,但是存钱的愿望不强烈,不知道自己存下来的钱用来干嘛,所以一有什么事情,就全部拿出来花完了。

        后面我思考了一番,除了自控力不行,拿到储蓄的路径也太方便了,当时是放在余额宝,拿出来相当方便,所以这次存钱,我采用了朋友的建议,开通一张没有绑定支付宝的银行卡,一发工资就把工资分成日常消费、应急资金和储蓄资金,然后立马把储蓄基金转入,断了自己后路。

        2.不要杀了自己的鹅

作者在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后,想投资在父母投资的公司,当她想一次性投入时,她父亲劝诫她,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让自己置身于没有资金支持的风险,不然当投资失败,自己又是重新开始。

     

        3. 理财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

        文中作者纸黄金事件,父亲购买的第一支基金失败的结局都是因为没有事前搞明白,随便听信别人的话,就蒙头去买。

        所以对于对理财不了解的,需要不断了解理财知识,理财不了解钱的运作模式,不了解金钱的逻辑,怎么可能理好财。况且在财富达到不同阶段时,需要的财务知识也不同,所以需要不断的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读《工作前五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