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这三点,做时间管理的高效能人士

2019年,我对自己的要求是破局,找到自己的细分领域,成为行家。

为此,我制定了每日9项精进任务,包括读书、写作、英语、演讲、古琴等的学习。同时,还要参加为期半年的牛人进化营社群活动,平时还要工作。这么多任务每天都要坚持完成,时间管理是一个关键。由于这些任务都是串联或者并联,一度使我有些手脚忙乱,于是在时间管理上做了一些学习和实践,以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001 高效

高效是完成任务的基础,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让自己在学习时保持“涌流”的状态。

情商之父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涌流”。“涌流”是指当一个人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时,就能够忘记时间的流逝,高效的完成任务。要提高效率,首先就要通过刻意练习,让自己保持在“涌流”状态下学习。

比如,我会在每天早上5点起床写作。早上,大脑休息过后思维更加清晰,每天定时写作,大脑习惯后也更容易进入状态。

二是培养好的习惯。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介绍了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高效能人士,如何通过培养习惯来达成。

比如,积极主动的习惯。对要完成的工作,找到一个喜欢Ta的理由。没有理由也可以编造一个,人的大脑进化,对于有足够理由的任务,总是能够更高效的完成。积极主动的去做一件事,和被动的去做一件事,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002 时间利用率

时间赛道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每天都是24小时。不论你昨天表现怎么样,今天都会清零从头开始。

在做到了第一步提高效能的基础上,按照要事第一的原则,把多任务分解后,就要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一是整块的时间。可以用来做一些需要长时间保持专注才能完成的任务。按照任务顺序,优先处理重要性高的。

这里,可以借鉴李笑来老师的“时间切片”法。长时间的工作,大脑容易疲劳,且效率低。可以连续工作半小时为一个时间切片,计算任务大概需要完成的时间,完成一个切片任务以后,可以休息5到10分钟,这样大脑就如同电脑一样,始终处于一个高效率地工作状态。

二是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可以充分调用眼睛和耳朵。比如,当我在公众号上或者朋友圈里,看到一些好的文章,就先放收藏夹里,有等人,乘坐公交、地铁等零碎时间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阅读。

还有一个就是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我每天从家步行到单位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会用半小时来听英语,半小时听演讲,每天积累一个句子,一个知识点,一年下来也可以学到不少了。

003 时间管理

在时间管理上要做减法,一切不必要做的事情,能不做的就尽量不去做,能花钱办到的事,就尽量花钱去办,把节约出来的时间,做更重要的事。

中岛孝志在《4点起床——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一书中,把一天24小时分成3个时间段,上午4-12点,用来处理常规的工作任务;13-20点用来完成新的任务;20点后要做到早睡。这种时间管理的方法,让他在工作之余,还完成了其他很多事。

成功人士与不成功人士之间有一个区别,那就是成功人士一旦发现别人的好习惯,就会立刻将这个习惯变成自己的。

学习了别人好的习惯,一样要去用。不要做那种表面上看起来很忙,实际上却没有什么进展的人。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笨鸟先飞,也要做一个聪明的时间管理者,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效能人士。

在生活上做加法,出色的完成工作之余,还能留出专门的时间陪伴家人。

在工作上做减法,找到自己的细分领域,让自己真正成为行家。

在时间管理的科学实践中积累做乘法,不断扩大时间的复利效应。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抓住这三点,做时间管理的高效能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