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企者,也不要做跨者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道德经》里的很多章节内容都很相似,但侧重点不一样。比如,这一章的内容就和上一章很像。如果按照写文章的思路,它们应该归入同一章,不知道为什么会分成两章。也许是编书者想凑成“八十一”这个数字,所以把很多非常相似的、可以整合的内容给分开了。当然,分开也很好。
“企者不立”的“企”同“跂”,是一个非常形象的动作,就是把脚后跟抬起来,踮着脚站立,目的是让自己显得高一点。很多解读《道德经》的人只讲了这个动作,没有解释其背后的心态,其实真正重要的不是动作本身,而是它背后的心态。你可以观察下,很多个子矮的人和个子高的人一起照相时,是不是都会踮着脚站立?很多人都会。因为这会让他显得高一些,跟别人的差距就会小一点。“企者不立”讲的主要就是这种心态。这种心态有两层含义:第一,过于急功近利,有一点揠苗助长的味道;第二,好面子、虚荣,想让更多的人认可你,追求一种外相上的成功。如果承接上一章的内容,那么“企者不立”就是“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所以,它仍然是在告诉你应该如何应世,应该如何提高个人修养。除了对道和修道的表述,以及帝王之术外,这是《道德经》中最重要的内容。
当然,“企者不立”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帝王之术——治理国家要脚踏实地,不能追求泡沫式的、大踏步的增长,不能把这种怏速发展作为立国之本,否则很难立得起来。
中国历史上那些非常著名的盛世是循序渐进,还是快速发展?循序渐进。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它们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慢慢地、循序渐进地、踏踏实实地发展经济,不追求一步登天的成功。相反,隋朝和王莽追求的就是快速的成功。隋炀帝从隋文帝那儿接手了国家之后,全国各地开始大兴土木,比如开凿大运河等,而且还向高丽发了好几次兵,打了一次打不过,又打第二次,第二次也打不过,就打第三次,每一次战争都会损耗大量的国力,死伤大批大批的老百姓。所以,隋朝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翻车也翻得很快,其原因就在于“企者不立”。如果出现“企者不立”的情况,就算他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国家,想把国家建设好,最后也得不到很好的结果。王莽也是这样,他当皇帝时几乎是天下归心的,因为他几乎把全天下的人都给收买了,后来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反对他,是因为他非常着急地搞改革,发展得太快了。现在看来,他的改革不在王安石的改革之下。——当然,王安石的改革最终也失败了,而失败的原因同样是“企者不立”。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有不循序渐进,有了思路就想马上得到结果的做法,最后都会失败。这是过快发展的必然命运。所以,不要有“企”的心态,要踏踏实实地前进,接受前进时必经的那个过程。
当然,《道德经》的大部分读者都不用治理国家,我们更关注的,还是个人修养方面的智慧。
如果从个人修养的角度看,“企者不立”就是在提醒我们,不要过于拔高自己,不要装模作样、弄虚作假,也不要虚张声势,就算你能骗得了一时,得到一些机遇,也终究会失败。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一辈子作秀。靠作秀得来的东西,一旦你不再作秀,露出真实面目,就会马上离开你。在修道上,作秀就是模仿一些外相上的东西,比如姿态、神情、话语等等,而没有真实的内证功德。
我在《无死的金刚心》中提到过一个叫卢伊巴的人,他跟释迦牟尼有点像,出家前也是一位王子。他的父母为了留住他,不让他出家,用黄金镣铐把他锁了起来,但是他挣脱了镣铐,还把黄金镣铐送给了别人,自己出家了。古印度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古印度有很多小国家,那时的一个国家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个市,甚至一个县,非常小。按今天的眼光来看,它们甚至不是国家,而是一个又一个部落。有些部落大一些,有些部落小一些,有些部落比较富有,有些部落比较贫穷。但是,当时的印度把这些部落叫作国家,把部落的领导人叫作国王,领导人的儿子则是王子,被作为下一任国王来培养的王子叫王储。卢伊巴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长大的。他天生器宇不凡,相貌非常庄严,很多人都很喜欢他,经常供给他美食。因为在王族里长大,又是众望所归要成为国王、治理国家的人,卢伊巴本身就有傲慢心,而且他能放下这一切出家,做个一无所有的比丘,这本身就很了不起,再加上出家之后有那么多人敬畏他,他就产生了自己修得很好的错觉,整天端个修道者的架子,这也是“企者”。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空行母,空行母告诉他,你虽然品质很好,修得也很好,但是你还有分别心。如果不破除这个分别心,你的修行就是在作秀,所以你得不了道——空行母的原话很长,这只是大概意思,如果你想知道空行母具体说了什么,可以去看《无死的金刚心》,里面还有很多道歌,也是关于如何修道的——空行母还指出了卢伊巴心中一种非常微妙的东西:你一直在作秀,有人的时候,你秀给别人看;没人的时候,你就秀给自己看。她说,修行的本质,其实是消除分别心,消除自己心里那些作秀的东西,否则你就不可能修成。换了其他虚荣心很重的人,可能一听这些话就火了。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大臣就是因为说了不顺耳的话,被皇帝给杀了,但卢伊巴很有智慧,他立刻明白空行母说的是对的。于是,他为了消除自己的分别心,专门吃当时人们觉得最恶心的食物——鱼肠。最后,卢伊巴成功了,青史留名。要知道,德行、修养、内证功德达不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即使能装出大师的样子,也装不了一辈子。
很多人就是在这里摔跤的,比如上世纪80年代那么多的气功大师,那时,他们是多么高深莫测,多么神乎其神啊,但今天,他们在什么地方?不知道。世界不关心他们的现状,即使偶尔有人提起他们,也只是把他们当成一个笑话而已。所以,做人和治国一样,都需要脚踏实地,需要洗去一些东西。我们要向卢伊巴学习。
禅宗的修行中也有类似的内容。修禅的人刚开始是为了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之后,就叫破了初关;然后就要巩固智慧,慢慢让自己任何时候都有智慧,都不愚痴,当行住坐卧都有智慧,都不会离开智慧时,就叫破了重关;最后就是破牢关。破牢关的时候,要让智慧生起妙用,而且把智慧的概念和外相都扫掉,禅宗称之为扫除悟迹。连悟迹也扫除干净了,法执也没有了,无明也消失了,就叫破了牢关。这时,你就和光同尘了,再也没有凡人能看出你的境界。道家虽然不追求破除道本身,但道家同样追求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达到无为。这时,就不是企者了,没有丝毫的刻意,本来就是那样,就能真正地立住。
修道者要完全破除作秀之心是很难的,因为在修道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很好的觉受,它会让人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有进步,非常欢喜,也非常享受。比如,禅乐。所谓的禅乐,是感官上、生理上、心理上都感到快乐,这种快乐超越了人间所有的快乐,得到这种快乐的时候,你会觉得世界实在太美好了,再也没有当初那些逼着你去修道的痛苦和烦恼了。如果你贪恋这种状态,意识不到它也不是永恒的,是无常的,得不到禅乐时你就会焦虑痛苦。所以,修行要把禅乐也扫掉,连禅乐也不在乎,只要扫光了一切之后进入的无为法境界,无为法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因为无为法是永恒的,进入这种境界之后,你才能立得住,进不了这个境界,你的一切都有可能在一个不期然的时刻被击碎。
所以,企者不立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和智慧,在修道中非常有用。
另外还有一个“跨者不行”,老是跨步的人心里总是很着急,总想走得快一点,这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过于急功近利的东西是走不远的。所以,“不行”指的不是不走,而是走不远,不可能成为一种常态。比如,有些人总是非常勇猛精进地做事,但一般都不可能长久。做任何事都要像扯皮筋一样,要把握好度,既不要太松,也不要太紧,如果太紧,皮筋就会被扯断。所以,老子强调“跨者不行”。
那些速成的东西,比如一年之内让年薪达到多少多少、半年精通外语、一个月变成销售高手等等,都属于“跨者”。我在机场书店还老是看到一些喊着成功学口号的培训讲师,但接受那些培训之后,真能成功的人有几个?又有几个人在看完书的一个月内成了销售高手?所有号称让你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某个大目标的,基本上都是在骗你,它迎合的就是“跨者”的心态——急功近利,总想一步登天。
一定要明白,成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积累。它不是那种喊口号式的、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式的东西。要想取得人生的真正成功,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一直走下去——不是走一个月,不是走一年,不是走十年,也不是走十二年,而是走一辈子,一辈子按照某种方式生活。它不是考驾驶执照。它甚至不是马拉松式的,而是一辈子的长征。你必须走到寿终正寝的那一天,确保途中不会翻车,才叫成功。我们不要学王莽,也不要学隋炀帝,否则,就算全世界都说你好,你得到了整个江山,或者你从一开始就出生在帝王之家,含着金钥匙、银钥匙出生,你也笑不到最后。
所以,我一直强调要从从容容地行走,自然而然地行走,留一份清醒留一份醉,享受行走过程中的诗意,不要只关注那个你所认为的结果。如果你能做到踏踏实实、从从容容地走上一生,只要选对方向,你就必然会成功。
选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二辑》
雪漠(XUE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