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件瓷器见证宋沉船“南海Ⅰ号”的风采

        在国家博物馆“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中,第一个设在展线外,用专柜展出的展品,是一把“白釉执壶”,下面展签上写着“南宋 ‘南海Ⅰ号’沉船出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等字样。这让我对这把壶多看了很多眼,也对“南海Ⅰ号”沉船产生了兴趣。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矛盾的一个存在。

总体给人的感觉是软弱可歁,“靖康之耻”直接导致徽钦二位皇帝被金国掳去当俘虏。

        但宋朝又是中国人口、经济、文化、艺术最发达的阶段,造船艺术和远洋贸易的发展,使宋朝对外贸易发展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告诉我们,浩瀚的大海,不仅给人带来无限遐想和财富,同时也带来无限的挑战和灾难。历史上在海上贸易过程中,难免会有商船沉没。

        1987年夏天,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发现了一艘沉没的古代商船,船长41.8米,宽11米,整艘船没有翻、没有侧,端坐在海底,船体木质如新。经过相关专家的调查研究,这艘沉船很可能是南宋时期的商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但由于商船的体积较大,中国当时的财力和技术无法完成整体打捞,所以只能派军队驻守,并对外谎称海底有当年外国侵略者扔下的炸弹,以此迷惑那些国际海盗。

        国家对“南海Ⅰ号”文物船的考察和打捞一直持非常谨慎的态度。直至2003年,文物部门确定对这个装满秘密的古沉船实行整体打捞的方案。为了整体打捞,专家们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工作,先是制作一个底面积比一个篮球场还要大的巨型集装箱。为把这个巨无霸运到打捞区域,又历尽千辛万苦造出了“华天龙”起重船,造价约7个亿……

        经过9个月的打捞准备,在2007年12月22日上午10时,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了“南海Ⅰ号”出水仪式。1个多小时之后,沉睡800年的“南海Ⅰ号”重见天日,出水那一刻,现场人无不热泪盈眶。

        随后,工程人员又借用古埃及建造金字塔的方法,把大集装箱运到了它现在的归宿“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除了沉船本身这件无价之宝外,考古人员经过多年的发掘、整理,2019年8月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第三期“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工作会,关于“南海Ⅰ号”对外发布的资料称,出土文物18万余件,展现了我国宋代繁盛的海外贸易体系,对研究我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有着重要意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传承、我国与沿线国家商业与文化交流提供了坚实论据。

        文物中,大部分都是南宋瓷器,还有数不胜数的异域风情的金银器、铜器、漆器、玉器等,颇为冷幽默的是,还发现几罐完好的咸鸭蛋,以及最珍贵的调味品——花椒粒,估计船员们的伙食也是颇有保障。

        在国家博物馆的这次展出中,关于“南海Ⅰ号”的展品并不太多,大家如果对它有兴趣,可以到位于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去一睹它的风采,看与它相关的历史故事和与它一起出水的各种文物。

        在展厅中还有“黑石号”沉船、“华光礁Ⅰ号”沉船、辽宁绥中三道岗沉船、“老牛礁一号”沉船等几十条沉船的信息和从沉船中打捞上来的文物,我也将根据自己的情况,尽可能多地给大家介绍,希望大家喜欢,也欢迎大家关注。

        文至最后,我在为这些文物感到骄傲的同时,也让我们有更多的期待,它们只是冰山一角,还有难以计数的文物深埋于海底,等待我们去发现、去研究、去印证更为辉煌的历史和文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几件瓷器见证宋沉船“南海Ⅰ号”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