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孤僻者的大学生活自白书

我是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

没有让人惊艳的容貌,没有让人赞叹的才艺,甚至没有讨喜的性格,回想起整个大学生涯,大家对我的评价就是一句“性格孤僻”,我把我大学时代的故事讲给你听,也许你理解,也许你不理解,毕竟,人类悲欢并不相通,一个人永远无法对另一个人感同身受。

01没有目标的活着是崩溃的

进入大学的第一感受是迷茫。

在此之前,我惟一的目标就是让父母开心,对于我来说,考上这所父亲期望的大学,我就该像所有励志小说里的主人翁一样,迎来谢幕。没有社交生活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欢乐的大结局后,需要我面对的是自己陌生的人生。

站在校园里的林荫大道,我陷入茫然,大学不再有父母的催促,不再有人告诉我目标是什么,大到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小到中午去哪就餐都需要自己做决定,这让已经习惯了父母包办一切的我感到极为不适应。

那个时候,大一新生就像刚放出笼的鸽子,对自由的热爱超越了一切,大部分的人都急于在这片乐土上挥洒着青春,即使是那些没有远大梦想的同学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子,他们忙于参加各种社团、忙于各种觥筹交错、忙着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我的专业没有多少课业压力,各种社团正在招新,校里、院系里、班级里各种竞选层出不穷,一无才艺二无兴趣三无远大梦想的我对这一切选择视而不见,一直在比较中度过的人生是崩溃的,但是连比较的欲望都没有的人生是可悲的,就连宿舍那个只会吃吃喝喝看韩剧的妹子,都有个当毕婚族的目标,在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迷茫的我羡慕所有忙忙碌碌的人。

为了消磨时间,我和室友过了几天自己很不喜欢的醉生梦死的生活,我单纯的认为打发寂寞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看似忙碌的社交生活远比剖析自己所思所想更为实际,所谓归属感麻痹着我,让我感到分外安心,白天看剧,晚上聚餐,夜晚卧谈,周一到周五帮他们去社团打杂,周六周日去商城购物,朝宴晚饮,宝贵的一个冬天,也便这样过去了。

可我终归不是社交型的人格,这种没目标的忙碌生活让我陷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慌与空虚,很多年后,我在职场各种应酬中也获得了同样的感受,我越发的怀念以前为了一个看不见的目标而每天努力完成计划的自己,我极力的摆脱这种无力感,却没想到,忙忙碌碌后剩下的只有更深的孤独。

02别人的目标永远是别人的,盲目的从众是可悲的

当时班级的很多人早就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即使他们大部分也是因为校内调剂才进入我们这个专业,依旧有不少人保持着中学时代的自律和明确,按部就班地把自己往有用之人的道路上培养,很多人就算不喜欢现在的专业,也会先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给自己换方向打下基础。

他们每天过的很累,但是过的很快乐,我羡慕他们,当我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觉得模仿一个想成为的对象是最好的选择,他们考证我就考证、他们争取奖学金我就争取奖学金、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我就参加社会实践,我逐渐摆脱了宿舍里颓废的青春,换上了自律上进的外衣,在极度模仿别人的同时,我终于有时间也有机会更为清晰的认清自己:

我很喜欢读书,我讨厌社交。

我喜欢图书馆,我不喜欢学生会。

我喜欢老师嘴里没前途的本专业,我讨厌他们说的各项社交能力,即使他们说这些技能在以后步入社会上极为有用。

刻意模仿别人给我带来三十多项可圈可点的荣誉证书、各种虚荣以及更深层次的迷茫,活成高仿品的日子一度让我以为,镜子里那个沾沾自喜的人其实就是真正的自己,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才陷入对未来深深的担忧:

如果我以后不打算做销售,那么我为什么参加自己不喜欢的社团做着不喜欢的拉赞助工作?

如果我自己都质疑老师的那部分说辞,那么,我为什么还要逃课替他加班做申报材料?

况且,这些事情也无法带给我快乐,很多年后的今天,我在审视那部分历史时候发现,那些所谓可贵的社会经验,很大一部分都与真实的社会相脱节,一直在象牙塔里的老师凭借微薄的社会经验,给我描绘了一副不太真实的社会画面。

我开始仔细的观察周围的人。

室友有个政客梦,所以她才参加辩论社训练口才,被观众轰下台也乐此不疲;

班长有个土豪梦,所以他才报班考证席卷了学校所有金融课,每天靠着四杯咖啡续命;

坐在我后排的妹子有个当母亲的梦,所以她才天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急于脱单准备当个毕婚族。

而我的目标是什么呢?爸爸说女孩子要安安稳稳的,所以我希望正常毕业后可以立刻结婚生子,系主任说做些学生职务可以训练自己的口才,所以我从来不想这符不符合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就竞选系里职务替他打杂分忧,室友说参加社团可以锻炼以后职业技能,所以我就我加入他们的社团为他们出谋划策。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技能、目标是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很多年后,我成为一个面试官,遇到一个考取很多证书的妹子,我问她怎么看待这些考取的证书时,她想了一想回答:

“同学考哪个我就靠哪个,后来他们考研考公应聘,我也考研考公应聘,我从来没有仔细的规划过自己的人生,看似每天都很忙的我,终究是活成了别人”。

03有目的爬,永远胜过无目的的走

成长,从拒绝开始。那个时候我比别人幸运,逐渐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读书,是我惟一的爱好,我曾出于模仿优秀学生的心理,在图书馆度过了一段充实而快乐的日子,那个时候图书馆里聚集了学校所有爱学习爱读书的“疯子”,他们有的在备战北大的研究生,有的计划四年看完1000本名著在波澜群书,有的扛着电脑在那里孜孜不倦写着自嘲为“没人看的青春文学”,他们的梦想在别人眼里看起来这么天方夜谭,却又在这里如此的实实在在。

一墙之隔,两个世界,很多人说图书馆的自习室是个虚幻的世界,一群疯子朝着不切实际的梦想努力狂奔,只有几个人靠着运气才能实现梦想。

那个时候,已经放弃那些虚荣的我,也是他们的一员,我的梦想是考上专业排名前五的某高校研究生,然后白天做一名白领,晚上当一个网络作家。如今已而立之年且梦想实现了四分之三的我看到这个目标觉得很务实,但在在当时“读书无用论”盛行最疯狂的一年,它远远不如毕业后靠父母找个工作嫁个好人家来的实在。

实现梦想,困难不仅仅来源于现实,还来源于你可能孤军奋战,我渴望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但是,往往他们给我的都是致命一击的规劝,为了显得我头脑正常,我只告诉家人我的考研目标,父母很不把它当一回事,只计划我22岁后相亲的他们从来没想过我有一天有去千里之外念书的打算,况且,自建校史以来,考上目标院校的研究生屈指可数,我的专业放在全国也是前途堪忧,他们没打击我,只是告诉我,你要务实。

但它终究无法超越有了目标的喜悦,这种快乐超越了一切,我第一次体会到为自己奋斗时多么的心满意足,我辞去所有违心的学生职务一个人修建着自己的万里长城,那个时候网络和信息还没有现在那么发达,择校、备考、选教材、集齐所有可能加分的要素,都是自己一手包办,我的准备周期几乎是别人的两倍,单单是收集齐专业课考试教材就花费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如何形容那几百个日夜的心境?很多年之后,我看到一段关于当年明月的专访,他说那个时候他每天自习到十一点半,然后在秋风箫瑟里走回宿舍,但是他内心极为喜悦,因为他知道他在前进。

04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很多年后的今天,我在想那段迷茫期是值得还是不值得,我想还是很值得的,我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我不去接受永远不懂得拒绝,我不去模仿别人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可贵。也许,正是因为在图书馆那些个迷茫的日与夜是如此的漫长,我才知道梦想的来之不易,它让我分外珍惜自己做的每一个决定与走的每一步路。

当然,我希望你少走点弯路。当然,如果你和我一样一直到大三才明白自己该决定自己的人生也不算晚,因为有的人一辈子都无法做自己。

研究生毕业后的我确实经历了整整几年颠沛流离的日子。但是我很庆幸,因为继续持续大学时活得糊里糊涂的状态不见得比现在会更幸福更自信,我靠着自己的双脚终归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它没有遗憾,没有抱怨,它来之不易,我在螺旋式的道路上缓慢上升,它看似没有尽头,却是一条实实在在的康庄大道,毕竟有目的的爬胜于无目的的走。

毕业后的第四年我实现的部分梦想,经历过从心仪的大学毕业、找工作、失业、再找工作、跳槽,每次跌倒我都尽量跌的漂亮点,从碰到梦想的那一刻到28岁,整整9年的光阴,我实现了大学时的梦想,白天做一个公司的白领,平时写着喜欢的文章。

它并没有带给我富裕的生活,也没给我带来虚荣的光芒,但是我活得很满足,这是一篇我一直很想写的文章,想写的目的是因为我不知道还有多少迷茫又孤独的灵魂和曾经的我一样的,在热闹非凡的红尘里正挣扎前行。对此我想说:

你也许性格孤僻,也许不擅长社交,也许正在活在这个社会的缝隙。你的梦想也许正在被鄙视,你的能力也许正在被质疑,你的人格也许正在被践踏,不过这些都不要紧,去做你自己,不要害怕被嘲笑,也不要等待所谓的时机,因为时机永远不会到来,去做,去失败,爬起来,再去做,越挫越勇,机会自然会到来。

你是如此的独一无二,你是如此的美好,万物生长,我们各自高贵,我们不能决定生与死,但是我可以决定如何爱,如何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性格孤僻者的大学生活自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