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1-14孔子说君子不要求吃饱?

第十四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无求:没有过多的要求。“无”字的本义是一个人在跳舞(金文的跳舞就写成“跳无”),会意字,后来繁体字“無”字朝两个方向演变,一是演变成“舞”,其义不变。另一个依然写作“無”,简化后写作“无”,但其义已变,变成“没有”,“不需要”的意思。“无”也用来表示否定,如《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无”也指物质的隐微状态,如《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还有无论的意思,如韩愈的《师说》:“无贵无贱”,即无论贵贱的意思。“无”还用于哲学范畴,如:虚无,无形等。

 敏:这里是“勤敏”的意思,敏于事就是勤敏做事。“勤敏”不但勤奋,还带有机敏的意思,敏于事不但是勤奋做事,而且还会思考,用脑,懂得观察什么时候需要帮助等。

 慎于言:说话谨慎的意思。孔子还说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跟这章有异曲同工之妙。毛泽东为自己的两个女儿分别取名为“李讷(ne)”,“李敏”。灵感即来自这里,他寄予后代“多做事,少说话”的一种愿望。

 就:会意字,“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就”的原意为到高处去居住。后延伸为“靠近”,“从事”。“就”还有靠近的意思,如迁就,避难就易等。“就”还有“被”的意思,如“就擒”等。“就”还可以做副词用,如“就要”。

 正:指事字,甲骨文中,“正”字上部分表示方向,目标,下部分是足(止),意思就是向这个方向不偏不倚地走去。“正”的原意是“居中”,“不偏斜”,如“正午”,“正襟危坐”等。后延伸为合于法则的,如“正楷”,“拨乱反正”。两者相对,“正”指好的,强的,或者是主要的一方,与“反”,“副”相对。“正”也表示动作在进行中,如“正在直播”等,“正”还可以指恰好,如“正中下怀”。在数学上,“正”和“负”相对。农历的第一个月叫正月,这时的“正”读第一声。

这里是“匡正”的意思。

全文理解为:孔子说:“君子对吃没什么要求,饱了就行,对居住也没什么要求,安定就行,对工作认真机敏,说话谨慎小心,经常接近有道之人并匡正自己,这样就算是好学了”。

      有人把“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理解为:吃饭不求吃饱,住不求安稳。这是不对的,君子不是苦行僧,温饱,安稳是一个人最起码的追求,没有温饱,安稳,就没必要再考虑好学不好学。从健康角度看,没有温饱,安稳,怎么有健康?没有健康又如何“敏于事?”从人性角度来看,孔子不可能有如此残忍的要求去要求弟子们,他一贯主张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孔子自己是很重视身体健康的,他活了72岁,在古代算是高寿了,孔子很少有生病的记载!

      就有道而正焉,让自己处于一个“有道”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这样就可以匡正自己。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生好学的毛泽东

      1936年10月,毛泽东接受了美国记者斯诺的采访,一连几夜,毛泽东叙述了他幼年时期的人生经历。

      幼年时的毛泽东家境贫寒,八岁入私塾,先读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启蒙教材。后读遍四书五经,直到他13岁才离开私塾,这六年的古文学习,为他后来成为一名优秀诗人、领袖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功底。

  延安大生产运动时期,毛泽东提出“耕三余一”的口号,源自于《幼学琼林》中的“三年耕而余一年之食,庶几遇荒有备”。毛泽东《长征》中的“乌蒙磅礴走泥丸”,其中的“泥丸”源自《幼学琼林》中的“泥丸可以封函关(易守难攻之意)”。其中“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也出现在他的作品中:“问询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增广贤文》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摘自《论语》)”,“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等名句也经常出现在毛泽东的文章著述中。

      毛泽东对《论语》等经典更是烂熟于心。1913年,20岁的毛泽东在师范读书时,做了很多读书笔记,题名为《讲堂录》,在《讲堂录》中,毛泽东多次引用《论语》,如:“古者为学,重在行事,故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在大革命时期,1927年,34岁的毛泽东发表了非常有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其中,毛泽东说:革命不是请客,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这里的“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都是来自《论语》。

    “六年孔夫子”后,毛泽东辍学回家务农,期间依然非常勤奋好学,向表兄,堂叔借书读,两年后,毛泽东进入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期间读了从表兄文运昌处借来的,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他反复阅读,很多章句都能背诵。在此期间,毛泽东还从同学处借来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他反复阅读,还在书上圈圈点点,写了很多批语,看得出来,他非常崇拜华盛顿,林肯等国外英雄。

  不到一年,这位“超级小学生”就被湘乡县驻省中学录取,不久,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兴奋的毛泽东投笔从戎,参加了长沙的革命军,程潜成了他的领导。半年后,毛泽东退伍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湖南省第一高中,但仅读半年,毛泽东觉得学校课程太浅,内容太陈旧,主动退学,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读了各类书籍,通读《史记》,《资治通鉴》等书籍。

    1913年春,考入湖南五年制的公立第四师范学校(后并入第一师范),在这里,毛泽东读遍了《二十四史》,还做了批语。

毛泽东总结的读书方法有:

1, 先博后约。博学是基础,然后返回精专。

2, 三复四温。毛泽东对自己喜欢的书,总是会反复研读。

3, 无笔不读。读书要做笔记,批语。

4, 自学和课堂并重。毛泽东曾寄居湘乡会馆自学俄,英,法,美等国的历史地理,诗歌,哲学等书籍。在北大图书馆任职期间,毛泽东更是如饥似渴地读了各类书籍,还经常旁听李大钊,傅斯年,梁漱溟等大师讲课。

5, 读书必须“挤”,“钻”。挤出时间读书,虚心向别人请教。仅1915年4月到8月,毛泽东拜访黎锦熙(湖南湘潭市人,汉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近20次。另外,杨昌济(湖南长沙人,毛泽东岳父,伦理学家,教育家),章士钊(湖南长沙人,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等饱学之士,都是毛泽东经常拜访的对象。

6, 创造思维。毛泽东认为,读书不能盲从,要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如毛泽东接见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时曾提出:质子和中子不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因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他引用《庄子》里提出的“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毛泽东逝世后,1977年在夏威夷举行的第七届粒子物理学研讨会上,美国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格拉肖提议:“把构成物质的所有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

7, 多读无字之书。毛泽东注重读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1917年暑假,毛泽东和好友萧子升(诗人萧三之兄,和毛泽东,蔡和森并称“湘江三友”)一同步行千里,到长沙,宁乡等地做社会调查,通过帮别人写对联,作诗文来换取路费,食宿费用。历时一个多月,广泛接触到了农民,财主,县长,老翰林,和尚等各个阶层人士。

8, 要有恒心。毛泽东曾把明代学者胡居仁的一副对联稍作改动而自勉:贵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9, 劳逸结合。毛泽东主张“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他在读书之余非常注意身体锻炼,徒步穿越森林,爬山绕城,渡江过河,他还自创了雨浴(下雨天脱掉衣服在雨中漫步),风浴(在大风中嚎叫),日光浴(烈日当头,脱掉衣服)。毛泽东常常在严寒的冬季,在橘子洲头,畅游湘江,然后来到不远处的岳麓山下,跟各位有志青年高谈阔论,指点江山。

10, 立足国学,融汇中西。毛泽东不但国学功底深厚,还读了《物种起源》,《天演论》,孟德斯鸠的《法意》,卢梭的《民约论》等

毛泽东从小就树立了远大志向,培养坚强的毅力,他在“一师”读书时,立下了“三不谈”的修身原则:一,不谈金钱。二,不谈身边琐事。三,不谈男女之事。被同学们誉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毛泽东从来不屑于物质生活的享受,吃:只求饱,居:只求安,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中,依然写出了《论持久战》,《沁园春-雪》等千古名篇,并成为建立新中国的伟大领袖。

你可能感兴趣的:(赖辉东《论语史鉴》1-14孔子说君子不要求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