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事上琢磨,下学上达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养静,而不用克已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问上达工夫。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华杉详解

觉得自己修养状态还不错,但是一遇到事儿,又不行了。这个怎么破呢?

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而不知道在克制自己、磨炼做自己上下功夫。这样一遇到事、就会动摇。人一定要在具体事情上磨炼,才能立得住,才能做到静也定,动也定。”

体会:说到底还是知行合一,平日觉得不错只是晓得这么个道理,遇事需磨炼通过时才达到“知”。

华杉详解

学问不要搞,只要踏实能做事;进步不怕慢,只要日日不断。要能凡事彻底,不是成天想着去做不平凡的事,而是把平凡的事做到不平凡。把上级交代的事干到最好,自然能得到向上走的机会。若是认为今天这点不是我该干的,总想干点“高端”的事,反而得不到那机会。每日的学习,不是到处要去学高大上前沿尖端到东西,而是反复学习自己手上正在做的事,把它做好,做到极致,这就是下学而上达的道理了。

但凡圣人讲的道理,再精深微妙,“下学”功夫。为学的人只有在“下学”上用功,自然能够“上达”,不必另外去求一个“上达”的功夫。

同一本书为什么要反复读,每年都重读一遍,为什么呢?因为你“下学”的功夫一样,但每一年不同的你,“上达”的结果差别就太大了!试试看吧!

体会:从下学到上达,就是要凡事彻底,做好每件事。学好每个知识,并且知行合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事上琢磨,下学上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