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努力想成是积极和有建设性的力量

读《终身成长》,我的笔记有:

第一,不是我们的一切都可以被改变,我们不应去改变所有可以改变的。

1.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能力是可被培养。

但它不能确定,可改变多少,或要多长时间才会有变化;

2.其实,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改变的。

有人,因为父亲是歌剧爱好者,他人到中年,还在试图培养自己对歌剧的兴趣。

不断听唱片、看乐谱,但这没什么帮助。

其实,有很多有教养、高智商的人都欣赏不了歌剧。强迫自己没什么意义。

3.成长型思维模式并不意味着每一件可以被改变的事都应该被改变。

我们要接受自己的一些不完美之处,特别是那些不会给我们自己或别人的生活带来危害的。

4.固定型思维模式妨碍人们发展和改变。

成长型思维模式是改变的起点,但人们也要做出判断,对什么样的事,付出努力并带来改变才是最有价值的。

第二,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不一定会缺乏自信。

1.固定和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一样自信,在什么事都没发生前是这样的。

但可以想象,他们的自信心非常脆弱,因为挫折甚至付出努力的事实都可以削弱他的自信心。

2.被放入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在学习新技能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自信,尽管他们不可避免地犯了很多错误;

但大家一起犯的错,会让固定型模式者在学习中丧失了对提高计算机技能的信心

3.当学生们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时,他们在不断遇到并战胜挑战后获得了更多自信;

然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面临同样的挑战时,自信心却逐渐丧失。

这就是为什么固定型思维模式者需要照顾和保护他们的自信心。

第三,专注于学习和提高更重要。

1.要知道,自己缺点是可通过努力去弥补的!

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出现的错误,看上去就会变得没那么重要了。这样能拥有更大的自信。

2.在成长型思维模式中,你并不一定时刻需要自信心。

即使自认为不擅长某事,还是可以全心地投入其中并坚持下去。

有时投入做某事,恰恰是因为自己不擅长做此事。这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一个很好的特征。

3.并不一定要觉得自己对某件事很在行,才会想去做这件事,并享受做这件事的乐趣。

作者说,写书可能是她做过的最难的事情之一。她阅读了数不清的书籍和文章,信息量大到让她难以招架。

她之前没有写过这种大众读物,这让她很害怕。

4.写这本书对作者来说,看上去很不容易。

在以前,她确实希望读者这么想。

但是现在,她想让读者知道,她为此付出了努力,同时,得到了极大的乐趣。

第四,塑造自己的思维模式

1.每个人都天生对学习拥有热情,但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可以让这种热情消失。

我们很享受做的事,如填字游戏、体育运动或是学习新舞蹈。但当事情变得越来越难,就会让人开始想放弃。

2.可能自己会突然间感到很累、头晕、无聊或者很饿。

下一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告自己己,这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在作怪。

将你自己放入成长型模式,想象大脑在遇到挑战时,正在形成新的神经元连接,然后再继续学习。坚持下去。

3.创造一个世界,让自己在当中表现得完美无缺,这个想法确实很吸引人。

作者说她上小学时,也有过这样的感觉。

可在选择配偶、交朋友以及聘用员工时,我们都选那些让我们显得完美无缺的人......

但是想象一下,自己永远都不打算成长了吗?

4.下一次,当希望自己被崇拜者环绕时,去教堂吧。

在人生中的其他时刻,还是去追寻有建设性的批评意见。

第五,我们可以做的是:

1.之前,是否觉得有什么对你进行了评判?

一次考试成绩?一次不诚实或者昧着良心的行为?被老板辞退?被拒绝?

集中精力去想这些事,感受这些事当时带给你的感觉。

2.现在让自己站在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角度。

认真看自己在事件当中扮演的角色,但要明白这些事不会给自己的智力水平或者个性下定义。

问自己:我曾经从这件事中(或者我能从这件事中)学到什么?我怎么才能借此成长?

3.保持这种想法

用它代替之前的想法。

4.感到抑郁时会怎么办?会更加努力去工作还是放任不管?

下一次你感到情绪低迷的时候,将自己放入成长型思维模式。

考虑一下如何学习、挑战以及勇敢地面对障碍。

5.把努力想象成一种积极、有建设性的力量,而不是一个大累赘。

有没有什么一直想去做,但是因为自己不够擅长而不敢去做的事?

设置一个计划,去实现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努力想成是积极和有建设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