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器,这是个大坑!瞎考证,你就毁了

文章来源于:迷鹿音乐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准备学一件乐器,第一次见面,还没决定学啥,上来就问:我孩子要多久才能考过十级?


我跟他说,现在考级一般一年一次,或者一年两次,快的话,五年。于是这位妈妈就犹豫了,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喃喃自语:怎么要这么久啊。


当时就忍不住在心里默默吐槽:这心态还学啥琴,不是瞎折腾吗?



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这年头,十级,根本就不算什么。而且正相反,弹琴真正牛逼的,从来不考级。


普及一个小知识,国内机构主办的所有乐器的“考级”,都是业余考级,人家专业的根本不玩那一套。以钢琴为例,钢琴业余十级,放到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也就是四年级小朋友的水平。


碰到一个音乐学院的专业学生,你要是开口问人家,你几级?这简直就是在骂人了,脾气暴躁一点的,当场跟你翻脸都有可能。


△附中附小这些从小准备走专业的孩子,练琴强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这些年,考级本身也变得越来越水,它就更不能代表什么了。


怎么看出越来越水?第一,是考级曲的难度在降低,同一首曲子,从前可能只是四级的考试曲目,但现在,就可能是五级,甚至六级的曲子。


另一方面,对于曲子完成度的要求也在降低。只要你能基本弹下来,没出重大事故,考官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很多过了十级的孩子,离十级的技术要求,还差得远呢。


谱子上的速度明明标的是120,你弹成90没准也能过——没错,就是这么水。



但在我小时候,考级其实一点都不水。如果有谁过了十级,那在我们看来,就跟考了北大清华一样厉害,水,都是被逼的。


1987 年末,广州钢琴学会举行了我们国家的第一次钢琴考级,报名的只有40多个人。但是仅仅过了一年,到1988年,上海音协第一次组织钢琴考级,就有300多人参加了。


十年后,1998年,考级的人数就超过7万,再过了十年,到2007年,光一个上海,每年考级的人数就超过了25万,算算增速,说今天的考级有百万大军,一点都不夸张。



但是问题来了,学生增得快,考官没这么多啊!


中国音乐家协会曾经透露,中国学钢琴的孩子,有3000万,而最后能进入音乐学院学习的,不到20万,专业人士本来就少,而能担任考官的,一般都还得是有点资历的老师,这哪够用?


所以考试的时候,一首曲子也听不完,只能听一段,就草草结束,评语也来不及好好写,随便写两句得了,毕竟精力有限,车轮战一样听那么多,很累的!


△车轮战的考级现场


考级越来越热,这门生意自然也越来越火。


首先是各家考级的主办单位,你要考他们的级,就得买他们的教材,交报名费,他们巴不得越多人考越好,这样一直有人能给他们交钱。


还有培训机构,和考级单位联手赚钱。他们打出的宣传口号,就是三年八级通过率100%之类,一期一期的课时费,这可是大头。


你现在跳出来说,你们这么考级太水了,会把整个艺术行业搞臭的!朋友,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


△这种“指定”培训点,也许只是暗示了某种利益输送,并不意味着靠谱


更何况,考级容易,家长正好也求之不得。


从前学三年只能考四级,现在学三年能考六级,妈妈们一碰面,哟你孩子才八级啊?我家孩子早过了十级了。


是不是倍儿有面子?


至于弹琴水平是不是扎实,孩子是不是喜欢弹,音乐素养怎么样,啥?这有什么好关心的?我是十级!你是吗?



碰到不讲道理的父母,就更是令人窒息。


早年间,考官的评语还是会认真写的,你弹得不好,考官就会直接批评,指出问题。但是有一些家长,看到考官话说的重,就要上网大肆批判一番,还要投诉。


虽然这样的父母不是主流,但只要有那么几次 ,还不够人受的?所以后来,大家也都学乖了,考级的评语,批评的话全都不写,你好我好大家好还不行吗?


考官没有精力严格搞,机构没有动机严格搞,家长又不乐意被人严格搞,几方合力,考级自然越来越水。


所以这种证书,也就只能给不懂行的人吹吹牛,真弹得好的,从来不说自己几级。




但有时候,它又不是一点用都没有,就比如,高考里,有一个“艺术特长生”的说法,报名条件里,就通常要求,你有最高级的考级证书。


特长生的政策,每年都不一样,但并不是什么新玩意,我小时候就有。现在,一般是大学以“高水平艺术团”的名义来收:每个学校提前挂出通知,告诉大家我们今年准备选拔什么乐器的选手,每种乐器多少个。


还不是每个大学都有资格,2019年,有资格招收高水平乐团特长生的学校,一共就53所,无一例外,全是985/211高校。


△2019年有资格招收艺术特长生的53所高校


于是很多家长就开始动心思了,想着,要是能在这个上头加到分,岂不是美滋滋?


但是现实很残酷,大多数时候,家长们也就是做做梦而已:光有证,没用。


证只是一个报名资格,最后选拔,还是现场考。划重点,现场考!再说一遍,现场考——没人在乎你有啥证,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遛。


就这么几所学校,就这么几种乐器,每种乐器只招一两个人,这个竞争,跟高考也差不多了,照样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跟很多家长想的不一样,学习人数最多的钢琴,在考学上是最“没用”的,高校高水平乐团几乎都不招钢琴


乐器这玩意,你们也知道,只要几天不练,水平就蹭蹭蹭往下掉,你要是想要这个加分,每天花在琴上的时间,不说多,半小时一小时总要的吧?这个时间你用来搞文化课不好吗?十分二十分,不也就一道大题的事儿?


有特长的孩子满大街都是,但加分政策,不一定年年赶得上。每年政策都不一样,但是趋势是越来越少,越来越严。你与其为了分数,在这种政策上动歪心思,还不如踏踏实实多刷两套卷子呢。


一句话,艺术从来都不是捷径。你想要有所收获,就要做好辛苦努力的准备,数学英语有多难,弹琴练琴就有多难。



更何况,家长确实是很精明,但是选拔的老师,也不是傻子。


你想要证,可以啊,我可以给你证,你开(gei)心(qian)就好嘛~~但有的是其他办法,在真正选拔的时候,筛掉那些混证书的水学生。


比如,同样的等级,“通过”可以很容易,但是“优秀”,就很难。如果单单一张证,筛不出认真练琴的学生,那就把线划到“优秀”嘛,可不可以?



比如,考级很容易,考正规乐团很难。如果考级证书变水了,那我把起始条件,换成有正规乐团的演出经历,可不可以?


再比如,大众考级变简单了,我再增加其他更难的考试,可不可以?


2005 年开始,上海钢琴考级增加了演奏级考试, 2006 年又增加了难度更高的即兴伴奏级考试;2009 年,广东又开始试行一种全新的“应用钢琴考级”模式。


刺不刺激?


△你们可以品品复旦大学2019年的报名条件,再品品招生的项目和人数,琢磨琢磨证书到底有没有用


说到这儿,考级是怎么回事,你大概也就明白了。


如果你是成人,自己学琴,完全没必要去考,浪费钱。有心弹琴,踏踏实实地天天练,才是正道。


或许你现在还没有孩子,但等到为人父母的那一日,希望你不要成为那种为了自己的虚荣,而硬要拔苗助长的糟糕家长。


孩子学琴,为了给他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去考考级,也没什么问题,但千万别以为有了证书就万事大吉,让孩子喜欢音乐,让乐器能陪他往后余生,比一本虚无的证书重要太多。


毕竟,音乐这么美,眼里怎么能只有一张证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乐器,这是个大坑!瞎考证,你就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