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论语》微子篇十八第7小节

精读一本好书,

点亮一盏心灯。

亲人的家人们,早上好!

新的一天来到了,

新的一周开始了!

梳理好心情,整装待出发!

踏着暮色,

徜徉经典,

让心灵的土壤植满智慧的种子,

让宽广的胸膛溢满醉人的书香!

有请家人们自由展示,尽情绽放!

【《微子》18·7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①,以杖荷蓧②。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③,孰为夫子?”植④其杖而芸⑤。子路拱而立。止(6)子路宿,杀鸡为黍向食(7)之,见(8)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于路反(9)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注释】

丈人:老人,与长沮、桀溺等一样为隐土。

②以杖荷蓧:杖,拐杖;蓧,锄草的农具。

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即手脚四肢;四肢不劳动,五谷也不能分辨。这是老人责备孔子的话。

④植:插立。

⑤芸:同“耘”,除草。

(6)止:留。

(7)食(si)

(8)见(xian):使见。这句说老人让他的两个儿子拜见子路。

(9)反:同“返"。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这恐伯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问题。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即认隐居山林是不对的,老人家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

“君子出仕,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这就是孔子所主张的“仁义”之道。所谓“不可为”,不是不能去做,而是在一般人看来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认为没有必要去做。一定要保证很快就见功效才去做,一定要先有利于自己才去做,这是急功近利的错误做法,属于事功的表现。圣贤君子做事,所重视的是道义,事功的实现需要体现在道义之中,而不是把事功放在道义之上。如果不符合道义,即使有局部的、暂时的利益,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患。而依据道义去做事,即使暂时看不到利益与成效,但是,全局的、长久的利益已经在其中了。

本小节的核心思想其实是子路最后所感叹总结的那句话。即认为,隐居山林是不对的,老丈与他儿子的关系仍然维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在孔子看来,既然长幼之间的礼节不可废除,那君臣之间的大义又怎能废除呢?老丈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治理天下,而他确在乱世之中意图洁身自保,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此乃不义。君子出仕,是为了践行君臣之间的大义,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即使自己的主张不被当政者所采纳,仍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是义所当为,不得不为。至于所为之事能否成功,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孔子所处的那个年代,政治不清明,天下无道,举世皆浊,隐者因对于其现世的失望而隐遁山林。但孔子忧国忧民,为了天下苍生与世间道义,选择挺身而出去扭转乾坤。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不正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嘛!人活着总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因为许多事情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成功的,而是需要经过艰苦努力和持续奋斗才能最终实现的!

【解读】  到底该不该做官?

怎么看待入世与出世,怎么对待人生每个人的态度和方式都不一样,也不能妄论谁对谁错,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子路去向老人打听自己老师的行踪,老人的回答竟像是打隐语,既不说看见了,也不说没有看见,而是反问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那么,老人到底看见了孔子没有呢?不仅看见了,而且还很了解,不然怎么会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来加以概括呢?何况,子路并没有说出自己老师的名字,他也连问都没问一下怎么就知道子路要找的是谁呢?因为樊迟请求学种庄稼,遭到过孔子的严厉批评(《子路》),又因为孔子还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之类的话,所以老人谴责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算是为“小人哉,樊须也!”出了一口气。这是题外的话,题内的话则是那老人的确很了解孔子,所以不是一个普通的农夫而是一个不寻常的隐士,也正因为他是一个不寻常的隐士,知道孔子还会让子路再返回来和自己谈话,所以才提前离家出走,让子路扑了一个空,就像那接舆不愿意孔子和他谈论一样。但子路毕竟是子路,就算是你走了,该说的话他还是要说,不是时你的儿子说也罢,还是对躲在屋后偷听的你说也罢。子路所说的话当然是孔子的思想。归结起来有如下凡个要点:一、官还是应该做的。二、不能因为自己要洁身自好便破坏君臣之间的伦常关系。三、君子做官不外乎是“行义以达其道”,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罢了。四。至于政治理想很难实现,这是我们早就知道的了,也算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吧。

这些思想都是孔子在其它地方反复多次表达过的,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子路在这里转述,是针对那隐居老人的思想而言,劝他不要隐居,而应该出来为社会,为国家做一点有意义的事,为拯救这个变乱的世道而作一份贡献。当然,有一点是必须要特别搞清楚的。子路劝人做官,绝不是劝人去出风头,争权夺利,捞个人的好处,而是“行其义也”。为社会大众谋利益作出自我牺牲。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官也就是以民的公务员。这种官,子路认为应该做,孔子也认为应该做,我们又何尝不认为应该做呢?不仅现在没有做官的人应该做,现在已经做官的人,不是更应该朝这方面做吗?

愿我们在诵读的路上,努为倾听自己的声音,和自己的灵魂对话,然后带上行囊,面朝春光,一路出发!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这个喧嚣浮华的尘世,我们这群小语人,在方老师丶王老师的引领下,用晨读暮诵守候着心灵这一方净土。其实想想,方老师何尝不像孔子,用这样的形式带领我们向世俗注入一股清流呢?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胸怀天下,忧国忧民,他的抱负不正是中国梦的精髄所在吗?作为一名教师,培育栋梁之才不正是我们的毕生追求吗?愿我们以此为己任,奔赴远方,不畏不惧,不言不弃,给孩子最美好的童年,给学生最坚实的起步!

点评:

文文静静,洋洋洒洒!很长很长的小节,解读流畅,内容严谨!

方老师,谢谢你一如既往的鼓励,敬佩你风雨无阻的准时,感动你笃行合一的守候!

看到文娜姐就看到了岁月静好的模样,这么长的一小节,美好流畅的语言从你口中汩汩流出,想象得到你充分的准备,感谢你为我们带来的这份美好!

一看到你的名字,仿佛看到了你顾盼生辉的双眸,听到了清脆悦耳的妙音!

一个字——好,俩字——真好!

岁月静好,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看着你的诵读,就情不自禁想起这两句话。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的很佩服啊!

真是口吐莲花呀!

解读清晰明了!

洋洋洒洒,娓娓道来,给人一种静水深流的感觉。好喜欢你哦!

一朵美丽的花在清晨静静绽放,一段动人的经典被你精彩演绎!原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出自论语!

文娜姐悉心讲解、娓娓道来、婉转动听、一气呵成,师者形象跃然屏上,这份执着流淌在心间,非常非常喜欢你!

谢谢亲们热情洋溢的赞扬,有你们,真好!

我们携手,

一路欢奔,

一路向阳,

一路收获,

一路芬芳!

你可能感兴趣的:(赏析:《论语》微子篇十八第7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