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抢夺小朋友的东西是怎么回事儿?

  2岁后的宝宝不听话,执拗,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做,自己的东西谁都不能碰,即使是妈妈也不行,抢玩具是常事儿,甚至有时候还可能出现打人的情形,常常令家长既尴尬又束手无策。其实,2岁宝宝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说明宝宝又“进步”了,不再像以前那么“乖”,是因为孩子们已经拥有了太多的行动能力,表达能力也大大提高,在他们小小的心田里自我意识正在渐渐萌芽。

图片发自App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意识,是人对与自己、与他人及周边环境事物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的核心是“我”,宝宝意识到“我”是不同于别人的独立个体,因此在乎他人对自己的关注,也在乎得到玩具、空间或者权力,孩子们是在用行动建构着属于自我的“王国”。在自我意识的驱使下,什么都以自我为中心,奉行“拿来主义”,只要喜欢就是“我”的!自我意识的确立与分化实现是从物质开始的,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他看到的、他喜欢的,都被他自己认为是“我的”,会毫不犹豫地去抢、去夺、去命令,以彰显他的主人权力。

图片发自App


    玩具对于两三岁的宝宝而言,可比“伙伴”重要得多,为了伙伴友谊而放弃玩具,是成人的一厢情愿,也是宝宝不容易做到的,他只知道自己想要,想玩,如果没有得到想要的玩具,会难过、生气,但却无法把自己的这种情绪感受与其他宝宝的同样感受相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的情绪情感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当然,也想象不到抢、夺可能造成的伤害。还有的时候,宝宝是在用这样的方式试探所带来的后果,对方是生气、愤怒?还是哭泣、反击?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对自己的态度,是理解、包容,还是呵斥、训导?宝宝在互动过程中,觉察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绪。与亲社会行为一样,攻击行为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正处于自我意识萌发与爆发期的宝宝,要加以保护,注意引导。

    一直通过抢夺获取玩具等的孩子,不是霸道,而是成人在他很小的时候默许了他可以这么做,已然成为他的交往模式与习惯。孩子能够区分“你的”和“我的”的物权能力,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也是一个很大的飞跃,这个区分的形成,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示范。

图片发自App


建议:

1. 少讲道理,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家里好玩的、好吃的东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彼此分享,并将分享后的感受,有意表现出来,让孩子去体会。

2.发生抢夺玩具的时候,不要大声斥责宝宝,第一步是要紧紧抱住孩子,一边阻止他的行动,一边告诉他这是别人的东西,不是他的,一定要还给别的小朋友。孩子可能会因为妈妈或者奶奶这样做更加生气和愤怒,他会觉得你不”爱”他了,即使这样大人也要坚定自己的态度,让宝宝明白,不是自己的东西绝对不能要,抢夺东西是需要制止的行为。

3. 等孩子的情绪平息后,用柔和的声音,温和的态度让他感受到:不喜欢他的只是他抢别人东西的行为,而不是不喜欢他本人。他会慢慢发现,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属于自己的,逐渐形成“物权”概念,知道哪些东西是他的,哪些东西是别人的,随便拿、抢别人东西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是需要逐渐改正的。

4.对于已经有抢夺行为的宝宝,可以在家里做交换和分享训练,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交往方式:

1)告诉孩子如果想得到特别喜欢的玩具,需要拿另一样玩具交换才能得到,不交换就不给玩,无论怎么撒娇哭闹,都要坚持。

2)让孩子把玩具进行分类,最喜欢的和一般喜欢的,想得到最喜欢的玩具,需要用一般喜欢的玩具来换,过程中要把物权的概念灌输给孩子:别人的玩具要别人同意才能玩,交换比抢更有效,通过在交换玩具的过程中,锻炼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3)利用故事或者是游戏,让孩子习得人际交往的具体方法,如:小狗对小猫说:“你的大皮球让我玩一会儿好吗?”——小兔对小猴说:“你的电话让我玩一会儿好吗?”让孩子知道说这样一句话,对方就能够高兴地把玩具给自己玩。用宝宝听得懂、能理解的提醒孩子语言帮助他学习交流、沟通、协商,并在潜意识中灌输抢玩具不对的理念。

4)表达自己的情绪,别人因为抢夺玩具,大人会生气、着急、难过,通过情绪情感的变化,让孩子为了获取被爱来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而减少不良行为的重复的机会,慢慢得到控制。

5. 家庭中有意识地树立模仿的榜样。有的孩子听到请求仍然不能把玩具给同伴玩时,这时要帮助孩子商量共同游戏的方法,“咱俩一起玩吧”、“你先玩,过一会儿再给我们玩”等等,让孩子从简单地模仿,逐渐变为自己成功交往经验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孩子负面的行为自然会得到相应的改善。

你可能感兴趣的:(宝宝抢夺小朋友的东西是怎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