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春光正好 赏诗踏青去

图片发自App


        和煦的阳光伴着温暖的春风拉开了清晨帷幕,打开电脑,又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早晨,趁春光正好,我们带着诗词上路了,踏青而去。

图片发自App

        一、课前热身

        1.温故而知新

        孩子们复习了上周的晨读内容《花下醉》、《白田马上闻莺》,读起来更加有韵味了。

        2.儿歌欣赏、直入主题

        一曲《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将孩子们带入了今天的课程学习。这正是今天的学习内容。

        3.说说“词”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一颗巨钻,她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二、课中收获(倾听助教老师的讲解、助学老师的指导)

        (一) 读通_与文本对话

        1.走近作者,解诗题

        辛弃疾,南宋词人,人称“词中之龙”。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意思描写黄沙岭的夜里景色。

        2.重点词意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忽见:忽然出现,“见”同“现”,显现,出现。

        3.练习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图片发自App

        (二)读懂_与作者对话

        词就像一杯浓浓的咖啡,需要细细品味。

        1.品读上阙

      上阙写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让学生自读自悟,感受夏夜的清幽,静谧;齐读,体会词人企盼之情;感情朗读,读出“幽”、“喜”。

        2.品读下阙

        下阙运用对仗的写法,写出词人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感情朗读,读出词人的愉悦之情。

        3.整体赏析

        这首词描写黄沙岭夜里的山村风光,表达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带着这样的感情男女生对读,小组赛读。

        4.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中年被贬官闲居江西时,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时创作的作品。带着这样的感情全班齐读。

图片发自App

        (三)读透_与时空对话

        1.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让人仿佛置身画卷一般。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一读,读出你的理解,更要读出你的勇气。

          2.置换身份,假如你就是这位词人,面对此情此景,你打算怎样来吟诵?

图片发自App

        三、再创作

        教师描述: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鸣蝉、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学生闭眼想像画面后睁眼将画面创作于纸上。

图片发自App

        四、反思总结

        今天的词读的时间有些紧,感觉孩子们还没尽兴,助学老师在朗读的语调上指导还不到位,学生朗读时的表情过于矜持,还没有展现出来,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训练,使朗读落到实处。

图片发自App

        晨读已是孩子们每天必不可少的营养早餐,感谢所有助教老师的辛苦付出,每天为孩子们提供精神食粮,让孩子们每天沐浴着大好春光,在诗词中健康茁壮成长。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趁春光正好 赏诗踏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