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北大女生包丽去世告诉我们:爱自己是最大的权利和正义

关注“笑薇读书”,每天带你一起学习和成长。

4月11日,自杀昏迷6个月后,北大女生包丽最终还是离开了。

因为男友嫌弃自己不是处女,包丽做了很多令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比如,在微信上称呼男友牟林翰为“主人”,自己则充当“牟林翰的狗”,并且在牟某要求下,还把这句话纹在了自己身体上;

为表示对男友的爱和忠贞,包丽甚至还答应牟某更加不可理喻的要求:拍裸照、先怀孕再流产、做绝育手术.....

那句临终遗言更让同为女生的我深表痛惜与遗憾:“你熠熠生辉,而我是个毫无价值的女孩.....”

有人说,包丽的死缘于男友牟林翰的精神控制。从外因来看,男友对包丽的死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如果从内因分析,包丽的人生悲剧,可以用一个心理学名词来解释: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是指,为了让他人爱自己并接受自己,凡事以他人需求为先,却忽视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直至陷入满足他人期待的牢笼,无力挣脱。英国心理咨询师雅基·马森也将此称之为“可爱的诅咒”。

所谓“可爱的诅咒”,即,因为希望自己被人看作“可爱的人”,像是生来就被邪恶女巫下了诅咒一般,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去满足他人。虽然被压迫得几近窒息,却不想改变,或者说无力改变。

在和牟林翰的相处过程中,面对牟的攻击、诋毁,包丽陷入了自我否定和怀疑,继而卑微讨好对方,自尊和底线变得越来越低,一步步失去自我,直至失去生命。

任何过度的牺牲,都不会带来好结果。包丽的悲惨经历就是对我们的警醒。

雅基·马森曾经也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她曾在胳膊骨折的情况下,坚持为家人开车,直到十几天后被医生强烈建议休息,雅基·马森才终于意识到自己对身体的疏忽以及问题的严重性,在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她开启了迈出解除“诅咒”的第一步。

在《可爱的诅咒》中,雅基·马森深入探讨并分析了“讨好型”人格的特征,以及它的形成和危害,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身心上,觉察并警醒陷入“可爱的诅咒”;4个技巧增强自信;拒绝他人4步法。下面我从这三个方面,一一为大家分析和讲解:


01

身心上,觉察并警醒陷入“可爱的诅咒”

马森认为,当我们过度为他人考虑却忽视了自己的需求时,我们的身体其实是有给我们发过信号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注意到或者忽略了。

马森手臂受伤后,每当活动幅度比较大时,手臂就疼得厉害,平时偶尔觉得麻木和抽痛,晚上睡觉也会不舒服,但她却没有关注和在意。

长期忽视自己的感受,只会让我们对自身的需求变得麻木,体会不到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最终变成讨好型人格却不自知。

因此,为了避免变成讨好型人格,我们要停止忽视身体发出的信息。如果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应立即重视,必要时应当及时看医生。

正如马森所说,“学会聆听身体感受,也是获取幸福的途径之一”。

其次,“可爱的诅咒”不仅仅会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有心理上的不适。

马森认为,一旦陷入”可爱的诅咒“,我们往往会自动删除与他人相佐的意见,即便我们的真实想法与此截然相反。

举个例子。你原本打算周末在家学习准备考试,但闺蜜拉你陪她去逛街,其实你的想法是:马上就要考试了,我需要复习备考。

但为了不让闺蜜失望,你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结果虽然答应了陪闺蜜逛街,但心里一直闷闷不乐。

这里“你删除的内容”,就是隐藏在大脑里没有说出的那句话,也是你最真实的想法和需求。然而,隐藏自己的真实需求却让你变得痛苦不堪:既没能按照原计划复习备考,也无法和闺蜜一起享受逛街的快乐。

为了警醒陷入“可爱的诅咒”,马森建议可以用更有力量的语言进行自我暗示,比如,“我有权表达自己的自己的感受、意见及价值观”、“我有权做自己”、“我有权说“不””、“我有权改变自己的主意”。

打破陷入“可爱的”诅咒的第一步,是警惕陷入为他人思考,忽视自己的感受的误区。因此,我们要留意身体发出的信号和我们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只有当我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才能在接下来采取更好的行动。

02

4个技巧增强自信

其实,“讨好型人格”害怕冲突,担心拒绝他人而被讨厌,凡事以他人需求为先,并非因为自己没有需求,而是因为自信不够,导致不敢表达需求。 

为了帮助“讨好型人格”者增强自信,马森提出了四点建议:

1)写可靠优势清单

把过去的成就事件写下来,至少三个,然后写出他们所代表的特质。

比如,你喜欢阅读,说明你具备好学、积极、上进的品质。写可靠优势清单可以帮助你提升自信。

这有点类似写成功日记,将每天的成就写下来,也是增强自我肯定的方式。

最近加入了一个100天励志计划,要求记录每天的点滴成就,执行了几天,发现写成功日记还挺愉快的,或许,肯定自己终究比否定更能激励人心。

自信来源于大大小小的成功事件,记录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小成绩,有助于帮助我们增强自信,在表达需求的时候也会更勇敢。

除了写可靠优势清单,我们还可以通过借助肢体语言,比如姿势、语言、微笑等增强自信。

肢体语言研究先驱艾伯特·麦拉宾提出了一条平衡定律:即对一个人的印象,大约55%来自于肢体语言,38%来自于说话的方式(尤其是语气),7%来自于说话的内容。

2)合理的姿势

比如,当你站直身体,并看着对方的眼睛时,你会觉得更自信,并且让别人也感受到你的自信。

举个例子。如果你需要打一个不好开口的电话,试着站着打这个电话,这会让你感觉更强势一些,而你的声音也会体现出这一点。


再比如,当老板走到你的座位前跟你说话时,一种有效的方法是,你可以站直了看着她的眼睛说话,这样你就不会感到自己处于劣势,也不会觉得老板高高在上。

3)坚定的语气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想要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最好用一种清晰、冷静,并不容置疑的语气说话。

坚定的语气能够让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而且更有可能形成双赢的结果。

马森提醒,不要在语气当中透露出恳求和不确定,这样反而会给对方机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导致被对方说服甚至被掌控。

4)控制微笑

微笑能让人产生安全感,是一种表示服从的非语言信号。微笑本身没有错,但你需要有选择性地亮出微笑,同时也要练习控制它们。


“微信能够展示你的友善和亲和力,但并非时刻都要如此。当你需要建立权威力的时候,你无需微笑。”

尤其在职场工作中,当我们需要传达指示的时候,要用一种冷静、平稳的语气说出来,不要微笑。

比如,你可以说,“小王,这次的策划案交给你来完成。”而不要说,“小王,这次的策划案交给你好不好?”然后还给对方一个微笑。此时,你不是在请求对方,而是明确表达你的需求,并建立权威。

所以说,很多人之所以形成“讨好型人格”,关键问题出在了内心的恐惧上,因此,要想打破“可爱的诅咒”,就要增强自信,比如明确优势、用合理的姿势与他人相处、坚定的语气表达需求,并适当控制微笑。

3. 拒绝他人4步法

在此书开篇,雅基·马森写道:

“我意识到,如果继续做一名殉道者,并一如既往的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接下来比胳膊受伤更惨痛数倍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在我身上。”

如马森一样,很多人都不擅长拒绝别人,害怕向对方说不,但如果总是无法拒绝他人的要求,就会让我们自己的生活陷入混乱。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得体地拒绝他人呢?

首先,感谢那个请你帮忙的人。

比如说,“感谢你考虑我”或者“感谢你能够想到我”。

其次,礼貌但清晰的表达你的拒绝。

比如,“我想我这次不得不错失这个机会了。”或者不要立马做决定,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告知对方,需要和家人商量一下,或者再考虑一下。

第三步,做一些积极的跟进,让事情尽可能有个好的结局。

如果自己帮不了,想一想,是否有靠谱的其他的小伙伴能够帮上忙的,可以适当牵个线。

最后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要犹豫不决。

无论是线上的沟通还是线下见面,不要让给人一种举棋不定的感觉,尽量客气而果断地结束对话。

当然了,并不是说任何时候都要拒绝他人,乐于助人是一种优秀品质,但如果对方的请求超过了我们的能力范围,或者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时候,就应该礼貌地拒绝。

在某一期《奇葩大会》上,蒋方舟讲到自己的“讨好型人格”,借用了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一句话:“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我们的文化有时候其实过于强调了为他人付出的无私奉献精神,然而,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权利。

学会爱自己和满足自己,思考自己的需求和喜怒哀乐,为自己争取时间和自由,我们的人生或许才会变得更加快乐完整。

如果你经常深陷“过度付出”的泥潭,却又受尽委屈,这本《可爱的诅咒》也许对你有用。

这次笑薇给大家专门申请了购书福利哦,当当249-50优惠码:Q9BDRX,自营图书通用,可叠加官方活动使用。有效期:5.27-5.31,有需要的小伙伴赶紧用起来!

作者:笑薇,早起践行家,拆书帮一级拆书家,书评写作教练。

你可能感兴趣的:(23岁北大女生包丽去世告诉我们:爱自己是最大的权利和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