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乡土中国》——追寻中国人文化的根

费孝通 著

过去在家中的时候我偶然发现家中有一本《乡土中国》,不知是何时购入的,因为听学校老师的推荐于是翻开了这本书。但过去我觉得晦涩无聊,理论性强,因而没读多久便放弃了阅读。但是在这学期老师布置读书任务后,我又再次想起了这本书,于是决定认真研读一番。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1948年出版,已过去了七十三年,如今读来觉得费先生对“乡土中国”的剖析仍然是深刻且时髦,作为一本拿来了解建国前后的中国社会秩序以及我国农村的文化风格的书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全书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对于中国“乡土”社会结构与组成的认识;中国“乡土”社会的权力性质与演进;“乡土”社会的性别差异与协调;维持社会秩序的明与暗的因素与工具。以下是我对每一部分的文章部分观点摘录及理解,有可能有所疏漏,但在此作一记录,以便之后补充。

一、对于中国“乡土”结构与组成的认识

中国农村农民因小农经济生存模式往往聚村而居,中国的乡土社区单位是村落,由于流动的不必要性,中国乡土往往是富有地方性的,因此在每个村落里生活的农民他们所接触到的社会,是只有“熟人”的社会。而这种“熟人”,不具有可选性,并非是自己选择的。因而在中国社会模式里,往往会出现“熟人好办事”这样的思想,根深蒂固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

二、中国“乡土”社会的性质与演进

由于中国乡土社会是一种“熟人”的社会,他们在社群交流和沟通时,因为距离近,可直接面对面地交流,他们在文字和语言方面的发展就相对来说较为落后。因为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乡土”中国社会模式已经不再能适应现代社会了,因而有人提出“文字下乡”。但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础并不需要文字,即文字并没有帮助他们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作者认为,只有改变中国乡土性的基层,才能真正做到文字下乡。

作者还认为中国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所有人都是其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因为这种格局,构成了中国人以己为中心的主义。所以可以说,中国人在理解和解决问题是,采用的是一种“私”的思想。简单来说就是,个人主观性强,评判标准以与自己关系如何来定夺。

三、“乡土”社会的性别差异与协调

中国乡土社会以家族为事业组织是其一显著特征。“在中国乡下,有说有笑,有情有意的是在同性和同年龄的集团中,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们又在一起,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务上,性别和年龄组间保持着很大的距离。”在作者看来,中国乡土社会性别差异的出现是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这社群中去之后所引起的结果。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不像西洋人一般的在表面上流露,也是在这种乡土社会中养成的性格。

乡土社会下的人们是相互高度了解的,他们对熟人的了解使之只存在性别上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在追求稳定,分工明确的社会模式下,使得男女有别成为必然,男女之间鸿沟被筑下。

四、维持社会秩序的明与暗的因素与工具

在中国乡土社会里,讲究的是一种礼仪秩序。而在中国乡土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完善的法律体系下传统伦理与现代法理的争辩,它们之间没有很明确的界限,并且彼此交错,为法治乡村的建设造成困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善法律,注重公正性,辅助以合理化的道义处罚。其次,是应该加强教育,提高人民的思想素质水平。维持社会秩序的两个力量(法治与道德)必定是要共同作用,相辅相成的,任何一方力量的缺失都无法稳定社会的秩序。

作者还提出了有关血缘社会与地缘社会的概念。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从血缘发展到地缘,是社会性质的一大转变。这一转变也体现了社会维稳中的一个潜在的动作。

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比较难啃的,读完后也却或是受益匪浅,获知良多,于此同时,此次阅读由于时间原因实在没办法字句斟酌,认真理解,而少于三次的阅读都很难把作者所有的要点都了解透彻,所以未来可能还会返回来反复咀嚼。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乡土中国》——追寻中国人文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