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大学3)

昨天说了前代贤王的德行我们不能忘记,后世的人民,仰赖前代贤王的教化。

今天先听听孔子是怎么说的: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稡。大畏民志,此渭知本。

注解

“子曰”一句:引自《论语.颜渊》。

无情:情况不真实

辞:此处指虛诞之辩

渭:作动词,让……敬服

译文

孔子说,“听䜣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最要紧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是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陈说虚诞的言辞来控告别人,自然没有争讼,让人民敬畏圣德没有争讼,这才叫知道根本。

原文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

这才叫知道听讼的根本。这才叫了解得彻底。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Wu作动词,憎也)恶(e形容词,不善也)臭,如好(动词,爱也,音第四声,原谅我拼音的音调不会输入)好(音为第三声,形容词,美也),此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经文中所说“诚其意”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要使厌恶不好的事物如同厌恶腐坏的气味一样,喜爱善良如同喜爱美食一样,这就是求得满足,没有丝毫矫饰的意思。所以君子致力于自修,特别慎重在一个人独处,所行所为没有别人知道的时候。

原文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注解

厌然:躲躲藏藏见不得人的样子。

揜:遮掩的意思

译文

小人在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做坏事,无所不为,见到君子便躲躲藏藏地掩盖他的坏处,彰显他的善良。可是别人看来,看到他的坏处如同看见他的肺腑样清清楚楚,这样掩饰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说一个人内心的真实一定要表现于外的,所以君子致力于自修,特别慎重在一个人独处,所行所为没有别人知道的时候。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译文

曾子说:“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就像有十只眼睛在注视着自己,十只手在指着自己,这是多么严峻而可畏的!”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人身,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这一段跟我们现代人所说的“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是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在别人眼中会看得清清楚楚的,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修炼自己,即所说的要修身养性。古代先贤接着往下说: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译文

经文中所说“修身在正其心”的意思,是说心里有了愤怒,于是心就不得端正,有了恐惧,于是心就不得端正,有了贪图于是心就不得端正,有了愁虑,心就不得端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译文

如果心不专注,心中有愤怒、恐惧、贪图、忧虑而不知检察,为它们所支配,那么眼睛看着东西却像没有看到,耳朵听着声音却像没有听到,口里吃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了。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

所以说修身在于端正自己的心。

最后一句话,点明了今天学习的重点,但让我们说要修身,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做到,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慢慢领悟,在心中时刻提醒自己戒怒、戒恐惧、戒贪,有愁虑学会放下,坦然面对。祝愿你我逐步践行吧!

今天就学了这么多,明天学习如何齐家、治国。明天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书五经(大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