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课堂出发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的副标题是“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无比认同这句话。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生命场,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集中体现。上好每一节课,是一个教师的立身之本。

从教十二年,一直坚持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因此获得了无数学生的认可、家长的赞誉与同行的肯定。但是,内心总是有个声音在不断地质问:这么多年,我的语文课堂很大程度上是否在一味地重复自己呢?一度陷入自我怀疑,我的职业生涯,遭遇前所未有的瓶颈期。

带着这个难解的困惑,我选修了刘恩樵老师在新网师开设的《构筑理想课堂.中学语文》课程,一个学期的沉潜,让我找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明亮那方。

作为“全语文”教学理念的倡导者与践行者,刘恩樵老师身体力行,以具体的课堂实践为例,分别详细介绍了古诗文阅读教学、现代文阅读教学及作文教学的实施路径。躬身示范之余,刘老师总是鼓励我们教无定法,大胆尝试,把创意教学贯穿于课堂始终,做到眼里有光,目中有人。

一、读写结合,化为己用

刘恩樵老师的课堂有一个最鲜明的特色,那就是让学生读与写的活动,在课堂上充分地呈现出来。以写促读,学生逐步由浅层阅读迈向深层阅读,大大增强了阅读力;以读促写,通过教师的相机引领,学生学会把文本化为己用,有效提升了写作力。

这样的课例不胜枚举。执教《卖油翁》时,雅公陈尧咨善射箭当世无双常自矜,俗者卖油翁精酌油民间高手言无他,学生在对对子的过程中对文本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执教《天净沙.秋思》时,刘老师以自己创作的多首《天净沙》为引子,鼓励学生“赏读千古天净沙,活用一朝到笔端”;执教《周亚夫军细柳》时,刘老师安排了“向司马迁学写作”的教学环节,指导学生练习写赏评批注短文。刘恩樵老师的读写课堂,创意无限,扎实而高效。在他的带领下,我也鼓起勇气开始了一个人的课改。

执教《唐诗三首》时,我做了这样的创意小设计:结合注释,读懂三首诗歌,整合三首诗歌的主题,并仿照老师拟定的标题,重新为这三首诗歌拟写一个标题。我给出的范例是“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唐诗里的家国情怀”。学生们的课堂生成异彩纷呈,如李子健同学拟定了标题“阅尽人间百态,品透世态炎凉——诗人眼中的冷暖世界”,朱晴拟定了标题“身处乱世,心向桃源”,赵芊妍同学拟定了标题“看遍人间疾苦,感受世态人情——唐诗里的“铁马秋风”。

执教《社戏》时,我设计了课堂写作任务——运用“五感法”写景。要求精读“月下行船”这个片段,圈画出文段中有关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的词句,并结合生活体验,调动五感,写一段景物描写。这一写作任务,训练的是文段精读能力,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对“五感法”写景有了更直观而深刻的认识。如周颖颖写出了她回乡的见闻与感受:下午,太阳将落山,站在我家的前门院里,看着火红的太阳与天空不分界线,好似日出,又好似夕阳,闻着村里烧着火柴带有米饭的清香,这就是为什么煮饭要用火柴烧的才好吃的原因吧,每次闻到都仿佛是在家乡。夜色已深,家乡的公鸡都会习以为常地啼叫几声,这大概是爷爷奶奶们的计时器。吃着香喷喷的米饭,看着好似日出的夕阳,听着公鸡的啼叫,这大概是家乡赠予的最好的礼物。

这样的改变,指向文本的语用价值及精神价值,通过具体的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让阅读不再浮于表面,而是深入文本内核,这是引领学生走向深度阅读的有效路径,更是经由阅读开启模仿与创作的不二法门。

二、作文教学,有章可循

在当前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相比于阅读教学的百花齐放,作文教学几乎是无章可循的。王荣生教授在《写作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指出,现在的写作教学路子基本有三种。第一种,给个题目,加一篇范文;第二种,创设情景,组织一次玩的比赛让大家活动一番后再自行写作;第三种,讲一下章法,诸如以小见大、开门见山等。三种写作教学样式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缺乏过程指导。

针对这一现象,刘恩樵老师在实践中总结了“四教时训程”,作为落实与强化作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他认为写作的要求、知识、经验等既要给学生讲清楚,又要给学生在实践层面上的规范训练。每次以某一个题目进行作文(或单项)训练时,基本上以四课时为一个单元,完整地进行指导、起草、修改、再写、誊写、批改、讲评、收存等环节。每周两课时,两周四课时为一个训程。

基于刘老师的“四课时训程”写作教学理念与实践指导,我在作文教学中异常重视学生写作的过程性指导,尤其强调修改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写作能力是学生最为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但是目前的中小学语文写作更倾向于应试,更多的是以测评的方式去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每次完成一次写作训练,教师或全批全改,或组织学生互评,或单独面批,尽管花招用尽,但是绝大部分学生依旧不太愿意花更多的精力来精细修改自己的文章。如何改善这一现状,在反复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做了这样的尝试。

今年广东中考结束后,我立刻组织学生挑战最新出炉的中考语文作文——“以‘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为开头,写一篇记叙文”。学生们上交作品后,首先结合中考作文评价标准进行自评自改,修改过后,再交由同伴互评互改,如杨婧碧同学写下《重新出发》一文后,罗俊杰同学给出了如下修改意见:本文的核心思想是“要有重新出发的勇气”,但中间部分与标题没有太大联系,最好安排一个具体物象贯穿全文,如“运动鞋”就可以象征“重新出发”。本文是从一个胖男孩联想到自己跑步的经历,所以文章应该强调且着重描写的是自己体育考试时的场景。可以略写跟母亲跑步的场景以及胖男孩的形象描写,详细展开体育考试时候的场景,还可以和“运动鞋”这一物象联系。

结合同伴的修改意见,杨婧碧第二次修改文章,并写下自评感言:从两位同学的细心评价中,我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废话”太多,没有扣住主题去写,整篇文章是各说各的,有些松散,没有着重描写文章的关键部分,反而在文章结尾突然抛出“要有勇气”,过于生硬。这次写作中我学习到在写作时,要紧扣文章的中心思想,处处扣题,可以用一个物象或一些关键点将整篇文章串联起来,结构才能更加紧凑。我也意识到要注意好详略,围绕关键事例详写,略写无关紧要的叙述。

接下来,是教师的评价意见:修改过后,文章的主次与脉络都清晰了许多,变得眉清目秀。紧扣“重新出发”,一主一次两个素材在因果与时空中呼应。此外,文章的细节描写是一大亮点,不论是动作描写还是心理描写,都真实而生动,让读者透过文字感同身受,同时,对个别句段的措辞以及结尾是否留用提出了质疑。

在反复的评价与修改中,一篇好作文成功地诞生了。学生们也深刻地意识到若把一篇作文的完成当作写作训练的终点,那是永远无法探究写作的奥妙,进而提升写作水平的。惟有把一篇写就的作文当作写作训练的起点,在自评、互评、师评的基础上展开反复修改,才能逐渐明晰自己的写作漏洞,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三、由文到人,古为今用

文言文怎么教?王荣生教授已有了非常全面的阐述,无外乎一体四面——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但如何具体落实,刘恩樵老师用课堂交出了自己的答案。譬如他执教《湖心亭看雪》时,设计了一个微文化讲座——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

我国古代文人,或者怀才不遇,或者仕途遭贬,或者孤傲清高,在他们生活里,往往理想和现实差距过大,同时,他们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因而常怀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也常发出人生渺茫的慨叹。如此人生不得意,心中多生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又追求旷达和幽静,因此,他们多寄情山水,借景抒情,一方面显示高雅情趣,一方面也是表明自己卓然不群。

《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就是这样的文人之一。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多地接触这类文人,读到他们的作品。比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等。

有了这一教学落点的灵感触发,学完《桃花源记》与《小石潭记》两篇文言文后,我引领学生经由文字,穿越时空的隔膜,深入认识文字背后的一个个鲜活的人。之前,学生们已经以这种方式对杜甫、李清照、苏轼、刘禹锡等古代文人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而如今通过《桃花源记》与《小石潭记》深入解读了陶渊明与柳宗元。开学初,学生们更是利用午饭时间在班里观看了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李白、辛弃疾、杜甫、陆游、陶渊明……这些语文课本上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屏幕上以更加鲜活的形式呈现。

纵观这些伟大的文人,他们基本有一个共同的属性——无论身处顺境还是困于逆境,始终坚守自我、永葆初心。孟子说,读书人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刘禹锡、杜甫们显然超越了孟子。不管是居朝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都坚定执着,把兼济天下作为人生永远的崇高追求。

而这样的精神高度,不正是当代的学生所匮乏的吗?不正是如今的教育迫切需要的吗?为了让孩子们逐步内化这群堪称中国脊梁的古代文人精神,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以“逆境中的坚守”为话题,选取“杜甫、李白、陶渊明、苏轼、柳宗元、刘禹锡、辛弃疾、范仲淹”等为写作对象,写一段颁奖词或一篇千字文。

郭峤宇同学写下如是文字:

他乃儒家亚圣,儒家数千年的历史中地位仅次于孔子。著有《孟子》,是四书五经的四书之一。作为一个思想家,他无权无势,却心怀天下苍生,以造福百姓为己任。在那个皇权至上的战国时期,他在强权下提出民贵君轻,倡导实行仁政,勇敢地发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声音。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沧海桑田中,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保留下来。但他的名字永刻于青史之上,而他于几千年前绽放的思想光芒,也会指引我们去探寻更光明的未来。

始终坚持着刘老师笃定的坚持——语文课堂除了围绕“听说读写”进行能力训练之外,更要关照孩子们的精神成长,在一篇又一篇经典的学习中不断提升他们的精神高度,实现“知识——能力——生命”的螺旋式上升,这不就是最好的“古为今用”?

改变,从课堂开始。教法,即活法,学生们从语文课堂吸取的,远远不止那些会随着岁月流逝而淡忘的知识,更是从语文老师师身上潜移默化习得的追求优秀甚至卓越的习惯。感恩遇见新网师,感恩遇见刘恩樵老师,因为遇见,所以出发;因为,所以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改变,从课堂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