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术折
很多学生写出的议论文有很大问题,这里面主要是缺乏大量阅读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与其先去学习议论文技巧,不如先投入时间去读书。
对现在高中生的要求,应该增加信息类和论文文本,减少虚构文学的读物,特别选择需要深度分析和批判性思维的文本。在阅读中学习,读得越多,见的事情就越多,一开始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也许会依照本身的生活经验而习惯性地下结论,但是深度的分析却会让我们发现事件的复杂性,内心开始陷入冲突、纠结、辨析与探究,这样的纠结与冲突,正是打开视野,用多元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开始。如果没有具体的矛盾和冲突展现在面前,口号上的“多角度看待问题”就会在知识面狭窄的人面前沦为空谈。
针对议论文写作,首要的是说理,但是这个理,必须接受客观标准的检验,说的理要具有”公共性“,要合乎”公共价值“,不能局限于个人或者小团体的立场与利益。拿来说理的事实材料,要是公众所认可的事实与知识,拿来说理的逻辑要是公众认同的(例: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基本规则)。遵照这些,说理才具有了合理性。
在这之中,说理素材也是相对重要的一个资源,素材必须先保证公信力,即客观真实,有论证效力。其次再考虑是否兼具独特性。(但是所谓的公信力这一点,本身也是需要质疑论证,公信力要公众承认,公众认可,而公众所处的具体历史与文化背景是有局限的,于是讨论是否有公信力,必须考虑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来进行进一步的判断。)没有公信力的材料,即使再独特新颖,也是一团烂泥,丑陋不堪。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一篇文章内容,套了好几次考场作文。这是个很投机的方法,对写作的成长固然很坏。但是反过来,从资源的角度理解,如果这件事,这个人能在各个方面得到延伸,我们对它们的各个方面都了解得透彻,那么,面对各种考题真的可以够我们去分析运用。可以说,每一个具体的领域赛场,只要肯挖掘,背后其实都有着共同性质的东西,而高考作文,一般是不会歪到很离谱很深奥的问题去的,这足够了。
所以写作的资源是会因人而异的,关注东哲也好,西哲也罢,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就行。重要的是对于自己选择的材料,要下功夫去吃懂吃透,并不一定要了解很多很多人,很多很多事,反而有些会浮于表面,漫不经心,什么都学不到。另一方面, 还是要注意材料为理的辅助,堆砌一堆名言典故,只会让人眼花缭乱,觉得卖弄和虚伪。
平时读书,为了思维的连贯性,尽量集中好时间。最初不必强求自己一读就读懂,在后面逐级增加难度即可。
温儒敏先生倡导自由阅读,他用“连滚带爬”一词来描摹这种状态,其中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读得开心,手舞足蹈,忘乎所以;二是不求字字落实,句句较真,不刻意追求主旨的把握,也不理会别人的阅读感受。
这是一种“原生态”的阅读,体验的是原初的、新鲜的阅读感受。无论这种感受是多么粗浅,多么偏颇,甚至是误解,它都是弥足珍贵的。我在这样阅读的时候(一般是记事类),都是不做笔记的,发现好笑的,有意思的地方,偶尔会在笔记本上标个页码记着。
一开始我读书是一遍过,后来开始做笔记。笔记的发展大概是:单纯摘抄觉得对自己有启发性的句子→自己概括某些喜欢的观点→自己概括整篇文章的主要知识点→开始结构式地把分析问题的逻辑梳理下来。现在记笔记的形式,是在读文的时候看感觉,觉得哪一种方便就用哪一种,不是写笔记了就规定自己“啊这次笔记我必须概括”。
我还单独另买了一本笔记本,来专门记下自己看过的书,除了读书的日期外,起先在书名下只是记下了一些信息点纲要,现在我是直接在书名下记相关的所有笔记了。
这篇随笔(流水账),大概写的就是如何整理出自己的写作资源。年轻人书读多了,笔记也做多了,自然而然就会想动笔,想说话,想讨论。书能给人带来另一个世界,我想只要去好好地体验了,应该没什么人能抵挡住这样的新鲜诱惑感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