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季迷思之一 ——逻辑VS考试

      11月,申请最如火如荼的时期。分数尚未达到理想的要在deadline之前出分,要最后确认选校方案,要准备文书,要安排面试。昨天去了SSAT考场,很有视觉冲击感。满满的考场名单上,赫然出现了很多elementary,后来看到不少可爱的小孩子,有的可能只有八九岁的样子。middle的也不少,一直以为是低龄留学主力军的upper level 的孩子,倒相形见绌。没有大数据支撑,也分析不出何以美高比之去年的盛况急速降温,为何超低龄的小留学生似乎撑起了半壁江山?

图片发自App

      SSAT和ISEE考试是美国私立中学要求的入学标化考试。也就是说,在美国,也只有准备上私立中学的小孩子会去考。而且私校招生时,是把这个成绩作参考,并非是像用中考和高考成绩那样,有绝对的分数线。私校招生是一组指标,标化考试只是其中之一。逻辑很简单,学校希望找到match的学生,而是否match,除了学习成绩,还有其他方面,个性,抗压能力,体育,艺术,最关键的,还有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匹配。单就学习成绩来说,除了标化,还有更重要的GPA。最近两月,耳闻目睹了国内对于托福和标化分数的高度重视和追求,觉得真的是没必要地过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总是以此地的逻辑来衡量彼地。为什么我们相信中考、高考的逻辑就是美国学校的录取逻辑呢?

      之所以想起写这篇文章,是昨晚和朋友有一次长谈,关于我的文字。朋友很鼓励我坚持写下去,说要把我在国内和波士顿两地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朋友在波士顿做教育逾30年了,现在仍在学校工作。她见到的学生和家庭很多,很遗憾于有些华裔家庭的教育,是一直在逼着小孩子成为某一种人,或许是人们认为的成功人士,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小孩子其实被没有被作为完全独立自由的humanbebing来看待。朋友的样本量大,她认为每个小孩子都有天分,在整齐划一地培养方向中,小孩子的天分被无痕迹地抹杀掉了,且还赔上了作为一个人应有的自我追求和幸福感。鉴于此,在双十一的这个举国消费的早晨,来写这篇文章。我很少写有针对性的应用文,因为写那些天马行空的文章,其中有很强的快乐和舒适感。写应用文则不得不面对惨淡的现实。我们的教育理想在那里,我们的脚深陷在考试和追求功用的教育思想中,不能自拔。可是,再不愿意写,也还是被时不时地拉回现实。昨天看到有很小的小孩子从考场出来,家长奔过去问考得怎么样,小孩子根本没概念,只惊叹了一句:哇!这么多人!这小孩子如果每年持续不断地被问“考得怎么样”,最终想让他不要在意分数,focus自己内心的声音,追求自己认为的成功,恐怕是很难的。家长花了很多钱和时间,最后可能培养出在分数面前战战兢兢的小孩子。这个社会早就发展了,滚滚向前,当然有时也滚滚向后,但是从未止息。变化是永恒的,而考试从来不可能是一个社会的万灵药,当然也不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全部解决方案。

图片发自App

      这里面有一个很深刻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常常攻击应试教育,而只要孩子升学临头,我们就顽强走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来呢?背后的原因可能很惊悚:很多成人对于人的成长其实是一无所知的。换言之,我们攻击应试教育,但是在应试教育之外,我们也没有系统的教育理念。我们看似站在孩子教导者的位置上,其实对于教育,内心空空如也。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成长也是四顾茫然。没有经过好的逻辑训练,没有经过思考和不断提纯的过程,我们也必须经历人生的生死悲欢,这个过程无疑是极其痛苦的。但是我们真的很好地审视过这些过程,审视我们能量的来源,审视我们怎样一步步走过去,走向前吗?一个不成长的大人,怎样能够在未见得不如自己的孩子面前那么自信地提出要求呢?那些价值观很可能并没有把自己变成更有幸福感的人,更有真正改变社会能力的人,那怎么就能够把眼前的这个小孩子变成那样的人呢?这个逻辑让我们默默无闻地、也许还痛苦卓绝地过了一生,我们怎么有自信说同样的逻辑会让我们的孩子很超脱不凡、独树一帜地成功,或者很平静喜乐呢?

      昨天翻一本书,讲六朝故事。有点读不下去,书里的某些立论看起来很轻率。其实人文学科一样是很严谨的,看大家著作便知。无废字,结构和逻辑也特别紧实。张五常先生讲的逻辑很对,有两个现象同时存在,但是现象解释不了现象,不能说因为它们同时存在,就有因果关系。比如书中讲魏晋时期审美,然后发现当时维摩诘留下来的画像刚好是这样,所以那时的审美观是模仿和崇拜维摩诘导致的。但那时很多世人眼中的美男就是那样子的,为什么不是崇拜某个美男导致的呢?这种胡说看似无伤大雅,但是小孩子在这种胡说中成长,终究会丧失对逻辑和智慧的求索之心。昨晚女儿给我看了几篇作文,其中有一篇,真的有大家之风,结构、语言、意境,都好。但是大部分作文,是停留在“我遇到困难——我被某种精神激励——我克服困难取得成果”的路数里。这里不管文字的美感,从逻辑上就走不过去。经历户外或者长跑的人都知道,其实是有很多科学训练方法和装备要求的,不是我内心勇敢就能行的。要意志力,也要科学认知和实践。这个认知和实践的过程是逻辑,内心感受是另一层次的。如果抛开了逻辑,就还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中说的“一怕不苦,二怕不死”了。昨晚后来想起一个很好玩的问题,就是我们随便拿一篇文章来看,随便指一段来看,如果把这整段删了,文章有何不同呢?除了那唯一一篇,砍不掉,剪不断,剪了就连不上,其余的,于文意并没有损害。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英文写作的训练,第一个教小孩子的,就是自圆其说,文章逻辑要紧实得扒不开。也许被人驳倒,我们再重建再来。张五常先生说,理论就是这样,就是可能被推倒但又经过对于某些限制条件的反复推敲,最终屹立不倒。

图片发自App

      这些不是题外话,因为不经过逻辑的思考,就很难对现象有自己独立的认知,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认知,都不是自己的。标化考试有两个作用,一是大致衡量孩子的学术和语言水平,二是申请时用的敲门砖。第一个目标,考一次基本够,因为考试总是有偏差,不会完全反应一个人的真实水准,参考即可。第二个,觉得不够申请校的标准重新再考一次。如果还考不到,怎么办?放弃那所学校就是。选择私校的理由本来就是因为其多元化的选择,这个不match,选个更match些的就是。家长不在分数面前战战兢兢,孩子才能透过分数看自己。我始终觉得应试本身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家长和学校有时把这个工具用得过了头,成为酷刑一类的折磨孩子身心的东西了。分数有了,我们理性使用它就好。

      朋友建议我写一个系列,我就先开个头希望我能坚持,但我的劣根性在于不够好玩儿的,便坚持不住,希望我慢慢能在写这些沉重话题的时候发现轻松好玩儿的一面。下期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申请季迷思之一 ——逻辑VS考试)